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制造業主戰場加快發展未來產業?!兑庖姟纷裱磥懋a業發展規律,從技術創新、產品突破、企業培育、場景開拓、產業競爭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發展目標。
《實施意見》表明,未來產業的發展態勢呈現出清晰的前瞻性規劃和全面布局。按照“技術創新—前瞻識別—成果轉化”的思路,《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動前沿技術產業化的發展路徑?!兑庖姟凡季治磥碇圃?、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這6大賽道及提出10大創新標志性產品,旨在推進核心技術攻關,精準洞察具備高水平技術突破和潛在產業化前景的技術創新,并推動先進科技成果快速落地及轉化為實際應用。在這些領域,我國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積累。比如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進展;而一些新興領域如腦機接口、6G網絡等也在快速發展中,有潛力在未來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這些方向和產品代表了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前沿和趨勢;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經濟價值,有望引領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此外,《意見》還明確未來的發展中心是培育新質生產力這一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對黑龍江的考察中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這一新理念,并強調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敝醒虢洕ぷ鲿h也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而《意見》的發布進一步明確了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引擎;體現出政府對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的高度重視,釋放出其將對未來產業提供強有力政策支持的信號。新質生產力的“新”,關鍵在于技術創新?!兑庖姟分赋?,要加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同時強化了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致力于培育高水平企業梯隊、打造特色產業鏈、并構建產品配套、軟硬協同的產業生態。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速轉型、結構調整階段,先前的刺激政策效應逐漸消退,改革攻堅面臨復雜挑戰,而基于低生產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見頂。在這一背景下,加速培育更為先進的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邁向新階段的迫切需要。
《實施意見》的提出,在核心技術、應用場景等方面也實現了突破?!兑庖姟饭膭钋把匦庐a業跨越發展,由龍頭企業牽頭成立科技創新聯合體,實現跨領域技術的交叉融合創新。比如在新材料領域,要切實推動新材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融合發展。對于研發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溫材料、新興功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而言,要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技術和產品水平。此外,還盯緊國內外發展趨勢,加強材料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頂尖技術,形成若干高水平、標志性前沿新材料企業和產品,打造新材料產業新亮點、新優勢。而在應用場景方面,《意見》指出要開拓新型工業化場景,圍繞裝備、原材料、消費品等重點領域,打造應用試驗場,促進未來產業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加速未來產業技術的成熟和市場落地,釋放新產品的“賦能”效應?!兑庖姟愤€提出要建設標志性場景,聚焦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制定標準化路線圖,研制基礎通用、關鍵技術、試驗方法、重點產品、典型應用以及安全倫理等標準,適時推動相關標準制定。
《實施意見》的出臺會對未來社會經濟產生多方面影響。對于企業而言,通過加大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投入、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行動,可以給企業提供充足的研發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更多投資早期項目、小型企業和硬科技領域,促進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這不僅為未來產業提供持續的資金保障,還能有效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在新賽道和標志性產品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的企業,以及一些在新興領域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前景的初創企業將有望成為《意見》發布后的受益方。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以及與之相關的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領域,也有望獲得政策支持和發展機遇。同時,未來產業也將面臨更大的科技創新壓力、市場競爭以及倫理和法律問題。隨著前瞻性方向和標志性產品的提出,只有能夠順應新賽道和標志性產品發展趨勢、搶占市場制高點的企業方能獲得更多機會。此外,隨著國家實驗室、創新聯合體等創新機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企業需要加大自身研發投入,積極參與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攻關工程,以適應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而通過全面布局未來產業,刺激未來制造、未來信息等新賽道的發展,以及構建特色產業鏈、推動產業特色化集聚發展,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產業鏈的附加值,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鏈。這對于提高供應鏈韌性,促進創新資源高效流通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實施意見明確了未來產業的六大方向和十大標志性產品,這將引導經濟結構朝著高科技制造、新型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健康醫療等領域升級。這有助于我國逐步減少對傳統產業的依賴,推動經濟朝著更加現代化、創新型的方向發展。
《實施意見》的出臺旨在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為我國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政策保障,為實現制造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