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聚焦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強調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發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等新信號。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指引奮進方向。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IMF在10月10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速的基線預測值將從2022年的3.5%降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遠低于3.8%的歷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
而中國可以說是風景這邊獨好。2023年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分別增長4.5%、6.3%、4.9%,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態勢。平均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全年城鎮新增就業有望達1200萬人以上,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5%上調至5.4%,同時上調2024年增長預期。瑞銀集團、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也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指出,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貢獻全球增長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使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了堅實步伐。
如何進一步克服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取得更大的成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內容,外界一般解讀為處理好三組辯證關系,即“穩”與“進”、“立”與“破”、“謀”與“干”的辯證關系。
“穩”是大局和基礎,“進”是方向和動力。會議指出,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同時強調,通過經濟結構、發展質量、重大改革上的“進”來實現“穩”?!斑m度加力”的同時,強調“提質增效”。
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9項重點任務,“進”的要求貫穿其中。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二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三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五是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六是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七是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八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九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與“破”的辯證關系,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尤為重要。先立后破,兼顧的是當前與長遠。近年來,中國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的含金量更高、綠色成色更濃,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本次會議也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九項重點任務之首,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抓數字經濟、虛擬經濟,一定不要忘了實體經濟是基礎”。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后破、穩扎穩打”。今年再次強調,謀定而后動,無論是調整政策,還是推動改革,都要把握好時度效,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培育壯大增量來調整優化存量,不能急于求成、脫離實際,這對于新舊動能轉換期的中國經濟尤為重要。
最后是“謀”與“干”的辯證關系?!叭齻€統籌”是明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則。即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拔鍌€必須”是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關鍵在于抓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說,財政部門將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說,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將真正挑起大梁,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與會同志均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
12月6日,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談到“2024年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的新特征與中國經濟新亮點”時表示,2021~202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總體呈現下行趨勢。從整體來看,發達經濟體GDP增速維持在1.5%左右;新興經濟體維持在4%左右;中國則保持在5%左右。
RCEP、金磚國家、CPTPP等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趨于增強,亞太地區產業鏈地位日益提升?!坝绕涫?,2023年以來,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經濟體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p>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面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革,我們有信心和底氣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并積極參與和影響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這一強勁變革進程中。(田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