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中出現了飯圈文化中的極端行為,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在多個平臺集中整治飯圈亂象。本文旨在探討飯圈文化背后的心理學機制,帶來的影響和如何正確看待和培育良好的飯圈文化。
飯圈文化源于娛樂圈,是指一群粉絲組成的團體以打榜、應援等方式給偶像宣傳,提高它的商業價值。近年來,飯圈變了味,粉絲不計成本瘋狂打榜,和其他粉絲群體互撕對罵超越道德下限,為了流量不顧法律紅線惡意營銷或造謠。自從飯圈文化開始拓展到體育圈,這些飯圈亂象也層出不窮。
一、飯圈文化的心理機制
1.自我延伸與認知失調
自我延伸是指個體將外部的人、物、觀念或經歷納入自我概念的過程,以此來擴展自我的邊界和增強自我認同?,F代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使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近乎完美的,有自己理想中的特質形象的偶像,并形成強烈的情感聯結。偶像實質上是粉絲對自己的延伸,通過他們的成就來滿足自己對自我價值認同的心理需求,即他們的成功,是我的一部分,他成為了強者,也是我的一部分。通過這種自我認同的方式,可以增強粉絲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但是,當偶像經歷失敗、挫折時,會出現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指個體在面對新信息或新情境時,發現自己的信念、態度或行為之間存在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導致心理上的不適感或緊張感。為了減少這種不適感,粉絲會在第一時間反擊,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來維護自我的尊嚴。這將引起的飯圈之間的對抗,如爭論和詆毀,會加劇認知失調,另外,粉絲為了不使沉默成本,如時間、金錢變得沒有價值,會更加積極堅定地認同自己的偶像,并對他方進行負面評價。
2.互聯網時代對飯圈亂象的催化作用
共情指個體能夠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在互聯網時代,共情常常操縱著網民的情感。粉絲利用共情激發他人的情感反應,從而引起他們的態度轉變或行為。比如,粉絲在社交平臺上展示失敗者的困難、“可憐”和成功者的“冷漠”,不僅加強觀眾對獲勝者的敵對心理,也加強了同一飯圈里其他粉絲的共鳴,讓那些原本還處于理智的粉絲變得感性化,超過了理智,加入飯圈對抗中,讓對抗規模不斷擴大。
其次,在網絡效應下,粉絲只關注和傳播與自己觀點相符合的信息,通過點贊、評論、轉發等方式,增加了這些信息的可見度,形成了“病毒式傳播”,不斷加劇飯圈內外的認知偏差,即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產生的系統性偏差,這些偏差可能導致決策、判斷和感知的不準確。對內,會出現群極體化和確認偏誤,導致他們對信息處理更加片面,對立情緒增強,從而加劇認知偏差。群極體化指一個群體內部,成員的觀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極端。確認誤差指尋找和關注那些符合自己觀點的信息,忽視或貶低相反的信息。對外,路人有更大幾率無意中接觸到大量粉絲過濾后的信息,可能會影響非粉絲網民對這件事的認知,更容易接受和傳播這些信息,從而產生認知偏差。
二、飯圈文化對體育界的影響
1.積極影響
互聯網的普及而推動體育圈的“破圈”,與此同時,飯圈文化必然滲透到其中。
增強體育運動的關注度與影響力。自我拓展理論指出,人們有將喜愛的事物包括在自我概念中的傾向。而追星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粉絲在支持偶像的同時,也會在無意中受到他影響,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能,比如喜歡乒乓球運動員而開始學習并接觸乒乓球這項運動,并逐漸發展為自己的興趣愛好。鄧亞萍在談到體育界的飯圈問題時曾說,當年,很多人是因為乒乓球這項運動本身而喜歡上了她,但現在,更多是因為喜歡某個運動員,才慢慢對運動項目產生興趣,但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的,都是為了讓這項運動得到更多的曝光,吸引更多人感受到運動的魅力,提升競技體育的觀眾參與度。
推動體育產業發展。首先,飯圈文化下,粉絲愿意為支持喜愛的運動員消費,比如購買相關產品、購買門票觀看比賽,運動員影響力擴大了,這樣更多品牌會找他來合作代言,獲得投資,進一步提高他的商業價值。同時,明星運動員代言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傳播,又增加了體育運動和運動員本身的曝光度,形成體育產業運轉的良性循環。其次,為了滿足飯圈粉絲的需求,體育賽事組織者會增加見面會,提供VIP等方式,吸引粉絲消費,提升賽事影響力。再次,促進產業鏈發展。飯圈文化下更多人參與進體育運動,帶動了體育用品制造、教育培訓、場館建設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最后,推動體育產業國際化。飯圈大多是跨越國際的,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粉絲交流,能吸引國內外的關注提升國際賽事影響力,并促進不同地區體育產業發展經驗分享,推動產業標準國際化。
打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飯圈文化伴隨著大量的線上、線下的社交活動,粉絲可能會自發的組織相關線下體育活動,這些活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體育氛圍,鼓勵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粉絲還可以發布體育打卡活動,促進粉圈內更多人加入體育運動。另外,隨著飯圈文化的影響力增大,媒體也會報道更多相關的體育活動,提高更多人的健身意識。
2.消極影響
對偶像的追隨如果發展為了過度依賴,就會出現極端行為,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有些粉絲為了支持偶像過度消費,傾家蕩產。沉迷短視頻或追星活動,忽視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導致個人生活混亂。另外,如果習慣性的在遇到困難產生壓力時通過追星消遣,逃避問題而不去解決。長期以來會形成惡性循環,陷入焦慮,甚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表現出一些瘋狂的行為:他們跟蹤偶像,不顧道路安全跟車行駛;購買消息,日夜蹲守他居住的在酒店房間等等。不僅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還觸犯了法律。
體育界的畸形飯圈文化影響還會運動員正常生活。在社會認同原理下,粉絲通過支持喜愛的運動員來建立自己的社會身份,但很多粉絲追隨的明星球員,是通過網絡營銷、短視頻或二次創作認識接觸,然后喜歡而追隨的,并不是建立在有相關運動的基礎,通過觀察比賽而喜歡他的,這種身份認同導致粉絲更多的是關注于運動員,而不是比賽與運動本身。另外,在粉絲的情感聯系下,他們將運動員的成功視為自己的成功,將運動員的失利視為自己的失利。在這樣的前提下,自己支持的運動員失利時,粉絲的情感反應會非常強烈,甚至指責、攻擊或造謠對方運動員,這種“以愛之名”的行為,破壞了強調公平競爭、尊重對手的體育競技精神。粉絲不僅沒有做到尊重對手、正視輸贏,還傷害了其他運動員和粉絲。另外,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種行為還會影響己方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和比賽表現,敗壞他的形象,損失路人緣。
三、理性看待并培育良好的飯圈文化
今年奧運,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體育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表示堅決抵抗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領域的侵蝕,中國奧委會也發布了聲明,堅決杜絕飯圈亂象向體育領域蔓延。從此次奧運看來,僅靠這些遠遠不夠。
第一,理性看待飯圈文化。對待飯圈文化應有客觀公正的評價,要承認飯圈文化帶來的積極影響,不能因為一些負面事件而否定整個飯圈,同時也要警惕畸形飯圈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盲目崇拜和追求。
第二,全社會要一起努力培育健康的飯圈文化。對于國家和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依法處置造謠、誹謗等違法行為。對于社會,要加強對媒體平臺的監管,優化網絡環境。對于粉絲群體,要理性思考,理性追星,不能讓感性占據了決策的大部分,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的同時,尊重對手,更多關注體育競技本身。
第三,運動員要加強自我管理。要放平心態,不要過度關注和依賴粉絲支持,要把重心放在訓練和比賽本身。另外,要與粉絲良性互動,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讓更多人認識到體育精神的真正內涵,讓體育回歸其本質。
第四,針對飯圈中年輕人居多的現狀,要加強教育引導。通過認知重構,幫助年輕粉絲充分認識到飯圈文化的正面、負面影響,引導他們建立合理的認知框架,平衡好個人生活和追星。其次,要進行情緒管理教育,教給他們一些如認知重評,表達抑制,合理宣泄等調節情緒的策略,避免過度情緒化,造成網絡沖突。而對于已經受到飯圈文化侵蝕的年輕人,要及時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