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張周項  >>  正文
    歐美的Dragon和中國的龍,有什么不一樣?
    張周項
    2024年02月04日

    在超市一聲聲的“恭喜發財”聲中和滿大街“喜迎龍年”的橫豎條幅映襯下,年味兒越來越濃了。

    農歷新年雖脫胎于中國傳統,卻早已成為全世界都在慶祝的節日。翻翻社交媒體,歐美各地民眾也在大規模慶祝中國新年,他們的領導人每到這個時候還要發表演講,Happy the Year of the Dragon的祝福到處都能聽到。

    且慢……The Year of the Dragon?

    2024年1月24日,游客在西安城墻上參觀游玩。今年城墻燈會將于2月2日至3月24日舉行。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 攝

    龍翻譯成英文確實是dragon,但同樣看到這個詞,英語受眾和我們在腦海里浮現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從神話傳說上看,歐美文學家想象中的龍是頂級怪物,擁有堪稱天花板的頂級戰斗力。雙翅一展開就能遮天蔽日,血盆大口一張就能噴出火焰。擁有這種技能的龍往往以惡龍的形象出現,飛沙走石為害人間,也特別喜歡從村民處搜刮財富囤積到洞里。歐洲神話里特別愛描繪這樣的龍,風靡世界的神話傳說《指環王》里就有條巨龍史矛革身形巨大,甚至由于常年睡在黃金珠寶堆里而給自己覆蓋了一身刀槍不入的鎧甲。

    所以歐洲神話中的勇士往往是屠龍者,干掉一條惡龍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取得財寶充盈自己的庫房,在眾望所歸中成為一片土地的君王。英格蘭《圣喬治與龍》中,惡龍要求人類獻祭人做它的食物,英雄圣喬治則拔劍斬殺了惡龍才獲得影響力,從而晉位英格蘭的守護神。

    更有甚者,擁有強大力量的英雄一旦受到邪惡力量沾染,自己也會變成龍。日耳曼神話《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王子法夫尼爾就因為貪戀財寶而殺害自己的國王父親還搶奪兄弟的財物,最終受到寶石詛咒而變成了巨龍,守著自己搶來的財寶過日子去了。還有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橋段“屠龍者變成新的巨龍”,總之歐洲神話里的dragon基本上沒有好東西。

    從生物學上來說,歐洲人想象的這種兩個翅膀四條腿的dragon更像是一種很高等很罕見的爬行動物。Dragon的頭很像蜥蜴,尖牙利爪和皮膚上厚厚的疙瘩鱗片也都能從恐龍和鱷魚身上找到原型。與中國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對應,歐洲有些神話本身就把蜥蜴和龍視為近親。

    其實生物學分類本來就把dragon往爬行動物上靠,鳥和龜鱉都是主龍類。聽起來嚇人,其實就是蜥蜴的后代……

    就這樣的dragon,是怎么跟我們的龍對應上的?這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嘛。中國神話中的龍也很強大,但其強大不一定在力量,而在于象征著祥瑞、和平與喜氣。中國龍是可愛的,當聽說葉公喜歡自己時,能從高高的天上降下去拜訪這位粉絲;中國龍甚至是需要上班打卡的,四海的龍王都有興風布雨之責,《西游記》里的涇河龍王因為違反工作紀律還被咔擦了。中國龍的強大,在道而不在力,與dragon不是一條道上的。

    翻翻歷史書,這個亂拉郎配的鍋應該誰背已經沒法考證了。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是,在鴉片戰爭后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寫的首部英漢漢英字典中,龍就和dragon互譯了。他也是首位把基督教圣經翻譯成中文的人,在他做的《圣經》中文版中,他把英文中的dragon都翻譯成了“龍”。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或許當時他考慮的是中西方傳說中最強大的生物互相對應?

    從那以后,在絕大部分場合龍和dragon都是互譯關系。電影《臥虎藏龍》英文名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無論如何,dragon和龍字并不直接對應卻被直接互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文化誤解,畢竟中國龍和西方dragon形象的建構千差萬別。

    其實在我們的東鄰日本,中國龍和西方dragon還不是一個詞。日語中有兩個概念都跟龍有關,一個概念是從中國傳入的兩個漢字“龍”或“竜”,另外一個是西方傳來的dragon音譯“ドラゴン”,有一定混用的情形但總體還是能區分開的。兩個漢字又有區分,龍常見于姓名,竜則更傾向于與dragon合流,比如恐龍在日語中寫作恐竜而非恐龍。從日語里也能看出,中國龍和西方dragon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國大陸以外的場合,也有人在表達時注意區分龍和dragon。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經火遍經濟學界的概念“亞洲四小龍”,英文表述就是”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在龍的英文表達問題上我們似乎可以更講究一些區分。

    這個區分也有現成的例子可以借鑒。龍的英文音譯叫loong,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叫Lee Hsien Loong,美國功夫巨星李小龍則叫Bruce Lee Siu Loong,loong作為龍的英文是沒有問題的,至少比dragon少了許多誤解。

    或許loong取代dragon做中國龍還需要時日,但支持的朋友們不妨先用起來。(張周項)

    【責任編輯:呂佳珊】
    中國日報高級記者。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