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行山河分野圖(資料圖)
中國人恒以“天下”為世界之總稱,顯出眼力之恢弘、思力之高超:天者,萬物之本源、宇宙之本體,凡人間可見或不可見的一切,均出于天,皆在天的宰治之下,萬物莫不遵天而行,故謂之“道”;天賦予萬物萌芽、生長、壯大、衰滅之生命,故謂之“天命”;孔子目擊大道之運行,激情滿懷,發為絕美的哲學詩篇:“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川上,睹逝水而領悟真實恒常之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中華先人,在蒼天之下,不僅以空前智慧,建立起全球最早的、綿延貫穿一萬年以上的、以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生命主義為全民族信念的大一統文明,且以這種始終如一的非宗教、非巫術的偉大文明眼光、智慧、思想、技藝與生命的活力,游牧、覓食、耕作、棲息于全球各個廣袤大陸,中國人不斷移民到歐亞大陸各地,族裔遠至西伯利亞、白令海峽、阿拉斯加、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東南亞、西亞、中亞、非洲等地,記錄中國本土河川風物、政教秩序的偉大典籍乃《禹貢》(《尚書》之一),記錄中國以外各大陸文明與自然風物的典籍為《山海經》(約寫于堯舜禹治水之際,古籍全本含《山海經天下地志圖》多幅,今佚,目前已發現公元9世紀、12世紀版本以及古朝鮮文版本等)、戰國思想家鄒衍所謂“大九州說”(相對于《禹貢》小九州說而言,說見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鄒衍所謂“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大瀛海,即太平、大西、印度、北冰洋諸洋流之交匯,峰按)、中外學者的詳細考證(譬如王大有著《中華源流》上下冊,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年版等)。
三皇五帝時代中華大地上的眾多族裔,圍繞燧人、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禹、三苗九黎為文明中心,不僅在《尚書.堯舜二典》所揭示的中華人文主義、憲政主義偉大精神的指引下,動員天下諸侯和27萬民眾,完成治理洪水、平整山脈、河川、道路、土地耕作制度、水陸交通、環海與內陸交通諸制度、信息通訊傳輸制度、中央與地方兩級政府的“巡守、考績制度”、天文歷法制度、軍事拱衛制度、五服祭祀制度、天下賦稅、九州朝貢制度等一系列極其重大的大一統文明制度、憲政制度之建構、措置,終于形成《尚書.禹貢》所詳細記載下的、信實可靠的、中國文明的完備體系(詳見拙著《大一統文明》,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12月版),孟子尊“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孔子著春秋”為締造中華文明之“三件大事”;鄒衍所謂“小九州”文明,在中華本土地區堅固確立,中華各族裔人口因此繁衍、擴大,遂有“大九州”即中國人向全球各大陸、各個地區的廣泛移民、遷徙活動的漸次展開。
從美洲殷地安人(印第安人是哥倫布的錯誤命名)、中美洲(即《山海經》所謂扶桑之國、日出之地)、南美洲各主要文明族裔(殷地安人、瑪雅人、阿茲臺克人、印加人、奧爾梅克文明等),再到新西蘭毛利人、大洋洲諸島國之土著居民、東南亞土著居民等,全球大一統的文明中心,即中國。(讀者可參閱王大有《中華源流》691-840頁,對三皇五帝時代中華各族裔遷徙擴展、傳播文明的文字學、天文考古學、人類學、田野調查、原始巖畫學、年代學等諸多考察與論證,其對斯大林所謂“五社會遞進”說、民族學理論、郭沫若、范文瀾等憑空編造“中國奴隸社會”說、胡適、顧頡剛等疑古派史學胡亂懷疑《史記.五帝本紀》等提出的批判,十分恰切;唯其有時不采中國經史之經典記載,譬如《大戴禮記》、孔安國等大儒對“三皇五帝”的時代排序與對華夷關系的基本評價、主張所謂“高揚三皇、超越五帝”之說,以及行文有時蕪雜煩亂、偶爾墮入巫術思維之言,乃白璧之微瑕,余尚不敢茍同之。)
總之,越來越多的各大陸、各文明中心的人類印跡,不斷被發現,足資證明:中華文明乃全球大一統文明的最古、最大、成就最高的文明淵源、制度淵源、憲政淵源、智慧淵源之一。最近200年,西方憑借軍事、技術、經濟、文化霸權而憑空杜撰出來的、以西方文明為“人道中心”的、虛假“世界史”、照搬西方啟蒙史學、胡亂編造的“疑古派”史學、全盤西化史學杜撰的、虛假的“中國史”,正如西方工業化浪潮造成全球生態紊亂,南北極冰川迅速融化,使全球洋流-大氣環流出現極端災變(2016年初襲擊全球的寒潮即表征)一般,這些西化史學正在土崩瓦解中。重建中國史與世界史,正匯聚為全球性的思想學術、文化、傳媒熱潮。
公元前2357年前后,堯帝居天子位,面臨全球最后一個冰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濫的“文明危機”,毅然實施“文明更化”,即恢復、重建自炎黃以來天下諸侯公推天子百官的“古典憲政制度”(“原始民主制”或“華夏民主制”),將一度廢弛的神農炎帝因自謙無德、不能制服蚩尤之亂,遂以“天下為公”之大同精神,禪位于黃帝這一整套“禪讓制度”予以恢復,由四岳、群牧(十二州牧)、諸侯、百姓,公推舜帝為宰相(百揆)并攝政,直至最后禪位于大舜;舜帝遵華夏憲政制度,再禪讓天子位于治水有功的大禹;堯舜禹力行禪讓、公推官吏等古典憲政制度,使中央政府的“合法性”與創制力、建構力、執行力、道德感召力,大為增強;中央、諸侯與百姓群策群力,完成“平治水土、九州輻輳、中華一統”的壯舉,中華大一統以及“大九州”全球殖民拓展活動,均在“克明峻德、協和萬邦”的偉大精神鼓舞下,取得“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燦爛治績,全球大一統文明,由此宏基奠立、綿延無盡、不斷復興也!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