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走到中國大街上,如果是面貌比較具有異國情調,難免會被問國籍,即使那些長得比較“親華”的學生,也往往由于他們的洋腔洋調顯著不同于咱們祖國各地的南腔北調,也很快就被追問:你是哪國人?
沒有中國名字顯然是特別不方便的,我曾經教過一個班,一開學從辦公室拿到花名冊的一瞬間就決定放棄叫他們的名字, 因為不知道咋念! 特別是那些蒙古的, 俄羅斯的同學。所以第一次上課,就悍然宣布,不好意思,入鄉隨俗,你們都得有漢語名字,自己起也行,不然我就給你們起!
出于禮貌,古代人鮮有直呼對方名字的,否則簡直等同于罵人一般。而姓氏則不然,所以初次見面的人們詢問一下“您貴姓”十分自然?,F代人雖然不至于這么講究,但是直接說:你叫什么名字?還是十分突兀,所以“您貴姓”往往成為人們詢問姓名的禮貌表達。
“你好”早已成為漢教屆的開篇鎮國之寶,此句一出,意味著外國學子們正式踏入漢語學習的漫長征程,不少人只憑借這一句話和比較異域特征的面孔,就能博得熱情的中國人一聲聲的贊美:哇!你會說漢語!哇,你的漢語真好!
精彩紛呈的節目助增了現場的歡樂祥和氛圍,即讓在場的華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家鄉味兒,又讓肯尼亞嘉賓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彩,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
輪胎、防彈裝備、潤滑油等,都需要石墨烯。以前,石墨烯是高端材料,國際市場上5000元一克,2013年,寧波建成了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生產線,石墨烯成本價格降為3元一克。
連日來,美國媒體,當然還有各路情報機構,都在試圖挖掘這名中學生的身份,但他一直保持著神秘,僅通過推特賬戶回答記者提問。不過,也有例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名女記者日前通過手機對他進行了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