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九年匠心打磨,穿越中國山川湖海,傳承千年本草文化,鑄就當代熒屏版《本草綱目》。由廣東衛視原創的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秘境神草》第四季震撼歸來,4月8日起逢周六晚9:10全國首播。本季節目沿著八大江河流域,尋覓30多味珍稀藥草,探訪21戶采藥人家,以無比鮮活的影像表達,極致展現中國之美、本草之奇,并對蘊含在中醫藥古籍中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價值,進行了可視化、故事化、直觀化的藝術轉碼,年輕態“魔法”讓千年本草文化“活”起來。
一、重塑本草文化之美,探尋30多味珍稀藥材,“魔法”讓千年本草文化“活”起來。
中國本草文化自五千多年前起,就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特別是近兩千年以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本草綱目》《晶珠本草》等多部醫學典籍的問世,凝集了無數古人的心血和智慧,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自主原創的資源,既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又是豐富世界醫學、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組成。
但是,如何讓千年本草文化“活”起來?縱觀紀錄片《秘境神草》第四季七集+《無人之境》,共計9集,每集五十分鐘,以《瓊草》《瑤枝》《幽根》《野疏》《塊莖》《奇花》《古藤》為主體,以衍生紀錄片《無人之境》上下篇為外延,用國際化視野重塑本草文化之美,用故事化手段,見物見人見精神,跳脫了傳統教科書式說教手法和傳統醫藥健康類紀實節目的窠臼,在刷新觀眾們對中藥認知的同時,也鋪陳了一幅中國千年藥理文明的壯闊畫卷。
首先,充滿煙火氣,人情味。該片以一種特殊地貌、一戶普通人家、一味野生本草、一段人生故事為切入點,深挖采藥人與本草之間的故事。如第一集青藏高原雪峰瓊穆崗嘎,是一片凈土,也是世間的秘境。和睦的藏族金巴、索珍一家,擠牛奶、吃過早餐后,帶孩子采摘藥材,讓小貢吉見識大自然的饋贈。金巴和索珍,遇見凍原白蒿草,索珍說,他們家用它做香療植物,頭痛頭暈的時候,點燃一株,可以緩解。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找到最珍稀的獨一味,(藏語音譯其為大巴、拉布巴)葉蓮座狀,其花冠呈淺紫色、紫紅色。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采到后,媽媽帶著女兒高興跳起舞來,表達豐收的喜悅。
其次,充滿懸念。野生珍稀神草,生長在奇異的地形和綿延的高大山系。正因為稀有,能不能遇見和采到,是未知數。該片把懸念做足,始終吸引觀眾跟隨主人公在高山大川、懸崖峭壁、荒野溝壑、沙丘河灘探尋,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成為陪襯,尋找的過程,刺激驚險。
再其次,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如第二集格拉丹冬的藏族人遵循不過度向大自然索取的原則,江措和丹增哥倆在挖刺參,他們適可而止,遵循祖訓,挖少一點,呵護野生藥材資源,保持敬畏大自然。第三集中,在倫布崗日雪峰下,倫珠告訴經驗不足的加措,不能挖高原蕁麻的根,明年會長不出來的。采藥材,“不是錢的問題,藥材,是給需要的人?!比绲诹聭c縣人梁亞西告訴侄子不要把巴戟天全挖掉,要保留大部分,填土掩埋讓它繼續長。
再再其次,把藥理知識巧妙自然表達出來,節目通過采藥人父與子、師傅和徒弟、丈夫和妻子、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等邊采藥、曬藥、篩藥,制藥、邊傳授藥理知識,讓活在醫學典籍里的干姜、石豆蘭、高山柏、羊肚菌、點地梅、蕁麻、獨一味、金露梅、青海刺參、紫菀等30種野生本草躍上熒屏,巧妙展現本草的藥物屬性和醫學妙用,不僅為后世中醫藥研究存留一份生動的影像素材,更為傳承中國傳統本草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二、用生命在絕境拍攝本草故事,理性記錄與感性講述相融合,鑄就當代熒屏版《本草綱目》。
本季創新點睛之處在于,繼續深入挖掘往季沒有深入到達的地域,節目沿著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珠江、黨河、黑河、額爾古納河等八大江河流域,包括云南、甘肅、西藏、重慶、四川、青海、貴州等省(自治區),從亞熱帶到亞寒帶、從海拔幾十米到海拔六千多米,深入喜馬拉雅山脈、貢嘎山脈、岡底斯山脈、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三江源、甘肅戈壁、內蒙古草原等地,帶觀眾身臨其境、荒野“求草”,采擷鮮為人知的稀有本草植物。換句話說,就是用“踏破鐵鞋的硬功夫拍出了本草美"!惟有走得更遠,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找到道地的好藥材。
鏡頭背后,隱藏著一群“不要命”的紀錄片匠人??倢а輩螎u,被業界稱為“荒野導演”,拍攝過程中,團隊成員數次面臨生死考驗!高山缺氧、野獸襲擊、雨雪困阻、迷路斷食、荒野求生等等,但為了拍攝最飽滿的畫面和最佳的珍稀藥材,他們從未妥協于紀錄片文化價值與藝術表達的高標準,而是用腳步丈量萬水千山,以匠心打磨文藝精品,歷經千險萬阻,遍訪人間秘境,其中不乏古代醫學家、探險家未曾涉足的地方。從而為后世植物學家、地理學家、藥用植物研究者,以及本草文化的傳承發展,記錄下一份沉甸甸的視頻檔案。
理性記錄與感性講述相融合,讓中醫藥走出‘秘境’,延續刷新了千年中華本草的文化脈絡和歷史圖譜。該片將‘國家地理’和‘東方本草’兩大概念相結合,通過理性平實、娓娓道來的方式,以采藥人的足跡和采藥、用藥背后的故事為線索,將神奇壯美的地理奇觀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穿插其中,徐徐鋪開,層層遞進地呈現新時代綠色發展、生態和諧理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不斷擦亮中醫藥這張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名片,努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和中醫藥的核心競爭力。
鑄就當代熒屏版《本草綱目》。用九年的執著,成就了四個季的《秘境神草》,拍攝了珍稀神草數百種,拍攝了采藥人的故事近百個,其規模之宏大,系列之洋洋大觀,《秘境神草》堪稱電視版的當代中草藥大百科全書,并當之無愧!讓冷門的本草采藥人和野生珍貴植物的故事走入普通大眾人心,真實感人,堪稱良心之作!
三、窮極視聽之美,打造中醫藥文化名片,打造紀錄片扛鼎之作。
用鏡頭向觀眾呈現地球的曠世之美,以史詩般大片的畫質呈現圣潔的冰川、金黃的金露梅、火紅的野果、斑斕的山野、巍峨的山脈、黑白花紋雪豹、跳躍奔跑的藏羚羊……該片美輪美奐。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祖國山川的壯美和神草魅力。采用延時攝影、動畫、顯微攝影、水下攝影、無人機航拍等多種拍攝方式,全景航拍浩渺大地,微觀聚焦一草一木,充分展現了本草的怒放或結籽結果的時刻……在美如畫境的沉浸式視聽影像中,觀眾足不出戶就能坐覽中國萬里山河,畫面的每一幀都可以截圖當作屏保!堪稱最精美的中國珍貴本草國家相冊!
“好看并有趣”是該紀錄片創作的一大特色。好看——極致震撼,是該片畫面之美產生的核心張力,有趣——是該片故事化敘事呈現的特點。讓每個故事都落在有趣的看點上。無論是多角度領略雄偉高山的巍峨壯闊,展現廣袤草原的美麗風光,還是探尋峽谷深處的神秘傳說,講述幾代采藥人堅守不過度索取自然資源的溫情故事,通過蒙太奇流暢切換,配以動聽的音效,呈現出了令人陶醉的詩情畫意和煙火氣與人情味,讓觀眾在大飽眼福之余,心靈得到治愈。
“破次元壁”融媒體傳播, 全面推廣,廣東新聞、荔枝網、省級與地市級媒體共同發力,分別在首頁推廣專位、熱文推送、特設專欄等進一步提高了傳播力度,微博、微信、短視頻、新媒體、H5等形式推介,打破圈層,跨圈層傳播,多維度落地。在電視端、短視頻端、微博端、微信端等等收割流量,話題數億,口碑極佳。節目不僅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探索、中國國家旅游、星球研究所等多家文旅垂類媒體點贊,還得到人民日報客戶端首頁熱點推薦、新華每日電訊、視聽中國轉發,節目相關話題#網友鏡頭里的中國 更是沖上抖音、快手熱搜榜全國前三?!睹鼐成癫?》節目短視頻抖音同城熱榜上榜達80個小時。
打造亮麗的中醫藥文化名片,徹底扭轉了人們對中醫藥的枯燥難懂冷門生僻的印象,把冷門變成了熱門!可以窺見廣東衛視對中華文明的價值深刻認知,締造大文化傳播的強大能力,和在新時代背景下勇于承擔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打造紀錄片扛鼎之作,第四季《秘境神草》緊緊抓住中華珍稀神草在歷史、傳說、民族心理和當下傳承等層面的脈絡進行故事化呈現,以民族文化自信與審美自覺的高度、大音希聲的哲學思辨精神、舉重若輕的敘事風格,在描繪中華草藥文化版圖的同時,向世界呈現中華大地獨特壯麗的地理形態、民族風貌,從而堅定文化自信,成為國家典藏的新時代紀錄藝術精品。(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