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財政部對外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明確數據資源的確認范圍和會計處理適用準則等,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稌盒幸幎ā愤m用于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存貨等資產類別的數據資源,以及企業合法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但由于不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資產確認條件而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相關會計處理。從2024年起,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根據數據資源的持有目的、形成方式、業務模式,以及與數據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等,對數據資源相關交易和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暫行規定》一經發布,市場反應非常強烈,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科研機構聞風而動;大家紛紛開始加緊研究;市場預期非常良好。然而,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和問題。
一、展望數據資源入表給企業帶來的新機遇
《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的發布,標志著備受業內關注的數據資產“入表”正式落地。這一重要新規進一步明確了數據資源的資產屬性和相關會計處理,將有力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企業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管好用活數據資源,更好開拓發展空間、提升核心競爭力,把握住資源入表給企業帶來的新機遇。
??首先,數據資源入表作為外部推動力,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入表的前提是進行全面的數據治理,包括數據質量評估和價值評估。此舉促使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得不進行數據治理,從而強化其數據基礎。曾經有許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猶豫不決,甚至抵觸轉變,主要源于數據治理的困難。然而,如今會計準則的變化使得數據入表成為必要,這將無疑推動企業不得不著手進行數字化轉型,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通過數據資源入表,大量企業得以有效梳理其相關數據資源。這一過程使企業清楚地區分出自用數據與可加工數據,進而將后者轉化為有交易價值的產品。這種精煉和加工豐富了數據交易的場景,孕育了更多有價值的數據產品。這對于數據的價值最大化和數據交易的促進具有重要作用,也為企業的營收創造了新動能。
第三,從入表的角度來看,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入表相當于擴大了其財務報表范圍。這種擴表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業績表現,增強公司市值管理和票面價格。對于非上市公司,入表有助于提升企業估值,更好地實現潛在價值的挖掘。同時,入表還為企業獲得多元化金融服務提供了契機,例如發行債券、獲得銀行授信,甚至參與未來可能出現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這將有力地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其獲取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二、分析數據資源入表可能會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暫行規定》為數據資產入表提供了指引,并為基于數據資產的衍生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意義上的數據資產管理打下了重要基礎。隨著數據資源入表帶來的機遇,同樣也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的問題和挑戰。
首先,企業可能面臨自身數據治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在數據資源入表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大量財務從業人員而言,缺乏足夠的數字化素養和對數字化業務的理解。他們可能不熟悉數據資源和數據要素,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能力來進行現有大量數據的盤點和整理。這種能力不足可能導致入表工作難以勝任,從而使企業面臨實施難度的巨大挑戰。未來的增量數據的處理同樣面臨著問題,由于對數字化業務的陌生,企業可能無法即使有效地進行數據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很大程度限制了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即使企業進行了數據盤點,自身數據質量不佳的情況也可能成為問題。因為數據價值具有無限性,不同與其他實物資產,數據資產可以被無限使用,所以其價值難以估算。數據治理不善或者評估不精準,可能無法準確反映企業所擁有的數據資源,影響評估和價值發現。這種情況下,雖然入表完成,但數據的準確性和質量問題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或者高昂的機會成本。
第三個潛在難題涉及數據泡沫的出現。在數據資源市場未完全成熟的階段,許多金融或其他非專業人士,甚至別有用心的利益團體,可能會迅速涌入其中。他們的涌入可能會導致炒作概念,從而形成大量的數據泡沫。尤其是在與金融衍生品相結合的情況下,這種泡沫的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這樣的市場氛圍可能使得原本有潛力的數據資源被高估,引發過度投資和超預期波動。當這些泡沫最終破裂時,將會釋放出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進而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應對數據資源入表的問題和挑戰
面對數據資源入表政策伴隨而來的問題和挑戰,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決方法來應對,以確保數據資源入表能夠為企業帶來最大程度的益處。
首先,需要通過制定標準來引領行業發展。各主管部門、科研機構以及行業協會應迅速合作,團結一致,制定更為細致的指引,以適應不同行業和領域的需求,給各行各業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細分標準。不同行業和領域的特點需被充分考慮。這些標準應當具備靈活性,以便適應不同企業的需求和情況。無論是律所、券商、審計、會計、還是科研機構等專業機構,應共同參與制定標準和指南。為行業提供明確的指引,為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其次,依托專業化機構來提供支持。企業可以尋求專業化機構的協助,完成相關的入表工作,包括數據治理、數據要素整理以及數字化咨詢等。尤其對于企業自身難以完成的任務,如數據質量評估,可以尋求審計公司、估值機構和法務等專業機構的參與,共同為企業提供專業支持和咨詢。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充分尊重專業化機構的專業知識,與其緊密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第三,通過培訓來提升企業內部人員的能力水平。針對存量數據,培訓和培養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是至關重要的??梢酝ㄟ^培訓課程、評估和證書的方式,提升這些人員的能力水平,使他們具備數據資源入表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對于增量數據,也需要對會計、審計、公司財務等相關專業領域進行調整和豐富,這包括課程內容和考試標準的調整,如CPA。最大程度豐富知識結構,以確保專業人員具備適應新形勢的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