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于2025年5月30日在香港成功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拉美和歐洲85個國家和近20個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約400人出席簽署儀式。中國倡議建立國際調解院,被納入世界主要的法律體系,將成為維護《聯合國憲章》原則的重要機制,在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國際法以及新的全球治理架構方面邁出的又一步,堪稱一個具有變革性意義的里程碑。
成功填補國際調解領域機制的關鍵空白
國際調解院的成立成功填補了國際調解領域機制的一個關鍵空白,以“和而不同”理念打破了西方對抗模式,這在外交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過去幾十年來,國與國之間的爭端解決一直被以西方為中心的司法和仲裁機制所主導。這些機制在處理爭端時,往往強加一種僵化的“贏者通吃”結果,完全未能兼顧各方微妙的利益訴求。在這種模式下,弱勢一方往往難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導致爭端無法得到根本解決,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同時,現有國際爭端解決體系(如國際法院、WTO上訴機構)存在效率低下、費用高昂、西方主導的“雙重標準”等問題。由中國倡議成立的國際調解院則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它打破了西方主導的舊有模式,為國際爭端解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五千年文明,汲取了和諧、妥協和道德勸導的儒家價值觀,調解文化也正植根于此,與強調懲罰性正義的西方法律體系不同,中國傳統更傾向于和解和恢復性結果。在中國傳統的調解文化中,和諧被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追求,人們相信通過溝通和協商可以解決矛盾,實現和諧共處。中國秉持“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拒絕強制裁決,注重文化差異與商業習慣平衡,主張通過非對抗性調解實現“共贏”。通過讓爭端各方自主制定解決方案,而非屈從于外部強加的裁決,國際調解院體現了一種更加公正、合理、尊重主權的國際秩序。這種國際秩序重視對話而非脅迫,重視合作而非對抗,為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世界上一些最棘手的沖突中取得了顯著成果,其典型案例:2023年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達成外交協議,2024年促成巴勒斯坦14個派別簽署協議實現歷史性和解,多次努力促成緬甸交戰各方?;?,成功率達78%。同時,國際調解院以?調解優先?為核心,強調自愿協商、靈活高效,程序周期壓縮至6個月內,費用僅為傳統訴訟1/10,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成本解紛渠道,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中國在促進和平與安全方面承擔更大國際責任
在當今世界經歷顯著變化和巨大動蕩、貿易爭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和對國際機構的效力逐漸失去信任之際,中國倡議建立國際調解院,為基于多邊主義和國際法的全球治理提供了創新性替代方案。倡議成立國際調解院,表明中國愿意在促進和平與安全方面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這不僅體現中國在世界發揮越來越強的作用,也是對推進全球和平與合作的切實貢獻。
現有的國際法院在應對西方主導的政府間沖突解決機制上存在局限性。許多全球南方國家意識到,在出現國際爭端時,它們的合法權益往往很難得到保障。
2022年,中國和近20個立場相近的國家共同發起了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倡議,通過共同努力成立國際調解院公約的談判已經完成,各方同意將其總部設在香港,這不僅表明該倡議的合法性和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對更具代表性、包容性和高效性的機構的渴望。全球南方對國際調解院的大力支持表明,一場變革正在展開,昔日強國已經無法再壟斷國際規則的制定,也無法單方面強加爭議解決手段。通過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確立了中國作為積極且負責任的多邊機制建設領導者的地位。國際調解院也與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提出的其他倡議相呼應,如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所有這些倡議都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平且以合作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充分反映了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中,主權國家可以在平等的條件下相互合作,尊重彼此的自主發展和共同發展。
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具有多重意義
把國際調解院設在香港是因為香港作為全球調解和仲裁中心的名聲早已確立,香港很早就開始發展國際調解體系,在立法、法制基礎、司法體系、認證資格和國際程序等方面都非常成熟,完全具備成為國際調解院總部的條件和能力,國際調解院可以利用香港的這一優勢處理國際商業和投資等爭端。在2025年的國際仲裁調查報告中,香港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第二名;世界銀行集團最新發布的《營商環境成熟度評估》中,香港在爭議解決方面位居全球前列。正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國際調解院是“極高層次的國際組織”,體現“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要義,對國家和香港都有重大意義。其中,對香港則有“三重利好”,即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法律中心地位、為香港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以及匯聚高端人才推動香港調解法律服務升級。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其法律體系與國際商事規則高度兼容,法治指數在全球名列前茅,深受國際社會信賴。
從長遠看,隨著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可進一步完善調解法律框架及相關政策,促進法律行業的國際化與專業化,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法律服務品牌,吸引更多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學術機構進駐,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香港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為香港發展帶來寶貴機遇。隨著國際法治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香港在促進海內外企業“引進來、走出去”雙向過程中將更好地發揮“超級聯系人”作用,為自身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同時,中國也向世界傳遞出一個信息:未來香港將成為中國通往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橋梁和亞太首屈一指的國際法律爭端解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