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鬧端午,龍船下水打爛鼓”
這個端午節,各地龍舟競渡、鼓聲激昂,再次點燃人們對中華傳統水上運動的熱情。相對于火熱的龍舟賽短視頻,廣西平陸運河啟動的新聞則要低調得多。要知道,這可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條通江達海運河工程,或者說:時隔千年,中國又開始修大運河了!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標志性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平陸運河在今年5月23日全線動工建設。
全長134.2公里的平陸運河起點位于廣西南寧橫州市平塘江口,沿欽江在欽州進入北部灣,按內河一級航道標準建設,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為8900萬噸。未來以發展航運為主,結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態環境等。預計工程總概算超過700億元,2026年底完成主體工程。
陸運河建成后,將連通(珠江上游)西江航運干線與北部灣國際樞紐港,開辟西部地區南向水運出海新通道。不僅支持廣西的發展,也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西江中上游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比從珠三角出??煽s短內河航程560公里以上,因平陸運河建設吸引現有通道貨運轉移帶來的運輸費用降低每年可達52億元以上。隨著平陸運河全線動工建設,與之配套的一批鐵路、公路、物流園等基礎設施也加快建設,推動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未來會對西南區域多個省份的外貿經濟和內需貨運業務等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大力推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
就在新建平陸運河的同時,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還將重點推進湘桂運河、贛粵運河項目。
湘桂運河與贛粵運河,一條連通漢湘桂大通道,一條貫通浙贛粵大通道,將長江、珠江兩大水系連成一體,覆蓋廣東、浙江、廣西、湖南、江西等省份。這兩條運河貫通,將為長三角、珠三角擴大經濟腹地服務。
另外,中國第一大運河——京杭運河,也正重獲新生。
2022年4月,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集中補水,連接5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貫通。
日前,作為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之一,京杭運河二通道完成主體建設,開通在即。
同期,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擴容改造工程正式動工。根據規劃,到2025年,683公里長的京杭運河江蘇段,將實現兩千噸級船舶全線暢行。
在此之前,京杭運河山東段濟寧以南已實現二級航道通航,2000噸船舶未來有望通過運河直抵長江,山東內陸腹地得以“通江達?!?。
這里順便科普一下,我國內河航道共分為七級,最高為一級,可航行3000噸及以上船舶,目前只有長江、珠江干線達到這一水平;二級航道可通航2000噸及以上船舶,也就是京杭大運河未來的建設目標;三級航道可通航1000噸及以上船舶,三級航道尺度的最低標準為水深3.2米、底寬45米。
按計劃,在不遠的將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南段,將重新變身“黃金航道”,成為僅次于長江、珠江干線之后的第三大內河“黃金航道”。
而運河沿線的京滬第二高鐵也已經陸續進入建設階段,京杭大運河沿線的21地市,有望重回歷史高光時刻。
我們知道,自晚清漕運沒落以降,在鐵路、公路、航空激烈競爭之下,京杭大運河日趨邊緣化,尤其黃河以北段長期斷流,影響中國千年歷史的大運河不復歷史榮光。曾經因運河貿易叱咤風云的歷史名城,如揚州、淮安、濟寧、滄州等,逐漸被新崛起的沿海城市超越。
未來,京杭大運河再次貫通,雖然不再是大國最重要的交通生命線,但對于南北物流,尤其是對于沿線城市,還是會帶來巨大利好。
那么,既然中國交通已經進入高鐵時代,為何還重提建運河呢?
究其根本,水運太便宜了,內河航運資源不容浪費。
根據專家測算,內河航運的成本,僅為鐵路運輸成本的1/2、公路運輸成本的1/8。
用地理教材上面的話來說,水運具有運能大、單位運輸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比較優勢,更適合煤炭、鋼鐵、工業產品等大宗貨物運輸。
從國際橫向來看,我國內河固定資產投資僅為2%,內河航運貨運量僅占全國的8%。與之對比,德國內河航運貨運量占全國的28%,美國占15%。
中國內河航運有條件、有潛力。但過去一百年,中國人幾乎忽略了內河航運的建設。按照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0年交通運輸行業統計公告》中,2020年中國內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4億,增長了14.8%,但這只占全國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的2.02%,是鐵路投資的9.0%和公路投資的2.7%。多年里,內河投資占比基本都少于2%,而內河航運的優勢恰恰反應在只用2%左右的投入,作出了8%的貢獻。
近年來,隨著國內大循環戰略的橫空出世,加上基建補短板、穩經濟的需求,內河航運終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日前發布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科學論證和有序推進內河航運發展,鞏固長江黃金水道、珠江、大運河黃河以南段等航運主通道。顯然,當內河航運重回高光時刻,一眾內陸城市有望再次起飛?;蛘哒f,內河港口之于內循環的意義,并不弱于沿海港口之于國際大循環承擔的角色。
當然,無論是古代的京杭大運河,還是如今新建的三大人工運河,任何運河工程的建設都耗資巨費,若無可與之匹配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往往不會輕易動工。而中華民族又是敢于創造奇跡的民族,戰略上認清的事情,就一定會堅決推進下去。就像賽龍舟,將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團結奮斗、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