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田赟宗  >>  正文
    以高質量清潔能源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田赟宗
    2024年04月17日

    3月28日,為期三天的2024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北京圓滿落幕。本屆博覽會以“清潔能源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集中展示了眾多清潔能源新技術、新產品及應用場景案例,將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全新面貌呈現給了世界觀眾。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近年來,中國清潔低碳化進程也不斷加快,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前列,成為推動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新質生產力體系建設與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時代所需: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經濟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步入新世紀,環境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氣候變化、環境治理等問題也正成為撬動世界能源轉型乃至國際秩序調整的重要杠桿,“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

    全球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持續向縱深演進,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生物經濟、材料經濟等新業態、新形勢層出不窮,如何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健康發展相協調,共同煥發新活力成為了當下的時代之問。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這是對這個時代問題的進一步探索,也是新模式建成的必由之路。同樣,作為能源轉型之路的必然選擇,清潔能源對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都具有重要意義,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徹提供新境遇與新思路。

    成果卓然: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勢頭強勁,已搶占先機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為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在這場能源轉型競爭中,我國早早就開始謀篇布局。從最初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的能源政策到新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再到以風、光、儲、氫為代表的一眾清潔能源產業的配合搭建,形成了完整的“生產-運輸-消費-回收”的環保優化路徑,成為了托舉我國“綠色家底”的堅實力量。

    在青海、內蒙古、甘肅、四川、云南等地,清潔能源產業多面開花。其中,成績最為顯著的是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以及擁有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由長江干流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6座梯級電站共同構成的清潔能源走廊,新時代十年來,我國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超過35%,相當于少用了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了29.4億噸二氧化碳。

    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全年清潔能源發電量3190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8%。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6.4%,上升0.4個百分點。此外,截止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一年內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9年的120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743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呈高速增長態勢,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在世界各國加快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的浪潮下,中國憑借在新能源領域技術、裝備的全球領先地位等優勢,探索建立與國際產業經濟高度吻合的清潔經濟模式,不斷深化能源安全、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增進世界人民的福祉。

    意義非凡:高質量清潔能源是新質生產力體系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而在能源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實現“雙碳”目標,則必然引起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國家能源局3月22日發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堅持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放在首位、堅持積極有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依靠科技創新增強發展新動能、堅持以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為原則,鎖定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率穩步提高三大目標。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也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堅決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推動全球公平公正碳減排,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全面聚焦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協調發展與體系建構,科學統籌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行遠自邇,篤行不怠。作為繼往開來的新一代,我們不僅要秉承“一路向新”的創新理念,加快建立適應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體制機制,還要培育新生產要素隊伍,進一步打造生物制造、航空航天、物質材料、低空經濟等增長新引擎,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發展新賽道,突破現有產業固有窠臼,助推產業革命,賦能高質量發展,在實踐中實現我國的低碳轉型,書寫好“當驚世界殊”的綠色奇跡。

    (劉宏昌 田赟宗)

    ?

    【責任編輯:王輝】
    國際關系學院戰略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