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吳彥鵬  >>  正文
    與《國家地理》一起消失的報刊亭
    吳彥鵬
    2023年07月02日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宣布,解雇了最后一批共19位專職撰稿人。同時,這本月刊的紙質雜志,明年起將在美國街頭報刊亭停售。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國家地理雜志總部位于華盛頓,對科學和自然世界進行了135年的調查報道,如今進入了另一個困難階段?!?/p>

    這次調整是因為該雜志所屬的迪士尼公司裁員。而迪士尼裁員是為了進一步削減成本,涉及旗下娛樂、迪士尼樂園等多個部門。調整之后,《國家地理》的稿件將由自由撰稿人和留下來的少數編輯完成。

    《國家地理》在世界范圍內都頗具影響力。雜志創辦于1888年,由華盛頓國家地理學會發起。公開信息顯示,該雜志提供多達43種語言內容,覆蓋了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共計約7.3億讀者。鼎盛時期的《國家地理》月發行量曾經高達650萬冊。如今,它的官方ins賬號的粉絲有2.8億,旅行子賬號粉絲數也有近5000萬。

    可以說,《國家地理》雜志曾經是全世界很多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尤其是雜志提供的充滿美感和張力的攝影畫面,記錄了過去130多年人類的歷史。

    比如1969年12月的封面“首批登月探險家”,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宇航員畫面,是阿姆斯特朗拍攝的,這也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迄今最重要的照片之一。

    1978 年 10 月號的《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是大猩猩 Koko 用 Olympus 相機自拍的一張照片。據說Koko 能掌握超過 1000 個手語動作,也能理解 2000 個英語單詞,他還懂得使用小型機器如收音機和相機。2018年6月,46歲的Koko在睡夢中去世。

    再比如,在《廊橋遺夢》電影中,那個男主角就是供職于《國家地理》雜志,給人留下了印象深刻。

    但無論如何,這本雜志還是無法抵抗紙媒體衰落的洪流。

    2015年以來,公司進行了一系列重組。先是由21世紀??怂构精@得了多數股權。2019年從??怂菇灰椎降鲜磕崞煜?,如今又遭遇到迪士尼裁員。

    由于《國家地理》的影響力很大,本次裁人、轉型的消息很轟動,甚至被一些媒體誤傳為:《國家地理》紙質版將???!

    對此,美國國家地理緊急辟謠,解釋“裁員??钡南⒉粶蚀_消息,

    第一,關于裁員 :只是英語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內容部門裁去19名內部全職作者,轉為外部簽約的兼職作者。他們說,這不會影響英語版《國家地理》雜志及跨媒體內容的輸出數量和品質。

    第二,關于??褐皇峭V褂⒄Z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印刷版在美國報攤渠道的銷售,讀者仍然可以通過網絡、郵寄等各種渠道訂閱印刷版及電子版雜志。

    即便如此,各國讀者還是感慨萬千。很多人表示:這可是《國家地理》??!時代終究還是變了。

    隨著《國家地理》這種大眾平面媒體的撤出,報刊亭也逐漸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義。

    曾經,一座座報刊亭就是城市街頭的靚麗風景線,它們矗立在十字路口、公交車站、地鐵通道等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許多趕路人往往會為它停下腳步,駐足觀望。

    對于下班回家的人來說,買一份晚報是最好的消遣;對于長途乘客來說,一本雜志是最好的解悶工具。

    很長一段時間,報刊亭和讀者之間獲得了美好的雙贏局面,經營者解決了就業、提高了收入,讀者打開了連接世界的渠道。

    不過移動互聯網流行以后,人們的消遣方式和獲取消息的渠道已經改變,報刊亭也只能隨波逐流,如今,即便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也已經很少能見到報刊亭的影子。

    據資料顯示,從2008年至2012年底,全國共拆除郵政書報亭10468個。2013年4月,鄭州關停了所有報刊亭,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報刊亭的省會城市。

    即便“幸存”下來的報刊亭,也正在逐漸舍棄專屬于它的文化功能,在零售雜貨上謀生存。本該掛滿報紙、雜志的中心位置上,已被零食、玩具、飲料等替代?,F實中的報刊亭逐漸成了一個雜貨鋪,曾經的報刊亭成為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責任編輯:吳艷鵬】
    媒體人,科普作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