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會談,雙方發生激烈爭吵。特朗普當眾訓斥并羞辱澤連斯基,指責澤連斯基挑起戰爭,并將他轟出白宮。烏克蘭被美國所拋棄。這一事件震驚世界,成為世界新聞熱點。
特朗普上任一個多月來,對內對外大動作頻頻,驅逐非法移民,大規模裁減聯邦政府雇員,退出多個國際組織或機制,頻頻加征關稅,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揚言“接管”并“長期擁有”加沙,撇開歐洲盟友與俄羅斯商談解決烏克蘭問題……在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主張下,美國奉行單邊主義,給世界帶來強烈沖擊,正加速推動國際格局演變。
特朗普非傳統政治人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也給世界格局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說,“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動蕩之源?!?/p>
受加征關稅影響,今年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5%,通脹水平超過預期。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令美國民眾怨聲載道。
特朗普奉行“美國利益優先”,沒有盟友,只有利益,對盟友加征關稅,“一視同仁”,毫不手軟。
特朗普上任后多次點名臺灣地區,指責臺灣搶走了美國的芯片生意,要對所有美國以外制造的芯片征收高達100%的關稅,希望芯片回到美國,要讓臺灣交更多的“保護費”。
特朗普對賴清德持懷疑態度,對賴清德頻頻勾連他的政治死對頭甚是不爽,特朗普是睚眥必報。去年12月,賴清德竄訪太平洋島國期間“經?!毕耐?,并與美國國會前眾議長佩洛西通話。
賴清德還邀請曾與特朗普撕破臉對著干的美國前副總統彭斯竄訪臺灣。
蓬佩奧卸任美國國務卿后,先后四次受民進黨當局邀請竄訪臺灣,這個曾公開支持民主黨對特朗普進行調查的人,可謂特朗普的眼中釘、肉中刺。
民進黨和賴清德如此這般“神操作”,特朗普都看在眼中,記在心里,定會秋后算賬。
特朗普質問臺灣偷走了美國芯片生意,讓臺灣交更多的“保護費”。對此賴清德當局誠惶誠恐,緊急商討對策,要將軍費提高到GDP的3%(目前約2.5%),同時向美國高喊民主產業鏈、民主同盟,以尋求憐憫和“保護”。賴清德提高軍費,特朗普是樂見的,但仍然未能達到特朗普所要求的5%、甚至10%的占比。而賴清德所謂“民主同盟”是拜登時代的招數和套路,只能讓特朗普“火大”憤怒,因為特朗普曾認為和他談價值觀,是外人想讓他“看起來像個傻瓜”。
特朗普2.0使世界變得撲朔迷離,各國都在因應變局之時,賴清德當局卻兩耳不聞窗外事,還停留在拜登時代的“同溫層”夢游,卻不知大禍即將臨頭。賴清德都在忙什么?從島內政局來看,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卻“當家鬧事”,諸如發動“青鳥”圍攻立法機構,發動史無前例的對“在野黨”民代大罷免運動,激起無休止的政治惡斗,不斷制造社會對立和仇恨,撕裂社會,讓人匪夷所思。
在處理兩岸問題上,賴清德“臺獨金孫”原形畢露,頑固堅持搞“臺獨”,“倚外謀獨”“以武拒統”,阻撓兩岸交流交往,最近又對大陸十所高校限制交流合作,不承認其學歷,不斷推高臺海風險。
賴清德上述政治操弄,完全是延用拜登時期“倚美謀獨”的套路和伎倆,其目的無外乎有兩點:第一,賴清德面臨“雙少數”局面,通過政治惡斗轉移執政不力的焦點。民進黨已連續執政近九年,執政無能、道德敗壞、貪腐成風、弊案重重,臺灣亂象叢生,重創了民進黨“清廉”的形象。賴清德當局面對“雙少數”執政局面,不思反省,糾錯改過,加強與在野陣營的溝通協商,而是慣性思維沿用蔡英文路線,繼續政治惡斗,制造社會仇恨與對立,以此轉移執政不力的焦點。第二,通過緊抱美國大腿,充當美國棋子,獲取所謂與大陸對抗的“資本”。民進黨和賴清德認為有美國當“靠山”,就能搞“臺獨”,不斷挑釁大陸,制造兩岸僵局,從而撈取政治利益。賴清德曾公開揚言,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大有“不惜一戰”把臺海推向戰爭的意味。
如此這般,民進黨和賴清德還夢游在拜登時期,生活在拜登時期的“同溫層”中。然而,現在是特朗普2.0時期了,特朗普與拜登是完全不同的政治人物和執政風格,特朗普突出的是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希望發生戰爭,并多次明確表示拒絕承諾“協防臺灣”,這是特朗普與拜登一個明顯區別。而民進黨和賴清德要用拜登之“矛”攻特朗普之“盾”,還打著“民主同盟”價值觀旗號,尋求特朗普的支持,“謀獨”挑釁,顯然是雞同鴨講,這完全與特朗普的思路和生意經南轅北轍,必定踢到了鐵板上。
特朗普有仇必報,澤連斯基在美國總統選舉時站隊民主黨,插手美國選舉,讓特朗普如鯁在喉,豈能對澤連斯基感冒,而賴清德將是特朗普下一個敲打的對象。
烏克蘭和澤連斯基被美國拋棄。臺灣“疑美”情緒上升?!耙忻揽怪小薄耙晕渚芙y”保護不了臺灣,臺灣唯一出路就是改善兩岸關系,走和平發展之路,否則賴清德要攤上大事了。賴清德從烏克蘭危機中學到了什么?還能在島內亂斗不止及推高臺海危局而自嗨?(作者:言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