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副總統將率領由多位部長組成的代表團來北京進行貿易和投資談判。一位美國特使在巴西表示,任何考慮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人都應三思而后行,想清楚主權是怎么被剝奪的。這種荒謬論調,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駁斥。
面對踐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美方一開始便抹黑攻擊,隨后又提出了自己的基建計劃以競爭抗衡,比如2021年6月美國推動提出G7版“重建美好世界”計劃,2022年6月,美國正式啟動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等。但這些由“主要民主國家領導的價值觀驅動、高標準和透明的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有“民主”價值觀輸出綁定,而且需要真金白銀的給發展中國家投資基礎建設,投入大、周期長、回報存在不確定性,因而口號響,落實難。最后,美方把重心放在抹黑攻擊的虛假敘事上來。
“債務陷阱”是抹黑“一帶一路”的慣用招式。典型的如2023年5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稱,“一帶一路”倡議看似性價比較高,但一些“全球南方”國家在對華合作中接受中國貸款,最終陷入債務危機。再如2023年7月,美聯社炮制長文《中國貸款將世界最貧窮國家推向崩潰邊緣》,污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讓沿線國家陷入“債務陷阱”。
而事實上,美國和西方國家才是債務陷阱的最大制造者。英國“債務正義”組織2022年發布報告說,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測算,非洲國家政府外債中12%來自中國,35%來自西方,尤其是西方私營機構。中方貸款利率為2.7%,西方貸款利率為5%,幾乎是中方的兩倍。20世紀90年代,阿根廷被美國灌下“新自由主義”迷魂湯,利用國際低利率環境大幅舉債,2001年金融危機爆發,巨大經濟利益被美西方巧取豪奪,阿根廷因無法還債被迫于2005年和2010年兩次進行債務重組,至今仍受債務問題困擾,發展陷入困境。
相反,中國推動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是更加包容、普惠、平衡的共同發展,中國始終基于公開透明原則同發展中國家開展投融資合作。中國按照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行事,尊重有關國家意愿,從來沒有強迫任何一方借款,從未對任何國家逼債,不會在貸款協議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更不尋求任何政治私利,因而高度重視債務可持續性問題,始終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緩解債務負擔。根據2023年有關研究機構的報告,中國在二十國集團(G20)緩債倡議框架下貢獻的緩債額度超過G7國家的總和。2023年,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中心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合作源于資金接受國的巨大現實需求,有助于解決當地發展瓶頸、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有望使全球實際收入增長最高3個百分點。
“主權剝奪”是抹黑“一帶一路”的新伎倆。去年10月,美聯社就拋出這樣一篇文章,稱非洲的肯尼亞、贊比亞,南亞的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向中國貸款后便落入“陷阱”,致這些國家的資源乃至主權“被中國控制”。今年美國特使更是赤裸裸地恐嚇巴西被中國“主權剝奪”。
而事實上,美國才是最大主權剝奪者。先不說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不惜背信棄義,單方面拋出“臺灣地位未定”的謬論,企圖剝奪中國對臺灣的主權,以及近年來美國為菲律賓“編排”的一場“南海仲裁案”鬧劇,企圖剝奪中國對黃巖島以及南沙群島的大部分島礁和相關海域的主權,也不說美國頂著聯合國大會連續30次“終止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單方面對古巴持續60多年的制裁和經濟封鎖,長期非法霸占古巴關塔那摩基地120多年從事不可告人的勾當,繼續將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只聽聽美國的盟國澳大利亞的哀嚎:澳大利亞已成為美國可能發動軍事行動的“印太南部基地”,“(澳大利亞)主權在美澳軍事同盟的祭壇上被怯懦地犧牲了”。
相反,中國“一帶一路”倡導的是共商共建共享,不搞唯我獨尊;推動的是互聯互通,不搞脫鉤斷鏈;追求的是合作共贏,不搞對立對抗。中國立足各國發展訴求,將對外投融資合作重點放在基礎設施、生產建設等領域,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拿非洲來說,多年來,中方幫助非洲國家新建和升級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有力促進了各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近百個雙邊合作機制。世界銀行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落實將使參與國間的貿易往來增加4.1%,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到2030年,將每年為全球創造1.6萬億美元收益。很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國家因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更加有能力維護自身獨立與主權。
明明是美國自己制造“債務陷阱”,搞“主權剝奪”,卻將罪名強別于別國頭上,真是顛倒黑白,這就是美國的霸道邏輯。為何美西方如此熱衷于抹黑攻擊“一帶一路”呢?“某種意義上,這(共建“一帶一路”)的確改變了游戲規則?!卑突固股w洛普機構執行董事比拉勒·吉拉尼對《金融時報》說。這些建設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互聯互通更加緊密。西班牙資深記者哈維爾·加西亞在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里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美國充當全球霸主的時日已經不多了,但它拒絕接受這一現實。于是,美國就像章魚般伸出觸手,在經濟、貿易、科技、政治、衛生、媒體、情報等多個領域攻擊中國,……”
無論是“債務陷阱”還是“主權剝奪”,本質都是販賣一種“中國威脅論”,阻礙“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步伐。其最終意圖就是迫使發展中國家服從美國經濟和金融體制之需,攫取戰略利益,阻斷發展中國家經濟跨越之路,從而永久的維護和鞏固美式單極霸權。
顯然,要實現這種充斥著集團對抗、冷戰思維以及自私的地緣政治算計的妄想,無疑是癡人說夢。(田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