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田赟宗  >>  正文
    世界需要“基辛格精神”
    田赟宗
    2023年12月01日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11月29日去世,享年100歲。

    美國基辛格咨詢公司29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令人尊敬的美國學者和政治家基辛格博士當天在其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

    這位“一生中的一半時間都在為美中關系工作”的百歲老人走了,兩國人民同聲嘆息。

    1971年7月9日,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松特使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執行代號為“波羅一號”的秘密訪問,尋求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也為尼克松后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破冰之旅”旅奠定了基礎。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訪華,尼克松總統在北京會見毛主席。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此后,多年來,基辛格關注中國,自稱專長是“認識中國的每一代領導人”,并對“中國思想和中國人民有濃厚的興趣”。10月24日,這位與中國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中國通”,甚至在接近生命最后時刻之際,在紐約舉行的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上,他還強調,中國和美國之間和平的關系、合作的關系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至關重要。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言:基辛格博士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中美關系的開拓者和建設者,他長期關心和支持中美關系發展,先后百余次訪華,為推動中美關系正?;鞒鰵v史性貢獻。中國人民將銘記基辛格博士對中美關系投入的真摯感情和作出的重要貢獻。

    毫無疑問,基辛格是冷靜的,也是務實的。

    基辛格的國際事務哲學面向現實主義或現實政治,強調國家利益,人們稱之為“基辛格精神”。

    在1960年代后期,基辛格準確地看到,完全依賴硬實力變得站不住腳。熱點問題頻發激發了各國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和妥協的欲望。他認識到這種轉變創造了新的可能性,使美國能夠結束越南戰爭,同時開始與蘇聯和解并與中國建立關系。

    在百歲生日前夕,基辛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目前中美關系和烏克蘭危機的擔憂。據《華爾街日報》5月26日報道,基辛格呼吁美國在對外政策中避免過度對抗和冷戰思維,并強調了對話、合作和平衡的重要性。

    “在如今多極的全球政治生態中,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這種務實的精神?!薄稌r代》周刊發表的《基辛格給當今世界的教訓》一文寫道。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美關系跌入低谷的原因是清楚的。無論是兩國相互依存的現實被漠視,合作共贏的歷史被歪曲,對話溝通的渠道被阻斷,還是以所謂“戰略競爭”的危險方式定義、影響中美關系,給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未來帶來巨大變數,究其根本還是美方對中國、對世界、對自己的認知出了偏差。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的兩個大國如何正確相處,中國早已給出了明確答案,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中美兩個大國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中美是選擇加強團結合作,還是挑動陣營對抗,將決定人類前途和地球未來。冷戰思維早已過時,中國不是前蘇聯,世界也不是以前的世界。模仿當年對蘇聯的遏制來打壓中國,希望通過“印太戰略”等地緣游戲來圍堵中國,注定是徒勞的。只有從冷戰舊夢中及早醒來,才能以冷靜、理性、現實的態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世界需要“基辛格精神”。

    從去年的巴厘島抵達今年的舊金山,殊為不易。中美雙方確立了“五個共同”的努力方向:一是共同樹立正確認知;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三是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四是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五是共同促進人文交流。這“五個共同”為中美關系澆筑了五根支柱,開辟了面向未來的“舊金山愿景”。中美應以舊金山為新起點,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呂佳珊】
    國際關系學院戰略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