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向誨人不倦的師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陳新光
    2023年09月09日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今年的第三十九個教師節也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第一個中國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學莫重于尊師”。自古以來,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拜師是古代新生入學禮的必要環節。據《禮記》記載,新生進入學堂,首先要雙膝跪地叩先師孔子的神位,然后向老師叩拜,并贈送帶有寓意的芹菜、桂圓等束脩六禮。到了唐代,拜師禮被歸入國家官方禮儀典制。在清代,國子監學生初見老師要“自東階升堂”。因為在古禮中,東階為下為卑、西階為上為尊,并且還需行“三揖禮”。古人在日常學習中也十分講究敬師的禮數。春秋戰國時期的《弟子職》規定:在課堂上,“若有所疑,奉手問之”;若在路上相遇,學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師通過后再前行。還有不少名人尊師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最廣為人知的,可能要數“程門立雪”的典故

    實際上,古代也有“教師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孔子。在黃宗羲《與陳乾初論學書》中有記載:在漢代,每年孔子誕辰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祭拜孔廟,還邀請國子學、太學的經師入宮,統一宴請,“為飲食之客,席間詞賦其娛”。唐宋時期,不僅沿襲了祭祀孔子的禮俗,各地還會從學校的教師中選拔成績突出者,報送朝廷。獲“優秀”稱號的教師,會得到獎賞和激勵。到了清代,在孔子誕辰日這天,朝廷會給全國各個書院、學府教師“加薪”,成績卓著者還能“升職”,最高被授予八品職銜。據《帝京歲時紀勝》載,北京民間在當天“禁止屠宰,祭文廟,各書室設供,師生瞻拜”,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除了孔子,歷朝歷代還有不少名師受到追捧和歡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寫下千古名篇《師說》的韓愈也是寓教于樂倡導者。他主張“師其意不師其辭”,寫文章需“自成一家新語”,吸引了不少學子前來拜師學習。

    中國教師最受公眾尊重,排名位居榜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瓦爾基基金會(Varkey Foundation)編制的2018年《全球教師地位指數》(Global Teacher Status Index)覆蓋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對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進行排名,調查顯示,中國在全球教師地位排名中遙遙領先,81%的受訪者認同尊師重教理念,穩居全球榜首,而國際平均水平為36%。美國《華盛頓郵報》則注意到美國在該指數中表現不是特別好,在滿分100的榜單上僅以39.7分排名第16位。英國排名第16位,,高于美國、法國和德國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叭蚪處煹匚恢笖怠闭{查早在2013年就已經啟動,每五年發布一次相關報告。

    對于中國教師受尊重的原因,瓦爾基基金會創始人薩妮·瓦爾基(Sunny Varkey)在《金融時報》的文章中表示,在中國的教師節(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現在9月10日已經成為中國官方的教師節),學生們都會以不同形式感謝恩師,學生們總會在老師的姓氏后加上“老師”以示尊敬,向老師們贈送禮物,并向老師鞠躬致意。教師地位與學生成績存在直接關系,調查還發現,一半的中國家庭會鼓勵他們的孩子未來從事教師職業。調查顯示,連續兩屆位居榜首的同時,中國社會對于教師受尊敬程度的積極認知五年間持續上漲,由2013年的75%增至2018年的81%。瓦爾基基金會主席維卡斯·波塔(Vikas Pota)說:“在2013年第一次全球教師地位指數發布五年后,我們看到,中國再次位居榜首,這足以表明中國公眾對教師的尊重程度有多深?!?/p>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在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壯美畫卷中,1800多萬名教師組成了一支了不起的隊伍,他們兢兢業業,勇毅擔當,“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未來,一個肩膀挑著民族的未來”,支撐起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支撐著中華民族的教育強國夢想,書寫著樸素而厚重的篇章。在這支令人尊重的隊伍中,有希望“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的鄉村教師張桂梅;有用畢生精力踐行“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錚錚誓言的黃大年;有堅持求真務實、治學報國的衛興華;有一生秉持“教育乃我之事業,科學乃我之生命”的高銘暄;還有長期致力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推動全中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性改革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心懷熱愛,躬耕不輟,他們用愛與奉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

    強教必先強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對于建設教育強國至關重要,是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在這個光榮的節日里,期待更多“后來者”加入教師隊伍行列,報效桑梓、反哺社會。要繼續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堅守育人初心,深耕專業學識、提升教學水平,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要用知識和德行點亮萬千學子的人生夢想,用傳道授業解惑、勇挑時代重擔的生動實踐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內涵之義;要不斷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接續耕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穩步邁進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

    全球化智庫(CCG) 特邀研究員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 陳新光

    2023年9月9日

    ?

    【責任編輯:呂佳珊】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