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柯林斯《天鵝座之謎》
安德魯·柯林斯在《天鵝座之謎》前言中概述了他的“重大發現”:從距今17000年歐洲西部的洞穴壁畫,到距今11500年土耳其東南部的神廟遺址,再到埃及金字塔、印度、墨西哥、秘魯、北美土著居民的土丘建筑、英國埃夫伯里巨石陣、印尼島民、非洲馬里的多貢部落,到中國的三皇五帝時代,“全世界的原住民都篤信我們(人類)發源于宇宙……幾乎每一個角落的民族都深信地球上的生命發源于地球之外?!?
這種生命起源太空的古老思想,由于亞里士多德錯誤地認為生命從無到有、自然而生的希臘科學主流觀點、由于天主教的上帝從虛無中創造世界的宗教教條橫行,一度遭遇中斷;直到近代,著名科學家路易·巴斯德的研究,才把亞里士多德、天主教的觀點予以徹底推翻:生命不可能從無到有。
當代高能太空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普遍存在一種叫做多環芳烴(PAHs)的有機化合物,是組成生命的基本成分。在1911年掉落于埃及的火星隕石中檢測出了富碳物質,說明地外微生物或化合物,以耐寒性強的細菌孢子形式存在,它們伴隨隕石降落地球,促成地球生命散播與文明的誕生。
從北極星體到微生物,一切生命都保存著對其太空本源的深微記憶。安德魯·柯林斯受到固陋偏執的西方巫術-宗教-科學主義世界觀的誤導,立即把這一重要發現與“舊石器時代的薩滿教徒在宗教儀式中使用致幻劑”等原始崇拜現象,荒誕地聯想到一起,枉費了許多考察與思索的力氣,殊為可惜。
在深深浸潤于中國人文-生命-詩意神秘主義的大一統世界觀的我看來,薩滿巫師、祭祀階層,不是人類文明起源的標志,恰恰相反,人類舉目望天,忠實地觀測、記錄、推演、解釋、提煉天象,包括距今17000年的北極星體——天鵝座中的雙星系統、天鵝座X-3星發出的宇宙射線,這些宇宙元氣的揮發記錄,深刻啟發了將地球生命系統納入天地人大一統生命秩序的伏羲《河圖》體系——中華智慧的核心,直接催生了舊石器-新石器時代人類文明的誕生!
這才是文明起源問題之核心所在!
至于《天鵝座之謎》用相當篇幅探究、推想薩滿巫師如何使用“致幻劑”與地外世界進行“靈異溝通”,則是游離了生命主義-理性主義的文明持續進展的主線,也間接體現了工業文明巨大壓力下的當代西方人,一貫企圖操控宇宙生命而不得、轉而求助于巫術-占卜、練金術士、致幻毒品的思維-心理痼疾。
伴隨最后一個冰河期的結束,原始農業文明自上美索不達米亞(Upper Mesopotamia)地區即今土耳其東部、敘利亞北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北部還有中國的多個地區發端,當時普遍出現了原始農業技術的傳播與發展。
這種發展,被稱為“新石器革命”(Neolithic Revolution),農業文明形態擴展到下美索不達米亞(Lower Mesopotamia)的蘇美爾(Sumer)與阿卡德(Akkad)文明,而依據碳十四檢測得知,距今11500年以上的土耳其原始神廟遺址哥貝克力之丘(Gobekli Tepe),指示著當時北極星體——天鵝座中最亮的星星——天津四(Deneb),表明距今11500-17000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遠古天文學指導下農業文明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我幼年居住的城市,名為天津,循此溯源,城市雖得名于燕王朱棣篡弒之戰“靖難”之亂之渡口——所謂天子津渡,但其隱秘的天文涵義,卻是天河之津渡、天鵝之翱翔,非篡弒之戰也。
德國考古學家克勞斯·施密特、哈羅德·豪普特曼主持了對哥貝克力遺址的發掘,施密特在2006年出版了《他們修建了最早的神廟》,認為這一遺址自12000年前就開始建造。
這座遺址修建在300米高的山丘上,南北朝向,巨石上雕刻著精美的蛇、禿鷲等動物形象,它與臨近的遠古遺址卡拉漢之丘(Karahan Tepe)等世界各地的原始文明遺址一樣,其建筑布局、巨石雕刻等,全都對應著“夜空中一個意義非凡的區域”,對應著夜空中那些最明亮的星群、星體,對應著太陽的公轉周期,譬如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時的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更精準對應月球運動的周期,月球每18·61年完成一次運行周期,古人需要觀察月亮來計算歷法(陰歷),合理安排人類的生活。
原始-古典文明之偉大燦爛,之吻合天地人大一統生命秩序,之博大深邃優美;近代工業文明之顛倒錯亂、粗野不文、致使全球生態-人文滅絕不斷到來,此見一斑也。
稍晚的中近東的遠古天文學,與當地各種形式的“拜星教”直接相關。公元前2000年繁盛一時的哈蘭(Harran)古城,與伊甸園、巴比倫、亞述古國等一樣,是當時東西方貿易的中心,香料、黃金、珠寶貿易十分繁榮。
哈蘭還是當時的學術研究中心,尤其是練金術、魔法學的研究中心,這些哈蘭古卷,被整理于公元前330年至公元500年間的亞歷山大里亞,稱《赫爾墨斯經》(Hermetica,赫爾墨斯是希臘主神宙斯的兒子、信使,也是太陽神阿波羅之弟),而其宗教禮拜的中心,就是哈蘭古城的月神殿,其主體建筑之一,是一座高達40-50米的方形巨塔,是當地拜星教徒(Sabians)的天文觀測臺,與伊朗地區拜火教徒(Zoroastrians)的寂靜塔(the Towers of Silence)遙相呼應。
《舊約》信仰導源于此,它記載的以色列人始祖亞伯拉罕,以前就是哈蘭拜星教徒,后改宗猶太教-天主教,所以對哈蘭拜星教徒予以一定程度的寬容;公元830年,伊斯蘭教主哈里發命令哈蘭居民改宗伊斯蘭教,哈蘭居民援引《古蘭經》記載,自稱“圣書民族”躲過一劫。
直至13世紀中葉,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將哈蘭夷為平地之前,哈蘭人一直私下里或半公開地信奉“拜星教”,他們敬拜祭祀“太古七星”(Seven Planets of Antiguity)——太陽、月亮、金土水火土五星以及其他星體的超自然的奧秘神力。
中國偉大經典《尚書·堯典》稱日月金木水火土為“七政”,即宇宙天文秩序之“正”;中華文明在三皇五帝、尤其是堯舜大禹的憲政治理下,地文(金木水火土,堯舜大禹治水以正之)與人文(天下為公,天子禪讓、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堯舜古典憲政之政府體系、九州朝貢體系),呼應著“太古七星”、日月五星、萬物之生命光輝、之不息運行,創造出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中國之謎,至此豁然開朗!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