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民族的未來,更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驅力。
廣東省為工匠技能人才立傳的紀錄片《南粵工匠》第二季于11月30日在廣東衛視首播,將鏡頭對準10來位南粵工匠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實面貌,記錄他們的高光風采和高超技藝,以榜樣力量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一、致敬時代工匠,以榜樣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路
“南粵工匠”學習宣傳活動自2016年啟動以來,經過八年的探索和實踐,已從全省產業工人和先進職工中選樹100多名“南粵工匠”?!赌匣浌そ场芳o錄片聚焦圍繞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通過視覺化、故事化、任務化記錄他們的重大創新、行業攻堅、關鍵突破、技能絕活等,形象詮釋新時代廣東和大灣區建設,為技能成才、匠心圓夢提供了廣闊舞臺和時代機遇;突出展示南粵工匠和新一代工匠群體,積極投身新產業、擁抱新技術,助力廣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所做出的貢獻和成果。
這其中,在一個個工匠身上、一個個方案實施中、一項項創新突破里,時時處處看到了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領和綻放。如該片的主人公周小穩,被大家稱為數智化時代的“數字工匠”,他所帶領的團隊開創了汽車裝備智能制造發展新模式,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灣區力量。
又如佘丹暉,讓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潮繡技藝發揚光大,以繡藝精美細致、構圖均衡飽滿、色彩濃郁鮮艷又具有立體感而在全國各繡中獨樹一幟,她成為時代推動著有魄力、有格局的新一代潮州繡娘,以國際化的眼光實現產業升級,讓潮繡禮服走向世界,助力東方文化符號傳播。
又如李中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勞動模范,“東潮木雕藝術流派”創立者。多年來致力于木雕藝術創新,他將東陽和潮州兩大藝術流派融合起來,創立了“東潮木雕藝術流派”,他將雕刻主體以35至45度角斜立于底板的獨特雕刻技術應用于實踐,并帶領自己的團隊完成了潮州廣濟橋上亭臺樓閣的木飾構件木雕制作和安裝,為廣濟橋的成功修復做出貢獻。
從水手到船長,從船上到岸基,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高級船長蔡連財的人生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賦能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一望無際的大海是他的主場。銳意創新,解決“卡脖子”難題,為交通強省注入智慧力量,助力“中國智造”揚帆遠航。
“深耕嶺南建筑,追求卓越,努力做一名中華民族的‘大國工匠’,為傳播嶺南建筑文化多做貢獻?!蓖鹾?,從事建筑設計、科研教學30余年,設計項目多達上百個、獲獎近百個;潛心研究嶺南建筑,挖掘出“嶺南建筑”“嶺南派建筑”“嶺南建筑學派”的嶺南建筑發展規律,并提出了嶺南建筑設計的“活態空間”理論;基于新型城鎮化建設,他提出了“三要論?七要素”的城市設計與健康建筑理念;他是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建筑總工程師、碩士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游與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一臺鋼琴有8000多個零部件,220多根琴弦,88個琴鍵。調律師之于鋼琴,就如同一名化妝師。梁釗明這個鋼琴“化妝師”當了22年,每天為三、四十臺鋼琴調律。梁釗明是珠江鋼琴集團的資深鋼琴調律師,憑著精準的聽力和調音技術,2016年9月獲得全國鋼琴調律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冠軍,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
水利專家楊光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工程技術理論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和創造性的成就。他創立了適用于建立巖土本構模型的新理論—廣義(塑性)位勢理論,推動了巖土塑性力學的發展。他是我國深基坑支護計算新理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提出的增量計算法,已成為我國目前深基坑支護設計主要和廣泛應用的方法。他還是現代地基設計新理論的先行者,使土力學理論的百年難題取得新的突破。
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南粵工匠精神,是在工匠精神內涵中融入廣東人務實、創新、敢為人先的元素,是工匠精神在廣東的生動體現和拓展延伸。
二、以“超微距”聚焦南粵工匠日常,以“坎貝爾”公式講好中國故事
匠心聚,百業興。除了展示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和高光時刻,讓工匠精神成為這個時代人人向往的精神高地,《南粵工匠》還將更多筆墨聚焦在工匠們成長成才的鮮活故事。
該片不落窠臼,克服了紀錄片難以呈現過去時的短板,以現在進行時態,講述正在發生的故事,特別是以電影級“坎貝爾”公式敘事,極大增加了故事性和吸引力。
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一書中首次提出電影敘事中一個重要的理論框架,該理論描述了講好主人公故事的核心公式,經后人簡化為: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折?結局??藏悹柟奖粡V泛應用于文學、電視和電影等領域,為如何講好人物故事,如何安排結構和如何敘事提供了一個操作性極強的指導框架。
如在周小穩這集中,目標:是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板要求把現有的焊點成本從0.35元降低到0.08元。這個任務落實到周小穩的頭上。阻礙:太多,按照外國專家的說法,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努力了,組建了團隊攻關。結果:是提出1.0改進生產流程方案,僅僅能降低到0.29元,離目標還差許多。意外:內槽上機器人多處出現紅點,意味著不可能再加大施展設備功能。有的人氣餒,甚至絕望。轉折:他們經過了心理斗爭,決定不換人,繼續攻關,克服困難,特別是周小穩從外部整合,跳出了原有的思路,讓數智集成,結局:是他們創新創造了新的流水線,實現了把汽車焊接點成本降低到0.08元的目標,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在汽車裝備智造領域,他們秉承著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不斷突破自我,始終站在智能制造的頂峰。
在蔡連財這集中,同樣運用了“坎貝爾”公式敘事,目標是要把港口積壓的國產電動汽車盡快運送到海外。阻礙很多,隨著出口量越來越增大,港口壓力也越來越大,并非工人加班加點才能解決。他們努力聯合攻關,大家出主意挖潛力。他們發現運紙漿的船,是空船出港,從國外運紙漿回港,因此,讓空船裝載電動汽車出港具有很大潛能。但是,他們發現40尺標準集裝箱長度的車架只可以裝載兩輛汽車,有一部分空間浪費。而漿艙是88點,多出來8點,是否可以增加車架的長度從而多平裝一輛汽車?于是,經過研發,終于解決了這一難題。但是海運電動汽車,必須解決海上顛簸和防火的問題。于是他們又經過攻關和研發,終于實現了中國電動汽車通過紙漿船安全運送出港的目標。紀錄片呈現了蔡船長投身遠洋海運事業三十年初心不改,講述了他帶領團隊通過技術攻關,第一年就實現運輸國產新能源汽車出海數量突破14萬輛的經歷,展現了他們對中國海洋精神和“海上掘金”夢想的貢獻。
在當前語境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是電視紀錄片工作者亟待解決的課題。廣東衛視的紀錄片人,用電影理論指導實踐,降維打擊,刷新了紀錄片的敘事方式,開拓出電視紀錄片的一片藍海。
三、匠心精良制作,細膩刻畫了有血有肉的南粵工匠群像。
這部紀錄片所刻畫的南粵工匠群像栩栩如生,有的選擇“擇一事終一生”,用勞動托舉中國夢,把港口運輸或把舊騎樓舊街巷改造,做到令人驚嘆的極致,如蔡連財、王河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勞動中取得創新成就。有的追求“干一行精一技”,當愷撒堡KA藝術家鋼琴在人民大會堂鑒定會成功召開,當G20杭州峰會珠江愷撒堡鋼琴完美聲音呈現于世人面前時,梁釗明體現出“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匠氣”之風。有的堅持“傳一業守一藝”,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嶺南文化,如佘丹暉、李中慶讓潮繡和木雕“皆為天下知”。有的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當在廣州珠江過江隧道建設中,深基坑支護工程面臨著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嚴峻挑戰時,當武廣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對沉降控制需要解決方案時,楊光華帶著“金式子”理論拿出了關鍵辦法。還有的,則做到了“領一軍創一域”。他們曾經面對的領域是一片空白,但憑著開荒的勇氣和創新的精神,開拓出了一片全新的事業天地,如沉著、冷靜、不懼怕困難、擅于發揮集體智慧又在關鍵時刻拿出“錦囊妙計”的周小穩等等。這些南粵工匠群像,深深感動觀眾,在觀眾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
正如分集導演張梓萌說:紀錄片通過精心篩選的案例,生動展現了蔡連財面對困難時的堅持與智慧,以及他帶領團隊對精湛技藝的不懈追求?!霸谂臄z過程中我們整個制作團隊都深受鼓舞,我能感受到大家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很高昂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我們經常調侃說我們要用南粵工匠的精神來做南粵工匠的紀錄片?!辈粌H如此,紀錄片還著重表現了技能人才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倡導了一種“技能報國”的高尚情操。
分集導演肖來表示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在思考,該怎么讓普通人能夠聽懂如此專業的行業、專業的老師的故事,在溝通和收集資料的時候,他們興奮地發現一個令人震撼的數據——0.08,因為0.08是一個說出來大家都能明白的事情,所以從一個簡單的0.08來講述它背后所包含的信息量,來詮釋一個人物和團隊的故事。她說:“0.08的數據它不光是代表了周小穩先生的一個工匠精神,它也代表了明珞公司的企業精神,同時更代表了汽車裝備設計制造行業乃至中國工業發展里面需要堅守的一部分最寶貴的東西?!?/p>
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擋?!肮そ尘瘛笔且环N理念、一股精氣神?!赌匣浌そ场芳o錄片(第二季)以匠心精神打造南粵工匠,通過真實的故事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于技能學習,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篇章。(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