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邢云超  >>  正文
    邢云超:房地產健康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戰略之重要保障
    邢云超
    2021年10月05日

    近期中國內地頻頻出現與房地產相關的群體性事件。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集體發聲和維權運動皆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地產商無限投入、無序擴張、環保缺失及至相關部門管控不力引致民事糾紛甚至官民對峙。中國房地產業暗流洶涌、危機四伏,由此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及學界深度思考。

    廣州家和十里水灣項目位于龍門縣增江沖積島,占地900畝,為40年產權商住公寓,交樓時間為2020年底。然而,房屋遲沒交付,合同久未兌現,貸款照償不誤。廣東電視珠江臺披露該項目定性“四亂”,社會一片嘩然。網傳此項目屬違建,開發商對違法產品以養生養老精心包裝,吸引上千家庭趨之若鶩,孤注一擲。如今業主四處求救,似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龍門縣地處大灣區腹地,曾獲“全國文明縣”稱號,今年4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有媒體稱,廣東省水利部門、龍門政府及開發商互相推諉,致使事態升級蔓延。是服務觀念弱化、法治意識淡薄、治理能力不足、還是上述因素兼而有之,相信高層已有關注。來自東莞、深圳、廣州等灣區內業主隔三差五到縣市表達訴求;港澳投資者利用灣區城市深度合作平臺呼吁粵港聯手處之。

    與其說家和企業名不見經傳、背后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邏輯凸顯了在國家聚焦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開發商一夜暴富的僥幸和短視、主管官員的無知和無能以及投資者對政策詮釋和對項目理性投資的缺失,那么恒大集團作為引領行業的巨無霸,從富可敵國到資不抵債僅四年,其轟然倒塌所引發沖擊波不僅成就金融系統“灰犀?!?,而且迅速輻射整個房地產系統及旁系行業。巧合的是,在事件發酵過程中,主管港澳事務的韓正副總理正在廣東調研并分別于深圳及珠海會見港澳特首,強調“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及國際化營商環境”。

    恒大已蛻變成全球債務最多的房地產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8月下調恒大評級(CFR)和高級無擔保評級,其有息負債總債務至6月底逾5718億元,對國內多家銀行形成威脅。供應商和債權人索要超萬億債務并中斷項目建設。REDD intelligence研究亦發現,多達120萬人正焦急等待搬進尚未完工的逾800個項目。恒大危機延燒香港股市,香港地產及金融股集體大跌,上周恒指跌超1285點,20日遭遇黑色星期一,房產巨頭新力控股斷崖式暴跌。

    多達128家銀行、171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及信托公司借款、供應商商票均不同程度卷入恒大危機。9月12日夜,數百名投資者云集深圳后海集團總部,圍困中的公司高層稱,“很多員工和業主用辛苦錢、血汗錢及養老錢投資恒大,我們承諾全部兌現,一分不少”。恆大13日公佈解決問題的三種方案,履行主體責任、控制成本、出售股權、確保交樓。中秋節當日,許家印在恒大員工“家書”中稱恒大人是鐵軍,永不服輸,越挫越勇,準備交出負責任答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周披露房地產出現拐點的數據信息。地產商習慣于危難之際寄望政府兜底,因此有傳言稱各地政府料消化或國企接管恒大。觀察家認為,恒大問題挫傷疫情下的投資信心,擾亂市場,屬反面教材,對中國乃至全球金融產生沖擊。地方財政目前均不堪壓力,政府為避免企業猝死引發社會問題除劃分隔離帶并協助拆彈之外,充其量最終隱形善后而未必直接施以援手,從而穩政局保金融,防范系統性風險。

    也有專家分析,如若上述家和項目是與環保政策抵觸,政府監管不力,官員失責瀆職使然,那么,恒大現象除了監管乏力,地方政府及開發商在戰略評估及產業發展上恐有重大誤判。今年上半年全國土地一片火爆,深圳房價沖鋒在前一路高歌,多位政府部門主管年中調換令坊間因此浮想聯翩。國家短期內頻密出臺調控政策300余項旨在房地產去金融化,抑制房企高周轉、高負債及跑馬圈地的高杠桿行為,目的就是扭轉社會對房產只漲不跌的預期。

    “時代周報”統計,截止9月5日,中國已有274家房企破產?!敖缑嫘侣劇币喾Q,寶能集團9月新增68億被執行金額;布陣三四線城市的碧桂園負債1.76萬億且因工程質量及馬來亞項目去年10分滿意度測評僅以4分墊底?!白C券時報”、“中國基金報”等多家媒體19日亦披露,深圳均價逾10萬/平米業主集體請愿要求退房引起國際關注。據報開發商欺瞞業主,利用學位、品質提升大肆促銷,違背承諾,貨不對板,提供裝修低劣產品并且交房后繼續亂拆建,甚至違法盜竊集體財產。

    有信息顯示,國內61家百強上市房企中至少48家踩踏政策紅線。城市化20多年的高速推進,從地產到基建再到工業化形成快速傳導,房地產背后利益博弈始終未停。既控漲又防跌,決策者似乎周而復始,前后夾擊,處于兩難。預防金融系統性風險,又要將房貸資源有效配置以滿足真實購房需求。房地產業同質化、周期長,負債率高、行業杠桿率下降及經營風險驟增的事實引發網絡近期瘋傳25家房企爆雷排行榜。有經濟學人根據企業大小、行業影響、債務多寡、爛尾程度、裁員數量及維權規模分類為之。顯而易見,恒大多米諾骨牌首牌已倒。

    中國家庭約75%財產已被房產綁架。房地產業風吹草動皆可坍塌投資者精神支柱,摧毀老百姓生活品質。開發商與政策博弈,地方政府又與中央決策打擦邊球令房市周期性動蕩,為社會安定及健康和諧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在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持續加大市場調控背景下,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環比、同比漲幅回落,高速擴張的房地產相信很快導入新發展格局及高質量發展軌道。治國之道,富民為本。無視民情、違規操作,野蠻生長、逆勢而動,恐將茍延殘喘,必然遭遇四面楚歌。

    智庫專家,社會學學者,英語語言文學教授,現居香港。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