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自去年10月份掛牌成立以來,堅持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統籌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個建設”的工作思路,奮力開創數據工作新局面。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其市場化配置改革是釋放數據價值、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為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安全和高效的數據流通環境,要促進數據流通中的障礙消除,突破數據要素流通卡點,不斷提升數據要素的市場價值,為我國數字經濟的持續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一、構筑堅實數據基礎設施:推動高效數據流通
堅持促進流通使用,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當前普遍認為,數據要素市場還處于“做大蛋糕”階段,數據流通交易的規模、效率、規則均有待提升。從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出發,要著力構建數據流通交易體系,確定數據流通交易發展的目標等。從收益分配制度建設方面,更聚焦激勵機制建設,發揮價格形成機制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近期,國家數據局正在組織編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力爭在當前情況下,說清楚數據基礎設施的概念、發展愿景和建設目標,凝聚社會共識,明確建設方向,推動構建協同聯動、規模流通、高效利用、規范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稊祿A設施建設指引》的編制和發布將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通過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指引》將為行業提供一條清晰的發展路徑,使實施數據基礎設施項目時有據可依,從而促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規范化和有序化,避免資源浪費和盲目投資的風險?!吨敢分С值胤匠鞘邢刃邢仍?,通過真實場景的應用來牽引技術進步,推動數據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將豐富數據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和場景的需求?!吨敢穼⑼苿涌绮块T、跨層級、跨區域、跨主體的數據流通,促進跨行業的合作與創新,有效打破數據孤島,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
在監管層面,《指引》將為監管部門提供政策依據,加強對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流通的監管。通過監管的加強,將規范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流通的市場秩序,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為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會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推動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吨敢返膶嵤┎粌H會帶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機遇,也為促進社會各領域的全面數字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能。
二、清除數據流通障礙:強化數據流通協作
當前,我國聚焦數據流通利用環節,圍繞重要行業領域和典型應用場景,在統一基礎設施底座的基礎上,部署開展隱私計算、數據空間、區塊鏈、數聯網等多項技術路線試點,自上而下謀劃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支持地方城市先行先試,以真實場景牽引技術進步,豐富解決方案供給,促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跨主體的高效可信流通利用,但在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跨主體流通的過程中仍存在卡點。
首先,數據確權難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由于數據的無形性和可復制性,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流通權在法律和實踐中難以明確界定,導致權屬關系模糊不清?,F有技術手段的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盡管數據加密和數字水印等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標識和追蹤數據的權屬,但這些技術的普及程度還不夠,難以在大規模數據流通中廣泛應用。正如國家數據局指出的,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符合市場規律、契合發展需要的基礎制度至關重要。
其次,數據孤島壁壘嚴重。各部門和區域的數據系統獨立運作,缺乏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這導致數據在不同系統之間難以順暢流通。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不同的數據格式、數據結構和數據交換協議增加了數據整合和共享的難度。當前,地方和行業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雖有積極探索,但仍需進一步統籌協調,以實現數據高效流通。
數據安全問題是數據流通中的一大挑戰。在數據流通過程中,數據面臨泄露和濫用的風險,不僅威脅個人隱私,還可能對企業機密造成損害。數據泄露可能導致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詐騙、惡意營銷等不法活動,而數據濫用則可能導致不正當競爭和市場混亂?,F有的數據保護機制和法律法規尚不完善,難以全面保障數據安全。需要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包括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政策,有效提升數據安全和利用效率。
此外,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是數據流通的一大障礙,使得數據整合和共享的成本和難度大大增加,影響了數據的有效利用。不同數據源采用不同的數據格式,即使數據格式相同,數據結構也可能存在差異,導致數據無法直接互通。
最后,數據市場建設不完善也是數據流通中的一個重要問題?,F有的數據市場交易機制不健全,交易規則和定價機制尚未完善,影響了數據的流通效率。數據市場監管體系也未完全建立,存在數據交易亂象和風險,進一步制約了數據的流通和利用。未來,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通過改革創新,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謀劃,有助于充分釋放數據潛能,促進數據高效流通。
三、突破數據流通難點:提升數據流通價值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流通是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數據要素流通領域的探索正不斷擴展和深入。近年來,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各地方、行業、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形成了隱私計算、數據空間、區塊鏈、數聯網等多種技術解決方案,為數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然而仍存在許多問題阻礙著數據要素流通的進一步發展。
一是技術成熟度與普及度的問題亟待解決。雖然隱私計算和可信空間等技術在數據流通中的應用已經初見成效,但仍處于發展階段,技術研發的挑戰不容忽視。要進一步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同時,需要推動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培訓,提高企業和社會中這些技術的普及度,以確保技術創新能夠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二是亟需完善法律法規,為數據流通提供重要保障。隨著數據流通的日益頻繁,現有的數據保護法律法規已顯不足,需要制定更加全面、細致的法律法規來保護數據安全。在數據流通中,明確數據生產者、流通者和使用者的權責關系至關重要,這不僅能確保數據的合法使用,還能促進數據流通的健康發展。
三是數據標準化與互操作性的問題。當前,各行業和領域的數據標準尚未統一,缺乏標準化的數據規范導致不同系統間的數據互聯互通難度較大。因此,加快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規范,促進不同系統間的數據互操作性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降低數據整合和流通的難度,還能提高數據利用效率,促進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價值實現。
四是數據市場建設不完備,這也是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數據交易機制的完善,包括定價、交易規則、結算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健全和規范。數據市場的監管機制也亟待建立,以確保數據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信用體系的建設可以提高數據交易的可信度和安全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數據交易中來,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
五是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隨著數據流通的加劇,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和應用需要不斷加強,提高數據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同時,完善用戶隱私保護機制,確保個人隱私在數據流通中不受侵犯,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此外,還需提高公眾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意識和認知,通過教育和宣傳,使公眾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數據安全保護中來,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可信的數據流通環境。
數據流通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數據基礎設施是實現高效、安全數據流通的基礎,通過提供技術支持、標準化和安全保障,確保數據在跨部門、跨區域間的順暢傳輸,要推動二者協同發展。消除數據流通障礙、強化數據治理機制、加強數據產權保護,是確保數據要素充分利用的關鍵。未來,要推動數據流通體系的不斷完善,實現高效、安全的流通,從而支持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