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王 鵬  >>  正文
    解讀《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構建基本制度框架,賦能綠色高質量發展
    王 鵬
    2024年02月20日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制定《條例》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發展的客觀需要?!稐l例》總結實踐經驗,全流程管理,重在構建基本制度框架,保障碳排放權交易政策功能的發揮?!稐l例》對于碳排放權的法律屬性有更加清楚的界定,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管理提供明確法律依據。這不僅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擴容和全國碳排放交易未來綠色發展,也有利于金融業務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延伸。

    國內碳交易市場的現狀

    碳排放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助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我國積極推進碳市場交易建設。

    (一)全國碳交易市場規模龐大

    目前中國全國碳市場覆蓋的碳排放量規模全球最大。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4.326億噸,累計成交額達242.1億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共納入2257家發電企業,累計成交量約4.4億噸。

    碳交易市場三大支撐系統運行有效

    經過多年發展,全國碳市場基本形成了“碳排放權登記體系和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兩大體系和“登記系統、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三大運行支撐系統的運行框架體系。碳排放權登記體系(企業的排放權登記、數據報送和監測)和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碳排放權的買賣和結算),共同構建了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框架,實現了碳排放權的有效交易與管理。

    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穩步推進

    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地啟動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工作。2017年12月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電力行業)》的出臺,標志著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完成了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2021年起,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開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于同年7月16日開市,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目前,我國已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和地方試點碳市場,配額市場和自愿減排市場、碳普惠市場并存的多層次碳交易機制。

    二、《條例》的工作重點

    構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條例》明確了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和交易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職責,碳排放權交易覆蓋范圍以及交易產品、交易主體和交易方式,重點排放單位確定,碳排放配額分配,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編制與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額清繳和市場交易等事項。

    明確監督管理體制

    《條例》明確,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監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為提升監管效能,《條例》還規定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加強對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全過程監管,并與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強化數據質量控制

    《條例》在法規層面清晰厘定了相關主體的責任義務?!稐l例》不僅強化重點排放單位單位如實報告碳排放數據義務、數據的原始記錄和管理臺賬保存義務以及相關法律責任,還進一步規定了技術服務機構的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稐l例》規定,重點排放單位委托技術服務機構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檢驗檢測、編制年度排放報告并向省級主管部門報送,

    省級主管部門委托技術服務機構核查年度排放報告。

    (四)數據造假處罰力度空前加大

    在懲處碳排放數據造假行為方面,《條例》加大了對在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檢驗檢測、年度排放報告編制和技術審核中弄虛作假的主體的處罰力度。第一,增加數據質量控制的規制對象。第二,罰款方式從區間罰款變為倍數罰款、顯著提高罰款數額,針對重點排放單位數據造假的行政責任。第三,增設行政處罰種類,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禁止從業和取消資質等方式。此外,《條例》增設信用記錄制度將重點排放單位等交易主體、技術服務機構因違反本條例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等信息納入國家有關信用信息系統,并依法向社會公布。

    三、影響和下一步實施策略

    首先,《條例》有助于推動形成碳交易市場全面高效的數據質量管理體系?!稐l例》明晰了權責劃分,一方面,確定了各方在數據管理中的職能分工,有助于樹立并調動責任主體意識和工作主動性;另一方面,形成監管協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銜接和順利推進,避免因權責邊界模糊導致的工作效率弱化、監管脫節等情形,形成全方位、全要素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數據質量管理框架,建立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

    其次,《條例》有利于碳交易市場健康發展與碳金融創新。第一,《條例》對于數據質量管理的要求,有助于推動碳排放數據質量的規范化和常態化管理,進而切實提高重點排放單位及相關技術服務機構在碳排放和碳資產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水平,有利于改善市場交易活躍度并促進形成合理碳價,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第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立法的推進會讓市場監管變得更加明確、透明,對碳金融的發展與創新有所助力。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將衍生出與傳統金融市場相似的新型金融產品,從而為資管機構提供新的投資機會?!稐l例》通過法律完善有助于構建起碳金融活動常態化,對于發揮碳金融的“活水”作用、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為貫徹落實《條例》、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未來重點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健全數據質量管理頂層設計

    全面梳理碳排放權交易相關規定,及時進行調整與《條例》不符的內容。對已經出臺的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等管理規則進行系統性修訂完善,切實保障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法律制度和管理體系的一致性。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動出臺數據質量管理專門制度文件,進一步細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數據質量管理的相關要求。

    完善數據監管基礎設施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專業性、技術性強,要有效實施監管,基礎設施的支撐非常關鍵。其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對于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動態監管,提升監管力度具有重要作用。有關方面將以《條例》實施為契機,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一方面,有關部門應根據《條例》規定,嚴格落實并強化監督機制,確保數據質量管理規范有序開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強化數據質量管理外部監督,加快管理平臺建設,提升監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形成監管合力。

    規范數據質量過程管理

    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推動實現監管重點的全過程管理,實現數據人工審核模式拓展至大數據智能化監管新模式。優化細化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流程,不斷提升數據質量及其管理工作效率,進一步發揮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控制的作用。

    【責任編輯:呂佳珊】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數據資產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南昌理工學院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