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該文件部署了6方面重點任務,明確了到2024年底,我國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育體系更加健全等年度工作目標?!豆ぷ饕c》的實施將加速我國數字化進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工作要點》的發布背景
數字素養” 的重要內涵
數字素養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涵蓋了人們在數字化時代所需具備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質。具體來說,數字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首先是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即能夠有效地搜索、篩選和評估網絡信息;其次是數字交流能力,包括有效地利用數字工具和平臺進行溝通和合作;第三是數字內容創造能力,即能夠運用數字工具和技術創造并分享內容;同時,數字安全意識也是數字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個體能夠識別和防范數字安全風險;最后是數字化問題解決能力,即能夠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這些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對于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推動數字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的必要性
當下,加快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對社會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首先,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已成為社會的必然要求,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是跟上時代步伐的關鍵一步。其次,加快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良好的數字素養能夠促進創新和創業,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同時促進社會信息化建設,推動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進程。第三,加快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有助于縮小數字鴻溝。當前,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可以縮小不同群體、不同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實現數字技術的普惠性和包容性發展。最后,加快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可以提高個人競爭力和生活質量。在數字化時代,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有助于個人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增強個人的社會參與能力,提升生活質量。
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把握數字時代帶來的機遇,《工作要點》部署了6個重點任務,包括培育高水平復合型數字人才、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支撐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拓展智慧便捷的數字生活場景、打造積極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以及強化支撐保障和協調聯動。
《工作要點》的重點任務
培育高水平復合型數字人才
在培育數字人才方面,關鍵詞“高水平”和“復合型”強調了數字人才所需具備的卓越能力和多元技能。具體來說,數字人才應具備以下特征:高水平數字人才在某一領域或多項技術領域內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技術能力,他們緊跟技術發展的前沿,具備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并能在關鍵技術和重大項目上發揮引領作用。而復合型數字人才不僅要精通數字技術,還要具備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將數字技術與所在行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推動業務創新和發展,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夠跨越不同領域進行有效協作。
這些要求主要來自于當前數字化時代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數據科學家和分析師的需求增加、智能化趨勢下的新工種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合作。
加快彌合數字鴻溝
在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方面,需要構建“數字無障礙環境”以解決其關鍵問題,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技能、提供經濟支持、消除文化和語言障礙,以及推動政策和法規支持。
此外,在實踐中,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如提供適合老年人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加強數字教育和培訓、提供數字輔助服務等。同時,不同行業也可以做出“溫度”,即提供關懷和人性化的服務,例如銀行提供老年人友好的網上銀行服務,零售業提供老年人友好的購物環境,交通運輸業提供老年人優先座位等。
除了群體間的數字鴻溝,城鄉間和區域間的數字鴻溝也需要有效彌合。這可以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數字教育和培訓、引導企業投資、加強城鄉和區域合作、關注特殊群體需求以及強化政策支持和監管等方式實現。
拓展智慧便捷的數字生活場景
首先,在數字公共服務方面,為了抓緊補短板,應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需要對現有的數字公共服務進行全面評估,識別出存在的短板和瓶頸,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優先解決對公眾影響最大、需求最迫切的短板問題。其次,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確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數字服務。此外,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簡化公共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例如,在政務服務領域推廣“一網通辦”模式,實現政務服務的在線化、便捷化。最后,在數字公共服務中應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隱私保護,確保公眾信息的安全和隱私不受侵犯。
其次,在重點生活領域,包括教育、醫療、交通、社保等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可以拓展具體場景。例如,在教育領域,可以拓展在線教育場景,如遠程課堂、在線作業批改等,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讓更多人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在醫療領域,可以拓展遠程醫療場景,如在線問診、電子病歷共享等,以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在交通領域,可以拓展智能交通場景,如實時交通信息查詢、智能導航等,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交通出行體驗和效率。在社保領域,可以拓展在線社保服務場景,如在線社保查詢、在線社保辦理等,以簡化社保辦理流程,提高社保服務便捷性。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所需條件
“硬性基礎”
通過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擴展數字消費需求空間,《工作要點》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對于企業來說,做好數字化轉型需要夯實以下“硬性基礎”。首先是技術基礎,企業需要建立穩固的技術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可靠的網絡連接,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以及靈活的云計算平臺,以支持企業高效進行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其次是數據基礎,企業需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包括數據采集、清洗、整合、存儲、分析和應用等環節,通過高質量的數據洞察市場需求,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決策效率。最后是人才基礎,數字化轉型需要具備數字化技能和知識的人才隊伍,企業應注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一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團隊,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持。
“軟性條件”
在夯實“硬性基礎”的同時,要滿足群眾對數字消費、數字服務的需求,企業還需要達到以下“軟性條件”。首先是用戶體驗,企業應注重提升數字產品和服務的用戶體驗,通過簡潔明了的界面設計、便捷高效的操作流程、個性化的服務定制等手段提高用戶滿意度。其次是安全性,企業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數據安全保護,確保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再者是創新性,企業應持續創新,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使用興趣。最后是品牌影響力,企業應注重品牌建設和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誠度。
《工作要點》為全面推進數字化進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支持,有力推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在2024年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