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糾糾、氣昂昂,毅然走上抗美援朝戰場。在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姑涝瘧馉巶ゴ髣倮?,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偉大的抗美援朝斗爭的正義性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干涉朝鮮內戰的決定,并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1950年10月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使得朝鮮戰爭迅速由內戰演變成為侵略與反侵略的國際性局部戰爭的危險。值此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領下進入朝鮮戰場。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動用了除原子彈之外當時所有的新式武器,甚至還實施了細菌戰。
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交戰雙方力量對比極其懸殊。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武器裝備、戰場控制、保障條件等多方面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大的抗美援朝斗爭的正義性。經過這場朝鮮戰爭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不論多么強大,如果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這一戰,再次向世界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充分展示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堅定決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國政府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維護和平,一刻也沒有放棄維護和平的努力。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警告美國:“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本驮邴溈税⑸l布全線向北推進命令的第二天,周恩來再次鄭重指出:“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敝袊淮未尉?,美國始終置若罔聞。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敢不敢、能不能迎戰?中國要不要出兵?“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比绻怀霰?,和平發展的國內環境難以保證,國際正義世界和平將受到嚴重威脅?!拔覀兊纳砗缶褪亲鎳?,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后退一步!”對祖國和人民深沉的愛,是志愿軍將士的精神支柱。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今天,中國共產黨正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而是堅定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自2008年以來,中國海軍已經派出了44批護航編隊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事實證明,中國一貫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推進國際維和事業。中國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國際上,中國被廣泛贊譽為“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銘記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要更加自覺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中國堅持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的決心意志不動搖,作為當今世界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將一貫秉持以和為貴理念,與國際社會一道共謀和平、共護和平,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
全球化智庫(CCG) 特邀研究員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 陳新光
2023年7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