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學源流之——龍星照耀中華
    毛峰
    2016年03月29日

    南宋 陳容 《云龍圖》

    (續前《龍騰之象》)

    六,龍象升騰:龍星閃耀中華

    晚周圣哲孔子及弟子,在為世界哲學的最高寶典、中華最古老經典《易經》所寫的哲理性詮釋《十翼》(《易傳》)中,把原龍之象加以提煉升華,也為《易經》這部“龍書”插上了翅膀,使之具有哲學與詩意想象空間:

    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潘?,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象》曰:天性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曄鄳?,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镁?,天下治也。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蜍S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田,乃位乎天德??糊堄谢?,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大哉!美哉!圣矣哉!孔子及弟子的這篇哲理詩——《原龍之詩》,緊密配合《易經·乾卦》卦象而酣暢發揮之,曲盡“中華龍”的偉大而剛健的靈魂,真是世界哲學詩之開篇大作,中華文明的偉大《創世紀》史詩也!

    根據孔子《易傳》記述與發揮,原龍的生物特征、生命精神,有如下關鍵之點:龍是天文歷法星象的直接表征物。

    《易經》本身就是《河圖》八卦的六十四卦象-數-理體系,這一偉大科學-哲學體系,是古人對日月星辰、五星、二十八宿體系的實際觀測、記錄、推算、擴衍的忠實記錄,是天文歷法星象之學的集大成,集中體現了中華文明天地人大一統生命哲學、文明智慧、依據天文實測指導農業耕作、人類生活的偉大成就。而“原龍”恰恰呼應了宇宙元氣(乾元、陽氣)不斷沉潛、伸張、擴展、飛騰、轉化、潛藏、再伸張之宇宙圖象,因此被孔子《易傳》用以表現“統天”、“御天”、“天德”、“天則”等天地人大一統運行的生命法則。

    具體到乾卦之這一原龍取象,乃是天上四組標示著大地四季輪回的二十八星宿之一——蒼龍七宿運行的傳神寫照,卦象“見龍在田”、“飛龍在天”等,均指春季蒼龍之一的“角宿”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的物候、氣候特征,通常古人要在此時舉行祭龍大典(古稱雩祭,即孔子在《論語》中告弟子平生所樂在于“沐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之舞雩圣壇,孔子見天下萬物欣欣向春之美景而生欣慰之情也),用以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天下太平之美好心情也。

    附注:讀者可詳參常秉義《周易與歷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版和《易經圖典精華》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版。

    另可參考楊靜榮、劉志雄:《龍之源》64-71頁,中國書店2008年版;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中國社科出版社2006年版、《中國天文考古學》中國社科出版社2010年版、《天文學史話》中國社科文獻2011年版等多位學者論述。

    峰按:上述論著的缺點,是大多都摻雜了近代啟蒙主義以來西方神話學、宗教學、考古學的諸多錯誤偏見,須仔細甄別之。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