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王永利  >>  正文
    《揚眉出劍》第五十八章 再捐文物給故宮
    王永利
    2022年10月15日

    1

    趙萬剛、景文彬等十幾位公安干警,再次護衛張伯駒夫婦把第二批珍貴文物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在太和殿前舉行了盛大捐贈儀式。這次來捐贈文物的不僅僅有張伯駒夫婦,還有章乃器、朱文鈞、孫瀛洲、鄭振鐸、陳半丁、王世襄等,包括馬衡自己也捐出了畢生收藏。這是一次空前絕后的各界名流捐贈大會,十分隆重而盛大。文化部部長沈雁冰主持了捐贈儀式。

    張伯駒與妻子潘素,第二次將自家珍藏三十余年的珍貴的書畫字帖八幅上交國家,其中就包括《平復帖》、唐杜牧之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草書卷等等八幅國寶級書法名作,而且是無償捐贈。故宮中的頂級書畫,一半是他們捐贈的。張伯駒與妻子潘素的藏品填補了蔣介石當年敗走臺灣時把故宮博物院掏空的這一空白。其中《平復帖》為晉代陸機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共9行84字?!镀綇吞窌鴮懹谖鲿x,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陸機《平復帖》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睆埐x和夫人潘素做了簡短的發言。張伯駒一生只懂、只會、只愛三件事:收藏、詩詞和戲曲,而收藏又是他的最愛。潘素不僅是一位蜚聲中外的書畫藝術家,也是一位有著熾烈愛國熱情的愛國人士。她與丈夫張伯駒一樣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畫名跡。特別是對頂級文物的收藏,需要賣掉家產,甚至舉債,對此,潘素全力支持。他們不惜錢財甚至生命,為保護國家珍貴文物作出過巨大貢獻。夫婦倆淡泊名利,就是要讓這些國寶永遠留在中國,成為炎黃子孫可以世代保有的精神財富。他們的無償捐贈行為,令所有人動容,感天動地!

    文化部長沈雁冰親筆簽發了一紙獎狀:“張伯駒、潘素先生將所藏晉陸機平復帖卷,唐杜牧之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草書卷等珍貴書法等共八件捐贈給國家,化私為公,足資楷式,特予褒揚?!?/p>

    潘素女士,此時此刻,夙愿得償,喜悅固然,但不免有種骨肉難舍的痛楚、失落。她再次留下了熱淚,用手一一撫摸和這些寶物依依惜別。所有在場的社會各界名流和新聞記者也感動得熱淚盈眶。

    接下來是章乃器,他把1192件文物直接捐獻給故宮,這些文物種類繁多有玉器、青銅器、陶瓷等,其中包括西周云紋玉環、商紋青銅鼎、商青銅弓形器、戰國谷粒紋玉璲等多個國家一級文物。

    章乃器,原名埏,字子偉,又字金鋒,別名嘉生,漢族,浙江青田人,中國近代政治活動家、經濟學家、金融學家、銀行家、社會活動家和收藏家,愛國民主先驅,救國會“七君子”之一。

    他說:“在過去,帝國主義掠奪我們工商業,利潤是被帝國主義者、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家所奪取了。此外,還掠奪我們中華文化財寶。避免這些文物流失海外或者落入不法之徒手里,我盡了微薄之力,今天捐給國家,惟圖永留華夏?!?/p>

    接下來是孫瀛洲被譽為“宣德大王”,他為故宮捐獻了3000件文物,其中包括晉、唐、宋、元、明清等各種珍貴名窯瓷器,其中就有極其珍貴的官窯、汝窯、哥窯、定窯以及元瓷器等稀世珍品,其中有25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然后是蕭山朱文鈞先生的夫人張藼祇女士率子朱家濟、家濂、家源、家溍將家藏碑帖七百余種無償捐贈。藏品主要有漢唐碑帖700余種、明清紫檀木家具、宣德爐、以及一批名家畫作唐《觀瀑圖》、北宋《歸牧圖》等。中央文化部頒發獎狀表彰朱氏保護文物、化私為公的高尚品德。

    鄭振鐸先生,把他生平所藏近700件漢、魏、隋、唐、兩宋的陶俑等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入藏故宮博物院。馬衡院長將自己收藏的大量甲骨、碑帖等文物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文化部部長沈雁冰除了給每位捐贈者發獎狀之外,還做了總結發言,他說:“我們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文明傳承。星散在廣闊中華大地上、綿延于歲月長河中的歷史文物,正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文物還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民族的標識,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標識,是國家象征、民族記憶的情感依托和物質載體,是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國家軟實力的根基,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堅固基石。這些收藏家化私為公的奉獻精神和對我國文化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值得我們銘記。新中國和故宮博物院將永遠銘記每一位為國寶永存神州,做出了非凡貢獻的收藏家和捐贈者,你們就是守望中華文明之功臣,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之英雄!”

    在場的人熱烈鼓掌,都為這些無私捐獻國寶的人的精神感動。只是王世襄有點悶悶不樂,原來,故宮只收了他捐“宴樂漁獵攻戰銅壺”、“商饕餮紋大鉞”等青銅器。他要捐“天下第一紫檀案”——一張紫檀木的桌子給故宮,故宮嫌破,沒收。后來,他捐給了上海博物館,此是后話不提。

    馬衡院長介紹說,故宮一共有180萬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來源主要有三大途徑,清宮舊藏(抗戰時期文物南遷、西遷后回歸,通過各種途徑征收清宮流失文物,接受溥儀在天津保存的文物),國家調撥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來自于民間的捐獻,正是一批又一批愛國者,愛好祖國文化的人將這些國寶渡盡劫難迎回家園,讓這些珍貴遺產得以保存。故宮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上除了這些大師學者外,還有許多普通人捐獻,北京張子厚捐獻40多件宋、明、清瓷器,清華大學教授張子高捐獻800件古墨文物給故宮,戴文耀捐獻160件文物,河南農民何剛把19個元代金銀器捐獻給故宮……等等,這些感人的例子數不勝數。

    他說:“故宮是歷史的,也是未來的;故宮是國家的,也是民族的,更是人民的;一個國家要壯大,民族要進步,離不開歷史的積淀和薪火相傳文化底蘊,讓我們感謝和銘記這些曾經為故宮做出重大貢獻者?!?/p>

    徐悲鴻捐贈給國家一幅古畫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十七神仙卷》,這是徐悲鴻先生在戰亂年代傾家蕩產買下來,以防止國寶外流。作者是唐代的吳道子。

    吳道子絕對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傳奇,最擅長的就是壁畫,有著“畫圣”的美譽。而這幅《八十七神仙卷》算得上是吳道子的巔峰之作。屬于典型的絹本白描長卷,畫中主要是以道教為主題,清晰地描繪了東華帝君、南極帝君等87位神仙,畫中的場景確實是極其的令人震撼,每一個神仙的細節都刻畫的惟妙惟肖,真的無愧是唐朝的畫作巔峰!

    在張伯駒夫婦、章乃器、孫瀛洲、鄭振鐸等文化名人捐贈的帶動下,各地博物館都陸續收到了當地收藏家的捐贈。其中上海博物館三件精妙絕倫的國之瑰寶——大克鼎、商鞅方升和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是潘達于先生捐贈的。文化部部長沈雁冰也為他頒發了獎狀“潘達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為祖國歷史名器,六十年來迭經兵火,保存無恙,今舉以捐獻政府,公諸人民,其愛護民族文化遺產及發揚新愛國主義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揚,此狀?!?/p>

    收藏家徐世章逝世后,子女按照他的遺囑,一共捐給國家2803件文物,多數都是精品,極具藝術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在徐世章捐獻的文物中,六百多件古玉類異常珍貴。最早的有幾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玉,中間許多朝代的玉都有。雖然歷經成百上千年,但是這些玉器成色好,晶瑩剔透,圓潤光滑,紅山文化的玉器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徐家捐獻有功,收到了當時部長沈雁冰簽署的褒獎狀,也得到了獎勵。對于徐世章和他家人來說,能夠把價值連城的文物寶藏捐獻給國家,讓它們得到更加專業和精心的保護,讓更多的國人觀賞,這種價值無與倫比。

    2

    《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關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和《關于保護古建筑的指示》等法律法規和文件出臺后,再加上全國公安部門加大了對文物犯罪的打擊力度,中國文物流失國外、盜墓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根據線索,趙萬剛和助手景文彬奔赴上海,會同上海公安干警直接查封了文物走私大販子盧芹齋的盧吳公司和來遠公司??上?,這個中國最大的文物販子盧芹齋早就知道不妙,新中國一成立,他就跑到國外去了,在法國定居。公安干警在盧吳公司和來遠公司,還是查獲了一大批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文物十七箱。其中大部分是浙江和太湖地區古墓被盜掘的古玉。

    盧芹齋,原名盧煥文,1880年,生于浙江湖州南潯盧家兜村。長大后,服侍闊少張靜江,后跟隨張靜江到巴黎。張靜江這個商務參贊在公干之余,和小舅子姚叔來開了家專門經營中國貨的公司,起名“通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盧煥文悟性頗高,有經商頭腦,干起活來又很賣力,憑借天賦與勤奮,盧煥文從“通運”學徒開始,刻苦學習各項業務,又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很快就受到張靜江重托,出任掌鋪。張靜江慷慨資助孫中山革命,后接受邀請,毅然丟下法國生意,回國輔佐孫中山,提攜蔣介石,因此,后來孫中山稱張靜江為“革命圣人”,蔣介石尊他為“革命導師”。張靜江問盧煥文去留?答愿意單干。于是,得到張靜江資助,盧煥文開辦了自己的“來遠”公司。并把自己名字改成了“盧芹齋”。

    1912年,清政府倒臺,溥儀退位,清室威信大失,導致紫禁城大批文物流失,其中不乏皇室御用珍品。盧芹齋抓住機會,大量低價收購古稀珍品,然后倒賣到歐洲市場。漸漸地,盧芹齋成為西方享有盛譽的古董鑒賞家和最主要的向海外走私文物的渠道。1914年,盧芹齋將唐太宗“昭陵六駿”浮雕中的“拳毛騧”和“颯露紫”以12.5萬美元的價格倒賣給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雖經中國政府多次討要,仍未成功,唐太宗昭陵六駿天各一方,令國人唏噓。盧芹齋一生走私出賣的明以前造像,石刻,青銅器,玉器不計其數,其中大量出自于歷代皇帝被盜的陵墓。盧芹齋給中國文化,考古,文物鑒定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盧芹齋的合伙人葉叔重進行審判,法院認定:“從1927至1942年親自經手收進各種珍貴文物達8000件之多,盜賣給美、英、法、日、瑞士等國的博物館,價值700萬人民幣,僅銷美國的即達300萬元美金”。這只是盧吳公司販賣文物的冰山一角。據統計,在37年內,盧芹齋盜賣了中國50萬件珍寶,將大量中國古代文物賣到了歐洲、美洲等各個國家,罪惡滔天。

    盧芹齋倒賣大批中國文物到海外賺了大錢,法國政府特批他在巴黎建造了一棟紅樓,專門用作收藏古董,當地人稱為“中國盧浮宮”。

    他還娶了金發碧眼的太太,其實早就和這位女人的養母一位波蘭女人勾搭成奸,玩弄母女倆,用倒賣中國文物的錢,揮霍一生,最后死在法國。此是后話不提。

    3

    鄭振鐸率團出訪印度、緬甸,趙萬剛是代表團成員之一,任務就是保衛文化代表團成員的安全,這也是趙萬剛第一出國,盡心盡責,處處小心謹慎。因為國民黨反動派隨時都有可能暗殺中共代表團。果然,在入駐香港酒店的餐廳桌子下,趙萬剛發現了一枚定時炸彈。經調查是一位女保潔員安放的,就是要在大陸代表團就餐時起爆。這位女清潔工被移交給英國皇家港警署處理。

    就在香港停留期間,得到消息收藏家郭昭俊準備將“二?!薄吨星铩?、《伯遠》二帖國寶在拍賣。鄭振鐸緊急向政務院打報告,請求由故宮博物院出面贖回兩帖。

    總理馬上批示:“同意購回《中秋》、《伯遠》二帖。惟須派負責人員及識者前往鑒別真偽,并須經過我方現在香港的可靠銀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無訛騙或高抬押價之事,以保證兩帖能夠順利購回?!?/p>

    按照總理指示,文物局立即派出“三人專家小組”趕赴香港。談判成功,除贖金外,本息共計488376.62元港幣,便可順利拿下“二?!???偫硪勋@知此事,并批了50萬港幣回購款,次日將匯到中國銀行戶頭。由于中國銀行及時出資,中南和金城銀行并未先行墊付。

    有人算過,當時50萬港幣約合8.75萬美元,可以在香港跑馬地買上千平方米豪宅。而這一年正值抗美援朝期間,國家外匯儲備為1950年代的最低值,僅0.45億美元。財政異常困難時,中央仍慷慨地拿出巨款,這是連鄭振鐸都沒想到的。

    就這樣,趙萬剛還護送珍貴的國寶《中秋》、《伯遠》二帖回到北京,送入了故宮博物院。

    在臺灣的張蔭梧夫人殷臘梅知道張大千手頭確實費用緊張,打算把所藏的董源《瀟湘圖》和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賣掉。有傳聞說,張大千有意把這兩幅畫出售至北美,只因朝鮮戰爭爆發,美方不予善價,這才考慮轉售他人。她說服了張大千,國寶不要流失華夏,最好把這兩件國寶轉讓給大陸的故宮博物院。

    《瀟湘圖》五代南唐畫家董源之杰作,表現的是南方山水,圖繪一片湖光山色,山勢平緩連綿,山巒多用披麻皴,并以墨點渲染山巒之上的植被,呈現出江南山水的迷蒙。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漁舟其間,賦色鮮明,趣味橫生,為寂靜幽深的山林增添了無限生機?!稙t湘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 ,也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再現了南唐大臣韓熙載的豪門夜宴。

    這是頂級的國寶,蔣介石當局開始蒙在鼓里,如果知道一定禁止張大千的行為。那么,如何轉讓給大陸的故宮博物院?這就需要一個中間人,雙方都信得過,既要守得住秘密,又能促成此交易。

    鄭振鐸推薦了徐伯郊,是香港著名的鑒藏家之一,文物鑒定名家徐森玉之子,家學淵源,知識淵博,書畫鑒賞的造詣很高。隨之被任命為我國文化部為搶救流失海外文物而成立的“香港秘密收購小組”的負責人。因為,抗戰期間,徐伯郊為協助父親南運故宮文物,曾自告奮勇深入匪窟,不惜以生命作“抵押”換取國寶安全,足見其對守護文化的赤誠。其次,徐伯郊本人及多位親友都是香港銀行界高層,深諳資金運作,便于資金流轉。在“富二代”和“銀行巨子”云集的收藏圈,他出手闊綽、廣交朋友,信息也十分靈通。另外,由于家學淵源,徐伯郊有精深的古書畫、古版本知識,可以獨立完成鑒定、議價等專業工作,還可以以探親為名,經常往來于內地和香港。由他出面收購國寶,不僅方便,還不致引起外界猜疑。

    此次收購張大千藏畫,徐伯郊積極溝通雙方。他和張大千是舊識,在許多方面情趣相投,曾秉燭夜談賞畫賞詩賞古物,曾一同游山玩水并熱愛美食等。張大千每次到香港,徐伯郊都會把他們一家照顧得十分周到。

    但是,收購工作一波三折。香港當時處于英國政府管制之下,這座海納百川的自由港,匯集著各方政治勢力。躲在暗處的情報機構林立,很多外國機構對頂級藏品虎視眈眈,這令文物流動十分難測,躍躍欲試出高價“半路截胡”者頗多。

    文物局局長鄭振鐸殫精竭慮,與徐伯郊書信往來多次,親自指揮這次收購行動。最后張大千把這兩幅珍貴的文物連同北宋劉道士畫的《萬壑松風圖》及收集到的一些敦煌卷帖、其他宋人畫冊等十幾件東西,折價兩萬美元,“半送半賣”地給了國家。

    作為一代宗師,人們對張大千“破壞敦煌壁畫”“倒賣國寶給洋人”一直頗有微詞,但張大千出讓的這兩幅畫,贏得了贊許。這是他在1945年花了近千兩黃金、還舍棄了早就看好、并已交訂金的一座前清王府而從琉璃廠購入的。是溥儀帶出皇宮后流入民間的。張大千攜帶一批收藏精品到了臺灣,后張大千在臺灣待不下去,攜藏品在香港待了好幾年。

    張大千能把這兩幅珍貴名畫最終給了內地,這是確鑿的愛國行為,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

    蔣介石知道后,果然非常震怒,認為張大千“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個心向大陸“叛徒”。揚言要派特務除掉張大千。張大千知道香港也待不下去了,趁到阿根廷辦畫展的機會,取道巴西,在那里買了一家農場,在巴西待了十多年。直到蔣介石死后,臺灣不再為難張大千了,張大千才轉輾回到臺灣,在臺北郊外雙溪溪水交匯處蓋起了“摩耶精舍”,定居下來,直到去世。此是后話不提。

    4

    斬斷魔爪,不能再讓文物大量外流了。果然,不出三年,文物走私就跟賣淫嫖娼一樣,在新中國基本絕跡了。文物回購走上了常規化道路。

    文物回購,就是戰場。帝國主義、官僚資本和大財閥以及國民黨反動派時刻染指海外中國文物的交易。國際文物販子美國的何斯泰打聽到“鎮國之寶”《五牛圖》欲在香港轉手,何斯泰覬覦緊盯這件重寶,不惜高價,勢在必得。

    唐韓滉《五牛圖》是存世最早的紙本繪畫,被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評為“神奇磊落,稀世名筆也”。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五牛圖》被掠走、變賣,從此銷聲匿跡。

    聽到《五牛圖》在香港拍賣,周總理連夜向新華社香港分社發去一封緊急電報,上面只有八個字——“不惜代價,搶救國寶”。鄭振鐸寫一個清單給徐伯郊,《五牛圖》在必購榜上排名第一。隨后徐伯郊報告進展:《五牛圖》為吳蘅孫所藏,前幾年談過多次,皆因索價過高,未得要領?,F吳蘅孫環境轉變,已有售出之意。而何斯泰亦有意購買,已出價十八萬元,吳未賣。大約二十萬左右或可以談。

    鄭振鐸指示這個“香港秘密收購小組”:“凡有被美帝垂涎欲購之可能的,也必須先購?!编嵳耔I寫這些話時,字字泣血。

    國內撥付款項,限于預算,手續繁雜,而爭購文物必須當機立斷,有時還要墊付巨款。徐伯郊時常因為欠款得罪朋友,有時候還為“躲債”藏在廣州。此時,他知道不能錯過時機,不能讓爭取多年的書畫流失國外。

    就這樣,鎮國之寶《五牛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董源《瀟湘圖》、馬遠《踏歌圖》、黃庭堅《張大同手卷》、李唐《采薇圖》、吳鎮《漁父圖》……這些曠世名畫,陸續回歸了祖國,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徐伯郊負責鑒定、洽談等事項,頭緒多,任務重,但是經過他手成功回購的頂級文物有40余種。他被召到北京,在南池子的歐美同學會小禮堂向管理文化事業的郭沫若、沈雁冰等匯報工作??煲燥垥r,周總理忽然來了,親切地對他的成績表示肯定,囑咐再接再厲,為文物回流祖國做貢獻。因為還有事情,總理連飯也不吃就又匆匆走了。徐伯郊深為感動。

    徐伯郊幾年間為收購國寶辛苦奔波,沒拿國家一分錢補貼。鄭振鐸曾寫信表示要按月補送薪金,但徐伯郊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不過是在盡一個書生的報國本分而已。這都是我應做之事,哪還能要國家的錢呢!”而婉拒。

    在香港回購文物,常要與海外收購者競買?,F藏故宮的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和趙孟堅《墨蘭卷》如果不是徐伯郊再三爭取,差點失之交臂。而有些文物,因價格或其他原因,錯失良機,讓徐伯郊捶胸頓足,悵然長噓。如同時出售的《墨井草堂卷》則流至異域,現存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如就宋徽宗趙佶的《四禽圖》這幅畫,鄭正鐸和徐伯郊書信往來14次,卻以爭購失敗告終,現藏于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可是,這樣一位有功之臣,徐伯郊晚景凄涼,80多歲的時候連港島的寓所也賣了,搬到藍田租屋住。此是后話不提。

    再說鄭振鐸先生在文物捐獻、搶救等方面,為中國文物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鄭振鐸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局長,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學研究所兩所所長。1954年,他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仍分管文博事業。令人遺憾的是,1958年10月17日,他奉命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機上71名乘客、3名乘務組和6名機組成員一共80人無一生還。事后調查結論為:由于飛機進入強烈湍流區域,導致其超過臨界點迎角而失去了控制,而機組在最后時刻依然試圖控制住飛機,體現了足夠的敬業精神。但最后還是失控墜毀了。鄭振鐸壯烈殉職。年僅60歲。

    趙萬剛本應陪同作保衛工作,但是他把這次寶貴的出國機會讓給了助手景文彬。消息傳來,趙萬剛悲痛萬分。首都文化界和北京市公安局沉痛悼念失去的文化巨匠和親朋好友。鄭振鐸去世后,其家屬遵其遺愿,將他的近十萬冊珍貴藏書全部捐獻給國家。此是后話不提。

    5

    1949年,是中國文物的分水嶺。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當局將從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國子監等幾處挑選出的文物精品,共2972箱,分3批用軍艦轉運臺灣省,這些精品文物在國民黨眼中看來,是代表一個政權合法性的東西。文物總計約65萬件。其中有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南宋最高學府——國子監刊印《爾雅》、藏文大藏經、清代內府的圖繪寫本《帝鑒圖說》、清代玉雕翠玉白菜、西周毛公鼎、《富春山居圖》等等,是精品中的精品、孤品,最有學術價值。

    這么多的國寶到臺灣之后的日子也十分坎坷,有一大批國寶就潦草地存放在臺中市的一個糖廠的倉庫當中,這個糖廠日夜都在煉糖,產生的黑煙二十四小時不斷,這對存放在當中的文物是極其不好的,甚至會損傷到這些珍貴的國寶。

    跟隨國寶一起到達的工作人員立馬向蔣介石反映,希望可以換一個地方儲存國寶,可是遲遲未得到批復。最終,在不斷地訴求之下,蔣介石撥發了一些經費,讓文物搬家,工作人員們拿著有限的經費,選定了一個相對來說較為適合的地方,臺中市霧峰鄉吉峰村北溝的一個山洞當中。

    高麗萍來到臺灣后,在父親這個特權人物的陪同下,可以看到一些禁區的情況,當看到文物在黑暗潮濕的破山洞里,破口大罵:“你們他媽的怎么這么對待國寶?還不如不運到臺灣來,留在祖國大陸故宮里不是保存得更好?造孽啊,踐踏國寶,踐踏老祖宗留給中華子孫的文物!罪該萬死!”

    一直盯梢她的保密局的特務聽到后說:“你是被大陸赤化的共黨吧?心向大陸,走,跟我們走一趟?!?/p>

    高麗萍說:“臺灣不是自由世界嗎,怎么連說句實話的自由都沒有了?還要我跟你走一趟?上哪去?”

    特務說:“當然是沒有自由的地方!”說著動手要抓高麗萍,被高麗萍搧了一個大嘴巴。

    高麗萍罵道:“你奶奶的,豬腦子,死忠?我這句實話錯了嗎?”說完,還踹了兩腳,特務摔了一個嘴啃泥。這個特務剛想掏槍,被陪同的一個當官的攔住了。這個當官的說:“不得無禮,這是羅總的千金,是大陸通緝人員,剛回臺灣。她說得很有道理!這么對待文物,就是糟蹋了老祖宗的寶物?!?/p>

    高麗萍的父親羅家聰也是心疼這些文物,說:“抱歉,小女說話,用詞不妥。但是,熱愛祖國文物的心情是可貴的。你們要向蔣總裁反映問題,不能再這么糟蹋國寶了!如此糟蹋國寶,天理不容!”

    原來,來臺島的這些文物工作人員都只是以為在這里待上半年一年,就能帶著文物回到祖國大陸,可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集團忙于所謂的“反攻大陸”的計劃,和大清洗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這么多珍貴的國寶就這樣在山洞中待了多年,無人問津。

    張蔭梧的夫人殷臘梅找到了時任文物館長的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傳遞了大陸親人對他的問候,希望他能夠回到大陸去??椎鲁缮顬楦袆?,但是表示,確實身不由己,即使自己想走,那么多特務盯著他,怎么走得成呢?家鄉,孔府、孔廟、孔林,時時出現在他的夢中。他做夢也想回去??!后來,殷臘梅問起了從大陸帶來的文物保存在山洞受損的事。

    孔德成流淚了,他說:“太難了。1950年以來,臺灣的物價飛漲,甚至開始鬧米荒,許多人都吃不上白米飯,我的文物工作人員們只有拿番薯來替代大米,豬肉更是幾個月吃不到一次,把破爛的農舍修一修就是住所??墒菄顸h高層卻對這些毫不在意,他們一心只想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如何反攻大陸,彷佛這些珍貴的文物絲毫不重要。你說,我能怎么辦?真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

    朝鮮戰爭結束之后,臺灣當局終于對這批文物重視了起來,蔣介石集團將文物送至美國進行展覽,并在北溝修建陳列室,但陳列室只有六百多平米,六間房間根本不夠存放這些珍貴的文物,剩余文物依然存放在山洞的倉庫中。不少文物受損。后被高麗萍鼓動新聞記者曝光出來,特別發現存放古籍的木箱上有水跡,打開一看,果然傷及文物,這件事情的爆發終于激起了臺灣當局和民眾對國寶文物的關心,輿論大嘩,隨后時任館長的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引咎辭職。

    這種尷尬的情況直到1965年11月12日臺北外雙溪建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館暨中山博物院才有所改善。殊不知,這些文物在黑暗潮濕的山洞里已經呆了十五年。有多少受損的文物亟需修復!此是后話不提。

    6

    1949年也是知識分子的分水嶺。傅斯年對何去何從,相當矛盾。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三天三夜沒有出門。其實早在1945年7月1日,傅斯年與黃炎培、章伯鈞等一行六人為和平奔走,就訪問了延安。傅斯年與毛澤東是當年的北大舊相識,二人回首往事時,毛澤東稱贊了傅斯年在五四運動中的貢獻,傅斯年回應道:“我們不過是陳勝、吳廣,你們才是項羽、劉邦?!泵珴蓶|報之以微笑,并未作正面回答。傅斯年在延安的窯洞里看到滿墻的錦旗,不由脫口道:“堂哉!皇哉!”傅斯年離開延安時,向毛澤東索要墨寶留念,毛慨然應允,抄錄了一首唐人章碣的《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踊椅礌a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p>

    而此時蔣介石脅迫他去臺灣,如果不去,也許老蔣會憤怒派特務下手。離開大陸的日子到了,送行的人,除了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工仆裴先生外,就是即將遠走美國的胡適,二人亦師亦友20多年,這次分別,二人終生再未見面。 傅斯年就這樣黯然神傷地離開大陸。

    傅斯年和羅家倫是好友,無話不談。張蔭梧夫人在親家羅家倫的介紹下,拜訪了傅斯年。表達了大陸國務院、教育部領導對他的問候,希望他有機會回大陸任職。傅斯年感慨地說:“當年的黃土高坡之行,已證實了自己‘早識當年路本歧’的論斷。平情而論,果然共產黨能解決中國問題。而我,雖不曾榨取勞苦大眾,而只是盡心竭力忠其所職者,一旦‘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自然當與壞東西們同歸于盡。猶之乎宋朝亡國時,若干好的士人,比貪官污吏還死得快些一樣子。歸骨于田橫之島?!?這里傅斯年用了秦末齊國貴族田橫的典故,田橫在劉邦稱帝后不肯臣服于漢,率徒眾五百余人逃亡,避居海上島中。后來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赴洛陽,于途中憂憤自殺。留居海島者聞田橫死訊,也都全部壯烈自殺。

    他把退居臺灣描述為“宋江之流”上水泊梁山。意識到這里肯定會出現“文化荒漠和思想枯竭”。就從大陸帶走了文物所內閣大庫檔案,連同館藏的眾多考古文物、金石拓片,以及大批珍貴善本圖書,而且許多都是孤本。 比如中國宋版書籍,素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北宋刊《史記》、南宋刊蜀本《南華真經》、南宋刊《文苑英華》,合稱臺灣地區“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的“鎮館三寶”?!按吮緸榻翊妗妒酚洝分罟疟尽?。但是,在傅斯年臺灣的圖書館里,藏有毛澤東的墨寶,就是他訪問延安時,毛澤東贈與他《焚書坑》。

    陳誠任命傅斯年擔任臺大校長,臺大的原班人馬都是大陸時期的北大舊人,他們把北大自由的校風帶入了臺大。1950年12月20日,擔任臺灣大學校長不到兩年,傅斯年就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在臺北病逝。

    一語成讖,臺大成為傅斯年最后的棲息地。臺大師生將他安葬在臺大校園,名為“傅園”,還豎起一口鐘,名為“傅鈡”,每天敲響21下,源于傅斯年的“一天只有21個小時,剩余的3個小時用來思考”。

    張蔭梧夫人拜訪了莊嚴先生。從1933年開始,在故宮博物院工作的莊嚴就帶著家眷,跟隨故宮文物一路南遷,最后護送60余萬件文物抵達臺灣。文物抵達臺灣后,盡管條件艱苦,他和一同赴臺的專家們依然保持了中國文人樂天知命的精神傳統。他對張蔭梧夫人說,很感謝大陸親人的問候。他有兩個愿望,一個是三希堂,有一帖(《快雪時晴帖》)在臺北,兩帖(《中秋帖》和《伯遠帖》)在北京,他希望這‘三?!谐蝗漳苤貧w一處。另外還有一個愿望就是,有生之年把他帶走的這些文物全部帶回祖國大陸,帶回北平?!?但是,他這兩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直到莊嚴老先生逝世前,他喃喃自語的最后兩個字是“北平”。此是后話不提。

    文物是中華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明的產物,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標識,為了這些寶貴文物不流失海外,多少人傾家蕩產揮擲千金也要留寶于國土;多少人嘔心瀝血、以生命相守!無論是大陸,還是祖國的寶島臺灣,守護文物,守住中華民族的根,涌現出一大批為了保護和研究文物而奉獻一切的英雄和仁人志士。

    從上世紀30年代起,大批的國寶從北平運往南方躲避戰火,一直到50年代蔣介石集團將他們運至臺灣,顛沛流離,直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才把這批珍貴國寶保存好,也表現出對中華民族之根之魂的熱愛和守望。

    正是這些文物,也印證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同為炎黃子孫,歷史文物保留和傳遞著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情感、經驗和智慧,是兩岸文化與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及紐帶;有利于增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和骨肉深情,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边@些珍貴的文物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人民的,中華文明是兩岸人民的,文化自信也是兩岸人民的,祖國也是兩岸人民的!

    ?

    【責任編輯:許聃】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制片人、高級編輯。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