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田赟宗  >>  正文
    牢牢把握全方位戰略伙伴這一定位,提升中德關系韌性和活力
    田赟宗
    2024年04月24日

    德國總理朔爾茨應邀于4月14日至16日對華進行正式訪問。此次中國之行是朔爾茨總理就任以來第二次訪華,他也是今年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訪華期間,中德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一致同意繼續加強戰略溝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歐關系穩定健康發展,反對“脫鉤斷鏈”,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鞏固和發展中德關系的意義超越雙邊關系范疇,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兩國要牢牢把握全方位戰略伙伴這一定位,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系,堅持中德關系的合作主基調和發展大方向,提升兩國關系的韌性和活力,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深化務實合作

    同以實業立國,務實是中德合作的鮮明底色。德國連續49年是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伙伴;中國連續8年保持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德國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總額達創紀錄的119億歐元,比上年增長4.3%,創歷史新高。

    朔爾茨總理此次訪華,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同行,隨團來訪的還有德國重量級的經濟代表團,其中包括西門子、拜耳、梅賽德斯-奔馳、寶馬、蔡司等多家知名企業的負責人。先后訪問重慶、上海、北京,體現出德國經濟界深化對華交往與合作的普遍意愿。

    此訪兩國達成多項合作共識,包括將在中德《關于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的三年行動計劃》框架下,推動包括在非洲開展農業領域三方合作、在亞洲開展可再生能源聯合培訓等合作。雙方還將共同落實《中德農業合作行動計劃(2024-2028)》,年內舉行第十屆中德農業周。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系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無論是機械制造、汽車等傳統領域,還是綠色轉型、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兩國都有合作共贏的巨大潛力亟待挖掘。要警惕保護主義抬頭,堅持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

    促進交流對話

    中德兩國都曾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中德之間沒有根本利益沖突,彼此不構成安全威脅。中德交流合作對雙方有利,對世界有利。當前,中德關系發展良好,雙方各層級、各領域交往密切。中德兩國政府層面以及地方、企業層面的大規模、密切交往一直是雙邊關系的特色和優勢。兩國建立了上百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系,為深化民間友誼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中德第一對友好城市,武漢和杜伊斯堡交流合作已有40多年,“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我們得以更緊密相連”。

    此訪兩國總理一致同意落實好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第三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成果,辦好首次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高級別對話、新一屆中德高級別安全對話、第26次中德科技合作聯委會會議等機制性對話,為下一輪政府磋商做好準備;繼續深化經貿、投資、科技、產業、人文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擴大人員往來,更大力度支持地方、文體、青年、教育、科研等領域交流合作。一致同意擴大中德客運、貨運航權安排;在亞洲開展可再生能源聯合培訓等務實項目合作;中方同意解除對德國牛肉、蘋果輸華限制。難怪有德媒將這次訪問形容為“一次幾乎與默克爾時代相同的旅行”。

    增進戰略互信

    中國是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德國是歐盟重要成員國,歐盟是世界重要一極,中德在世界多極化問題上有不少共通之處。建交半個多世紀來,中德關系保持高水平發展,中國對德政策保持高度穩定性和連貫性,始終視德方為合作共贏的重要伙伴,支持德國在歐洲和全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兩大主張。并且中德都支持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這顯示著中德合作的顯著時代意義和重要戰略價值。

    多極化本質上應該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的國家之間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中德應該獨立自主開展多邊領域協作,推動國際社會用實際行動更好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不平衡、地區沖突等全球性挑戰,為世界的平衡穩定作出更多貢獻。

    推動早日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提出了把握“四要四不要”原則:一要以和平穩定的大局為重,不要謀求一己私利。二要為局勢降溫,不要拱火澆油。三要為恢復和平積累條件,不要進一步激化矛盾。四要減少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要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雙方表示,中德都致力于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反對使用核武器或攻擊和平核設施,妥善解決國際糧食安全問題,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雙方還在巴以沖突等問題上達成了共識。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種種風險挑戰,都離不開大國合作,在世界動蕩之際,如此中德共識,彌足珍貴。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在這關鍵節點上,兩國有力地增進了戰略互信,促進了交流對話,深化了務實合作,進一步穩固和發展了雙邊關系,給世界帶來了難得的穩定信心。中方愿同德方以此訪為契機,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求同存異的原則,推動中德關系取得更大發展,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田赟宗)

    【責任編輯:呂佳珊】
    國際關系學院戰略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