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天然首都”堪培拉
    陳新光
    2025年07月11日

    一項有趣的調查顯示,世界各國游客聊起澳大利亞城市時往往會想到墨爾本和悉尼,甚至會提到布里斯班、珀斯等城市,但很少會談起首都堪培拉。就連澳大利亞的國民去過堪培拉的也不多,這座城市有種被遺忘的感覺,被人稱為世界上最沒存在感的首都。

    堪培拉之所以被人稱為最沒存在感的首都,源于澳大利亞是先宣布獨立再研究怎樣建一個“獨立國家”,堪培拉作為澳大利亞首都自然有其歷史淵源。1778年建國前,在被殖民時期,首都墨爾本以時任英國首相的姓名命名,悉尼是全國最大城市和商業中心。1901年,澳大利亞決定成立聯邦政府,墨爾本議會和悉尼議會圍繞定都問題爭執不下,形成了國家統一過程中的政治角爭,經過國會馬拉松式的辯論,終于在1911年通過了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即在兩個城市之間選一個風調雨順、有山有水的地方建立新首都,這就是堪培拉的雛形??芭嗬靥幇拇罄麃喛莆靼⑺箍粕铰?,被茂密叢林和崇山峻嶺環抱,山丘和草地曾經是山羊和袋鼠的家園,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南北長80公里,東西寬30公里,距悉尼238公里,距墨爾本507公里。后來,聯邦政府又為確定新首都的名字商討了很長時間,最終選擇當地居民的傳統名稱——堪培拉,意思是“匯合之地”,民眾又叫做“聚會的地方”。

    新首都建設規劃向世界招標征求設計方案,在137份設計方案中,美國著名景觀建筑師、36歲的芝加哥人沃爾特·伯里·格里芬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據說他是參照美國芝加哥地理特征和該城地圖繪制規劃的。格里芬對堪培拉的設計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特征,即高貴建筑的遠景框架和園藝般天然環境特征的組合。每一個細節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既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同時又具有濃厚的澳大利亞文化特色,直到1913年3月12日才舉行開工典禮。之后由于一戰爆發,澳大利亞財力受限,直到1927年才建成國會大廈并舉行竣工典禮,這才正式遷都并規定了每年3月12日為“堪培拉節”。受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二戰影響,城市建設受阻,堪培拉設計的主體——格里芬湖直到1963年才建成。1974年,聯邦政府決定新建國會大廈,經過五年的籌備,從300份國際招標的設計方案中選中美國建筑設計大師烏拉吉的方案。這個方案繼承了當年格里芬規劃城市的風格,直到1988年即澳大利亞建國200周年才完工。同年5月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為它主持揭幕啟用儀式。這個建筑以及周邊建設總耗資11億澳元,是澳大利亞歷史上建造費最昂貴的建筑物。

    格里芬的設計和中國建筑設計理念十分相似,即注重風水和追求依山傍水、人與自然融洽相處的花園城市方案。設計的主體是在1964年截取莫朗格格河,開鑿一個人工湖。湖畔構建一個組成政府行政的三角,湖的南側以國會山為中心做同心圓向四周輻射,建造放射型的城市街道,每一個街道指向組成澳大利亞的所有州區。湖的北側以城市廣場為核心,似一張蜘蛛網集結并呈多個幾何圖形的住宅區、商業區和教育區。南北城區隔湖相望,如兩盤縱情綻放的巨大葵花爭奇斗艷。這一富有創意的設計贏得舉國贊許,為了表彰格里芬設計大師,澳大利亞議會通過決定,將新開鑿的人工湖命名為格里芬湖。同時,在首都堪培拉以人命名的地名除格里芬湖外,還有庫克船長紀念噴水池,可見堪培拉和悉尼歌劇院一樣在世界享有盛譽,是澳大利亞人的自豪。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堪培拉城市設計方案獲得了聯合國城市設計金獎。

    堪培拉還享有“夢幻的烏托邦”這一稱號,反映了城市多元文化氛圍和包容性,城市規劃注重將自然與建筑結合,被視為現代烏托邦理念的實踐成果。那年5月,我隨政府考察團赴澳大利亞考察堪培拉的市政建設,正值南半球的秋天來臨,我們登上堪培拉的安斯利山,極目遠眺,只見坡上坡下那燦爛似火的楓葉、黃櫨、紅葉李與白樺樹和松柏的墨綠色交相輝映,整座城市沉浸在綠海紅浪之中。從山巔鳥瞰波光粼粼的格里芬湖,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704公頃,宛若一條晶瑩剔透的玉帶系在堪培拉腰間,寓意澳大利亞是最大的島國。湖區是鳥類的天堂,黑天鵝、鵜鶘、紅嘴鷗、野鴨等水鳥在這里覓食和嬉戲。鳥類與人類和睦相處,游客向湖水中投擲食物,鳥類雙翼微攏,腳蹼張開,在水面上疾速滑行,頓時在身后的湖面留下長長的劃痕,讓人賞心悅目。湖岸邊的林間小徑是跑步愛好者的好去處,不僅可以健身,同時能夠領略湖的醉人美景。據當地居民介紹,每年秋季,堪培拉都要舉行環湖“萬爪漫步”活動,即大型環湖遛狗活動,國會議員和政府要員都會帶著自己的寵犬與民眾一起參加這個活動。

    漫步在主干道諾斯本大街,道路兩旁是澳大利亞國樹桉樹為綠化,其余街道兩旁種植的樹木有五角楓、元寶楓或栽培黃櫨、紅葉李。夕陽下,那些街道猶如一道道彩霞,分外妖嬈,令人陶醉。在湖岸的聯邦公園建有格里芬湖噴泉,又稱庫克船長紀念噴水池,是為紀念庫克船長上岸200周年而建的,號稱世界第一高噴水柱,站在全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140米高的白色水柱直沖云霄,在麗日藍天下,水霧形成巨大彩虹,非常耀眼。湖邊還有一座鐵制的空心地球儀,上面標有從英國首次到達澳大利亞的航海路線。在垂柳依依的阿斯潘島上還建有白色鐘塔——國家鐘樂器,這是英國在1963年為慶??芭嗬ǘ?0周年贈送的賀禮。它的53個鈴鐺可以演奏澳大利亞樂曲、贊美詩和流行樂,難怪堪培拉還素有“散落于花園之中的城市”和“大洋洲日內瓦”的美譽。

    堪培拉所處的環形高地比精心設計的城市景觀更吸引人。國會大廈朝南2000米處是著名的紅山風景區,電信塔佇立在779米高的黑山上,可俯瞰美術館的全景。戰爭紀念碑后面的841米高的芒特安斯里山后是矮灌木叢地,景觀獨特。城市規劃和布局天衣無縫,人與環境的自然融合,使得這座城市地廣人稀。每4000人左右的居住小區,都有一個小型園林體系和園林式兒童游戲場,而各具特色的公園和花園卻遍布市區各個角落,綠地面積占城市總面積的60%。還有人稱堪培拉是童話般的城市,因為在離堪培拉市中心西北12公里處的金溪路,有小人國主題公園,露天展出縮小12倍的英國著名建筑物及園林,造型精美、逼真,深受兒童喜愛。

    堪培拉是一座典型意義上的內陸城市,并位于山谷區域??芭嗬某鞘幸巹澥艿焦诺渲髁x的影響,在規劃上將巴洛克式規劃和具有強烈秩序感的古典主義構圖結合在一起,將首都的尊嚴和花園城市生活結合在一起,將城市空間的主角全部讓位于自然山水,開創了一個生態式巴洛克規劃先驅,享有“天然首都”的美譽。由于堪培拉規劃過于考慮景觀形式背后隱喻的政治含義,忽視了城市基本功能,使得其功能單一。迄今為止,堪培拉超過10層的樓房不足百棟,這里沒有地鐵、立交橋、高架道路橋梁和地下通道。就旅游資源而言,堪培拉也乏善可陳,澳大利亞有20多項世界遺產,首都卻一項也沒有。提升知名度的國際賽事及會議與堪培拉基本“絕緣”,這就使得許多外國人常常錯誤地將澳大利亞首都說成是悉尼或墨爾本。

    【責任編輯:嚴玉潔】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