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為中國經濟穩定恢復提供堅實支撐
    陳新光
    2021年11月07日

    近年來,我國創新發展勢頭良好,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從最新發布的多項指標反映,主要宏觀指標仍處于合理區間,特別是就業得以改善,居民收入提高較快,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面對國際疫情蔓延、極端天氣等沖擊,展示了強勁的增長韌性,對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中國經濟“基礎大盤”依然穩固

    在多重風險挑戰下,中國經濟“穩”的特征依然鮮明,并且亮點突出?!敖洕鲩L、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基礎大盤”依然穩固。前三季度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行;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95%;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物價總水平低位平穩;進出口和利用外資依然保持高位增長,外匯儲備已連續5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中國經濟“基礎大盤”依然穩固主要體現在:一是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創新動能不斷增強。秋糧增產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的生產和投資兩年平均增長均為兩位數;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2.5%、57.8%、43.1%;二是企業利潤穩步增長,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9.5%,比2019年同期增長42.9%;前三季度,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態勢總體平穩,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3%;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7%,與GDP增長基本同步;三是壓力面前,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中國是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這種韌性來自近1.5億市場主體的競爭力,來自經濟體系的完整性,來自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億萬人民通過艱苦奮斗實現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目前,國際機構普遍預測中國經濟今年仍能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這表明中國經濟短期不會出現“硬著陸”。

    加強精準宏觀調控,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經濟持續向好的同時,也有不確定性因素,對于一些中長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對風險控制問題,進行主動出擊并穩步化解。中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協調運用各項政策工具加以化解,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做到創新驅動要持續增強,放管服改革要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穩步推進,從中保持我國創新發展勢頭良好,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從而在復雜局面下,很好地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動態平衡。當下,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補鏈強鏈行動上不斷發力。

    對于經濟下行壓力,我們要仔細梳理背后的原因,堅定必勝信心。當下值得注意的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并不意味著走向封閉和內顧,而是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在開放合作中鍛造更強大綜合競爭力。為此,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充分調動生產要素活力和紅利,進一步增強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大對區域和全球的分散化布局,形成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推出更多擴大開放舉措,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占據更有利位置??梢哉f,中國在“十四五”期間有充足的發展、充分的政策空間,能夠展現足夠的韌性和巨大的潛力。我們要緊緊把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趨勢,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為中國經濟穩定恢復提供堅實支撐。

    我國持續引領了世界經濟復蘇

    必須看到部分國家逆全球化而動,疊加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對全球產業鏈穩定和供應鏈暢通帶來空前挑戰。當下的“芯片荒”,正是其中典型,從手機、電視、電腦、汽車等行業,到5G、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領域,很多都受“工業糧食”芯片短缺的困擾,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考慮兼顧生產效率和產業安全,全球供應鏈調整加速。在疫情沖擊下,中國供應鏈表現出了強大韌性,但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在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提升穩定性和競爭力上,格外顯得重要而緊迫。

    從國際角度來看,全球疫情走勢和經濟走勢趨于復雜,一些新情況和老問題交織疊加,風險挑戰依然不減。三季度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在德爾塔病毒侵襲、全球供應鏈循環遇阻等一系列沖擊下,經濟增速出現同步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全球經濟增速0.1個百分點到5.9%。在世界經濟復蘇受阻的情況下,我國能夠取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速5.2%的成績,我國持續引領了世界經濟復蘇,顯得非常亮眼。世界各大外媒一片贊嘆,并對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復蘇充滿期待。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 兼職教授 陳新光

    2021年11月5日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