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王 鵬  >>  正文
    釋放數據價值,創新發展模式: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的初步思考
    王 鵬
    2023年08月25日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數據要素已逐步融入企業發展進程。通過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創新發展模式,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從土地財政的背景出發,探討落實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可行性,形成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的發展模式轉變的探索思路。

    土地財政的歷史與困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和資源紅利的釋放,經濟呈現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各類要素加快向城市聚集,實物資本和人力資本在城市的快速積累。同時,地方政府通過對土地資源和公共物品供給的控制,不斷擴大收支規模,加速發展紅利的釋放,而土地財政正是這一時期地方政府擴張的產物。具體而言,土地財政是指伴隨財政體制改革和快速城市化進程而出現的政府收入對土地的過度依賴現象,突出表現為以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為主的土地資產性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中占比過高。在過去一段時期內,土地財政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一方面緩解了地方政府的財力緊張,另一方面也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力的資金支撐。

    然后,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土地財政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和需求,土地財政面臨的困局也日益凸顯。首先,土地財政的模式導致中國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日益嚴重。其次,土地財政模式導致中國產業結構、收入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協調,加重了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失衡。最后,中國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使得地方財政風險以及融資活動等可能加大了相應的金融風險。因此,要解決土地財政所帶來的歷史問題,需要我們轉變發展思路,充分釋放數據的內在價值,通過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可行性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產業規模較大,并呈穩步增長態勢,為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2023年8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報告(2023)》。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超四成,也就是接近50萬億元的規模。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有助于創新數據財政發展模式。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此背景下,新產業和商業模式將會圍繞數據要素的采集、開發、流轉和交易進行不斷發展,并持續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因此。通過充分發揮我國數據存量優勢,加強產業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推動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資本-資產-資本”的探索周期,從整體有助于構建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大幅提升我國數據財政的創新競爭力。

    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相關政策不斷完善

    目前國家正不斷完善與數據財政相關的政策,為數據財政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數據要素和資源的認定、分類和評估,直接影響數據財政實行的成效。因此國家目前從多維度推行相關政策,不斷促進相關政策的全面性和完整度。

    首先,相關政策明確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主體性。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5項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出綱領性建議,并首次提出數據作為生產要素。

    其次,相關政策區分了數據的分類體系和授權制度。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建立公共數據、個人數據、企業數據三類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制度,并提出了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支產品的運行。

    最后,相關政策明確了數據作為一個數字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有望成為企業報表及財政等收入的重要支撐。2023年8月21日,財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此規定明確了適用范圍和數據資源會計處理適用的準則,以及列示和披露要求,并自2024年1月1日開始施行。在此規定中,內部使用確認為無形資產,外部交易為存貨。而在之前,大部分企業將數據要素計入費用,今后數據資源計入資產,將會降低企業費用。通過推行數據資源“入表”,不僅有效推動數據要素確權、定價、交易流通和收益分配的進展,而且能夠推動數據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撐。此外,此舉有助于挖掘數據要素的內在價值,讓數據要素發揮更大的效用,對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非上市公司的估值產生有利影響。

    在未來,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會隨著數字經濟產業、數據要素的發展和變化進行不斷完善,在數據的確權、定價、交易和分配等板塊不斷細化,有力促進數據要素價值的釋放,促進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落實。

    相關企業已開展數據資產化創新模式試點工作

    數據資產化是實現數據價值核心環節,目前已有一些試點單位開展了數據資產化實踐,數據財政實施提供了實踐思路,為未來企業大范圍進行實踐提供了借鑒和示范作用。2022年10月,開運聯合集團的商業航天數據于當月在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資產的登記。作為首批參與《數據資產評估》的企業,開運聯合公司對商業航天的數據資產化發展起到了先進的示范作用?;跀祿Y產評估成果,開運聯合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通州分行進行資產性貸款合作并簽訂合作意向書,此次合作標志著數據資產評估在金融場景的落地。

    2022年10月12日,北京銀行采用羅克佳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資產質押,成功落地首筆1000萬元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貸款。此項成功實踐是北京銀行積極探索金融手段賦能數據資產認定,不斷完善數據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成功案例。而近日,深圳數據交易所攜手光大銀行分行,協同數據資產登記確權、數據質量評估、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數據合規安全評估等權威第三方服務機構,通過數據產品合規審核上架、數據商資質審核機制互通、數據資產定價估值等業務進行深入合作,成功落地無資押數據資產增信貸款項目業務。首批數據商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光大銀行深圳分行授信審批并成功獲得1000萬元授信額度,并于2023年3月30日順利放款。在這一案例中,通過對數據資產進行確權和定價,有效降低了科技企業的融資難度,為數據資產入表提供了前沿的實踐案例經驗。

    總體而言,相關企業在數據資產化的順利創新試點,勢必對于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深入推行大有裨益。在未來,隨著相關企業數據資產創新實踐不斷增多,此類試點有望不斷增長,并且在規模上都有較大提升,為數據財政創新模式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的探索思路

    推動“三權分置”背景下數據財政試點工作

    要從土地財政轉變為數據財政,首先要在三權分置背景下做好相應試點試行工作,加快數據財政制度落地。在土地財政中,土地要素是土地共有、使用權可以進行出讓。而在數據財政中,數據要素則是淡化所有權,實行數據產權的結構性分置。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數據二十條”中,提出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健全數據要素權益保護制度。在此背景下,相關試點工作應在企業和各單位緊密圍繞三權分置制度結構展開,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試點運行。同時,試點工作應著力推進合規工作的展開,防范數據風險,加強數據安全,從整體上提升數據財政創新模式試點工作的全面性和專業度。

    健全大數據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建立健全大數據相關的基礎設施,有助于為數據財政提供基礎保障。數據資源只有通過確權、定價、交易流動才能轉變為數字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價值。同時,數據資產能夠通過金融創新進入資本市場,將提升數據要素的利用效率,促進數據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的最大化。

    對于大規模和常態化的數據交易,數據要素轉化和市場化流通離不開數據交易平臺的搭建和運行。自2014年以來,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建設數據交易所速度加快,其交易規模呈爆發式增長。2015年,我國建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率先開展數據流通交易模式。2021年3月31日,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宣布成立。2023年8月15日,上海發布《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動數據資產化評估及試點,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引領下,探索形成以上海數據交易所場內交易為紐帶的數據資產評估機制。

    在未來,應加快數據交易所在全國范圍的定點建設,不斷提升數據交易所的發展規模和

    交易能力,持續提升數據交易所的創新力和運行力。此外,應不斷豐富和完善數據交易所的產品,加強數據交易所合規風險控制,持續推動數據交易所的創新性、專業性和合規性。

    加強專業化科研機構部門的交流與合作

    通過加強專業化科研機構部門的交流與合作,有助于提升數據財政專業化水平。數據資產的有效運用,離不開技術支持和制度建設。專業化科研機構能夠以系統化和全面性的角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舉措,促進相關法規和規定的完善,提升數據資產產業鏈完整度。因此,應不斷加強專業化科研機構部門交流與合作,提升數據資產行業產學研的效能,不斷完善數據要素評估、確權、入表、流通、價值分配的機制,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數據產業的專業度。具體而言,可加強專業化科研機構部門在數據財政方面的研究力度,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專題研究項目等形式,不斷加強對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研究力度。

    數據要素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和轉化,數據價值的充分釋放,有助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發展,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目前,與數據財政相關的產業規模、相關政策和企業試點都取得初步成效,為數據財政的創新發展模式提供了積極的借鑒經驗,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在今后,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繼續有序在三權分置背景下開展試點、健全大數據相關基礎設施和加強專業化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國數據財政專業化水平和能力,共同促進數據財政創新發展模式的全面高質量建設。

    【責任編輯:呂佳珊】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數據資產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南昌理工學院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