<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方明江  >>  正文
    方明江:廣西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
    方明江
    2021年07月29日

    當前,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廣西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時間不等人、空間不等人,必須加快推進廣西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打造技術和規模在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推動廣西汽車工業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從市場形勢來看,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24萬輛,同比增長了46.6%。其中,歐洲新能源新車市場銷量達到139.5萬輛,同比增長了137%,自2015年以來首次超過了中國,成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要動力,顯現了全球新能源汽車正在開始發力。

    從發展現狀來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銷量上,2020年產銷136.6萬輛和136.7萬輛,分別是2015年的3.6倍和4.13倍,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9.25%和32.79%;在成本上,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行列,單體能量密度達到270wh/kg,較2012年提高了2.2倍,價格下降了80%;在配套上,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全國已累計建設充電站約4.3萬座,各類充電樁約150萬個,并建成十縱十橫兩環約4.9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從發展趨勢來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在技術層面堅持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戰略方向,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在政策層面,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逐步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汽車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

    作為南疆門戶的廣西,整車能力初具規模、品牌優勢初步顯現、配套體系不斷完善,奠定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

    一是整車能力初具規模?!笆濉逼陂g,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從2015年的“0”起步,到2020年廣西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28萬輛和18.22萬輛,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新車占有率為13.33%,一舉跨入新能源汽車產銷大省行列。目前已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廣西汽車等企業為主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及生產格局。

    二是品牌優勢初步顯現。廣西新能源汽車產品有: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新寶駿E100/200/300/300plus平臺系列產品、宏光MINI EV;東風風行S50 EV、菱智M5 EV;廣西汽車自主研發了S100系列純電動輕型客車和EV50純電動客廂式物流車;桂林比亞迪研發推出了K系列系列新能源公交車、V3純電動廂式運輸車等。

    三是配套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廣西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生產體系步伐,大力推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項目的布局。國軒高科年產5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五菱柳機混合動力系統、柳州雙林新能源電機項目等順利投產,五菱柳機新能源PHEV核心零部件及系統集成開發等項目已基本竣工。以三大核心部件為重點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體系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聚集效應凸顯。

    機遇與調整并存。當前,廣西整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面臨著全方位的挑戰。

    一是競爭重構。隨著我國對外商投資汽車產業的管控進一步放寬,競爭格局將產生重大改變,廣西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對的對手將是國際的強企,競爭也由單純的產品競爭演變為多方融合的產業平臺的競爭。

    二是技術重構。關鍵技術將會逐步的從整車延展到關鍵零部件和子系統。廣西新能源汽車起步晚,雖然在傳統汽車領域已形成了完整的配套體系,并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及配套零部件體系支撐方面較弱。

    三是價值重構。核心價值點由整車向關鍵系統部件以及上下游轉移。傳統汽車產業在價值利潤流向的影響下,整車企業有很大的話語權或者主導權,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大大減弱的,而且是向上下游分別轉移。

    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動,企業積極響應,社會聯動的發展格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有非常大的擴展空間,廣西如何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成為關鍵。

    第一,加快形成“四基一鏈”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支持以柳州新能源汽車城(基地)、南寧新能源汽車城(基地)、桂林新能源商用車基地、玉貴(玉林、貴港)新能源商用車基地為重點的新能源汽車基地建設。以整車為龍頭帶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建設,適時打造集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充電設施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基地。在柳州,依托整車裝備基礎,力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各類乘用車及商用車,建成廣西汽車研發設計中心,大力提升“三縱、三橫”及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水平,提升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水平,開拓汽車后市場,打造汽車全產業鏈。在南寧,建設南寧新能源汽車城。依托龍頭企業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開發、“三電”智能網聯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利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政策優勢,將南寧市打造成為服務廣西、輻射東盟的汽車后市場集聚區。在桂林,以桂林客車發展有限公司、桂林大宇客車和桂林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以整車研發、生產和制造為主體,以新能源車用發動機、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動力系統等關鍵部件為支撐,以新型車用材料、電機、電池等專用材料為配套,以社會基礎設施和專業化服務為延伸。在玉林、貴港,依托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鋰電三元正極材料,發揮材料資源優勢,推動新能源動力電池發展。以能源結構升級及智能化應用為技術方向,產品聚集智能智慧城市物流、環衛、冷鏈和大宗商品短駁物流市場。打造集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充電設施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點引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零部件企業,打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重點引進永磁體、定子、轉子、電機控制器(MCU)等驅動電機生產企業,打造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產業鏈。

    第二,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圈。一是集群發展生態圈。大力高質量發展乘用車、特色發展商用車及專用車關鍵零部件產業群。支持重點零部件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電機、電控、電池),構建成本領先的電控、電驅、電池、充電等關鍵零部件產業群。二是協同創新生態圈。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壯大龍頭企業研發能力、建設協同創新技術平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協同創新生態圈。三是智能共享生態圈?;?G車路網發展,依托 “車-路-網-云”四維協同,打造共享生態圈。特別是在發展智能車輛、建設智慧道路、營造靈活網絡及構建強大云端等方面發力。四是應用服務生態圈。鼓勵綠色出行,實施公交先行,創新應用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服務體系,加快構建應用服務生態圈。

    第三,點上突破,實施重大工程。一是核心技術重點攻關工程。進一步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攻關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重點支持柳州、南寧等地建立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研發基地,推進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及汽車企業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平臺。二是壯大集群強鏈補鏈工程。集群建設重點圍繞:電控方面,實現域控制器技術,并且實現新一代的電子架構應用;電驅方面,推出高效高功率的SIC模塊電驅系統技術,發展柔性驅動動力架構;電池及梯次利用技術方面,推出基于無線通訊與大數據在線動態安全控制的動力電池與梯次利用技術,突破燃料電池電堆的關鍵技術及小型化技術。三是智能高效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及專用停車位建設,加快公共停車場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支持企事業單位、居民區停車設施按需配建充電設施。鼓勵以整車企業、第三方運營商為主體探索建設一批換電站,試點開展換電運營。四是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工程。把握新能源汽車融合發展的特征,大力推動跨行業、跨系統、跨領域的融合創新。鼓勵行業企業開展與交通、能源、互聯網、環保、金融等領域的跨界合作。加快構建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地區開展融合發展試點,培養一批服務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融合示范企業。五是創新應用擴展服務工程。大力發展汽車服務業,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性,加快推動汽車消費更新升級。發展汽車共享、車聯網、用戶信息服務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充電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快構建汽車金融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物流、汽車營銷與售后服務、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汽車展會等后市場服務,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六是重點投資項目實施工程。聚焦整車制造、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聯化系統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大力推進重點項目的實施。

    時間不等人,空間不等人,快人一步是領先,過了黃梅不種田。廣西必須舉全區之力,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中搶占產業制高點,特別是在“烽火四起”的新能源產業,廣西任重道遠......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會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專欄作者。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