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章林  >>  正文
    【走進歷史的深處】皇親與古代天皇制
    章林
    2023年02月20日

    日本古代天皇制經歷了確立、發展、畸變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恰好對應皇親政治、皇親政爭和皇親失勢三個階段。

    在以天皇為首的中央政權建立之初,天皇為防止貴族官僚干預皇位繼承和進行分權,加強天皇專制統治,逐漸確立了以天皇的諸皇子為中心的皇親勢力取代過去舊豪族勢力的統治體制,即皇親政治。從天武天皇至奈良時代前半期的皇親政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確立皇后必須出自皇親的原則;(二)由皇親壟斷知太政官事一職,以便輔佐年幼的天皇;(三)將皇親任官制度從法律上固定下來,促進皇親的官僚化。但是,有時皇權與皇親之間的關系也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提高皇親地位有助于提高天皇的權威;另一方面,皇親地位的提高也可能會危及皇權自身。因此,皇親政治只是為了建設成熟的天皇制國家所必要的過渡體制。隨著律令制的確立和官僚制的不斷完善,皇親對于國家政權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在律令制不斷完善的同時,以天皇為家長的皇親勢力與皇親之外的貴族官僚勢力之間形成了復雜多變的關系,且他們之間的相互斗爭成為古代日本政治斗爭的主線?;视H以外的貴族官僚勢力一方面是以天皇為首的皇親集團實現其最高統治權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對于天皇行使其權力起著牽制與制約的作用。因此,皇親以外貴族勢力的存在,一方面客觀上降低了皇親對皇權的威脅,同時遏制了天皇權力向極端方向惡性發展;另一方面,有時也因其具有統率百官的地位,又削弱了皇權,對天皇權力構成威脅。長屋王作為典型的皇親,在打擊藤原氏家族的同時,也引起圣武天皇的反感,最終在圣武天皇的默許下由藤原氏策動一場陷害長屋王的政變。長屋王亡故后,非皇親出生的藤原光明子在藤原氏的大力扶持下,打破傳統慣例當上了皇后,開創了“人臣皇后”的先例,皇親政治開始解體,權力由皇親轉入藤原氏手中?!伴L屋王之變”不久,由疾病帶來了一場新的“政變”,即藤原四兄弟等相繼死去,朝廷實權落入賜姓皇親橘諸兄之手。但是,圣武天皇并不希望重建皇親政治,而是暫時讓橘諸兄掌權,實際上是為了實現向天皇真正掌權過渡?!疤僭瓘V嗣之亂”正是圣武天皇為同時削弱外戚藤原氏和賜姓皇親橘氏的勢力挑動的一場內亂。通過這次內亂,皇親勢力和藤原氏貴族勢力都受到削弱,天皇的專制權力得以加強。藤原仲麻呂由于得到姑母光明子皇太后的信任,逐漸崛起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光明子皇太后去世后,藤原仲麻呂失去了庇護,勢力日衰;而道鏡深受孝謙上皇之寵,勢力日盛。藤原仲麻呂于是趁淳仁天皇與孝謙上皇不和之機,起兵叛亂,結果在近江戰敗身亡,其所屬的藤原南家也遭遇重創?;肝涮旎始次缓?,為擺脫平城京以天武系為主體的勢力,重新構筑自己的政治勢力,決定遷都。但是,以桓武天皇之弟早良親王為首的政治勢力反對遷都,而桓武天皇也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因此,桓武天皇借“藤原種繼暗殺事件”,在朝廷內進行一場肅清活動,排除以早良親王為首的反對黨,并由此引發早良親王怨靈事件。最終,桓武天皇通過遷都平安京,使得皇威和皇權得以重建,從而恢復了天皇在國家政治中的主導地位??傊?,經過“長屋王之變”“藤原廣嗣之亂”“藤原仲麻呂之亂”“藤原種繼暗殺事件”之后,皇親勢力和藤原氏貴族勢力都受到削弱,天皇的專制權力得以加強或恢復。

    從桓武天皇開始,平城、嵯峨、淳和與仁明等天皇統治時期,皇權得到鞏固,政治相對比較安定。由于皇親內部在權力的興替上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皇親很可能利用親族身份篡奪皇位,因此外戚藤原氏越來越受到天皇的信任。特別在出現幼帝即位的情況時,沒人能夠繼承天皇作為家父長的權威,作為幼帝母親的皇后便成為其監護人,而皇后為了確保天皇繼承權不致旁落,其最親近的力量莫過于自己家族中的家父長。但是,天皇在降低皇親對皇權威脅,暫時鞏固皇權的同時,也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經過“承和之變”后,隨著皇親的政治地位逐漸衰落和藤原氏貴族政治地位的不斷上升,出現了皇權弱化和外戚專權的現象,皇親的處境和天皇制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于藤原氏一族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同時通過巧妙利用與天皇聯姻以及不斷玩弄權術打擊皇親與其他氏族,因而獲得并長期壟斷攝政、關白二職,其私邸成為國政的中心,而朝廷反而變成虛設的儀式和典禮的場所,律令制度也形同虛設,皇權名存實亡。但攝關政治就其性質而言,并非國家統治體制的轉換,而只能算作是古代天皇制的一種畸變政治形態。

    后三條天皇是自宇多天皇以來170年間,唯一一位非藤原氏皇后出生的天皇。后三條天皇即位后結合各方反對藤原氏的勢力,通過太上天皇身份控制朝政。后三條天皇之子白河天皇為對抗藤原氏,模仿其父讓位后,通過建立新的權力機構、提拔賜姓皇親、實行“知行國制”、組織武裝力量、提升“乳母”的地位等,以太上皇身份執掌朝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君主。與此同時,天皇則被“皇太子化”,即構成王權的中樞由“天皇——皇太子”,變成了“上皇——天皇”。雖然此后攝政、關白繼續存在,但已有名無實,藤原氏也從此走向衰弱。院政雖然成功地壓制住了藤原氏的勢力,但其實質同攝關政治一樣,也是古代天皇制的畸變形態。此外,院政的出現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如使莊園的獨立性更強,加速了中央集權制度的瓦解;導致社會秩序十分混亂;使得佛教勢力得以擴張;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趨復雜化和尖銳化;天皇始終沒有掌權等。以上錯綜復雜問題的發展,最終使日本進入通過軍事手段決定政權歸屬的“武者之世”。

    (作者系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章林)

    【責任編輯:王晗】
    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