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六經涵括宇宙人生古今之大道,《河圖易經》則涵括宇宙萬有之偉岸瑰麗之圖象,乃中華科學-哲學-人文大一統文明的智慧框架,也是儒家六經學術的根柢所在。
胡煦巨著《周易函書》,根本厘清了易經的哲理精髓,尤其是《河圖》與《周易》之間的基本關系:《河圖》(含《洛書》)是《周易》的源頭、根底、神髓,通行本《周易》僅僅是“文周”即文王、周公對《河圖》的擴充、展開,與《河圖易經》相比,顯然是第二序列的典籍。
最具革命性的發現之一,是胡煦毅然批駁了南宋朱熹提出的、影響后世甚大的“易本占卜之書”之說,認為朱熹在占卜上著眼,專向卦爻上推究人事,與易理“多不相通”。
胡煦認為,易經為傳道之書,雖有占卜因素,卻是細枝末流;朱熹占卜說把讀易、解易者引入歧途,使得人們僅僅通過占卜來關注人事禍福、利祿僥幸,完全違背了圣人借大易傳道、立教之宏偉宗旨。
由于胡煦尖銳批評朱熹易學,其子胡季堂在刻印胡煦著作時,把四庫全書版中有關“朱子”、“本義”(即朱熹《周易本義》)的討論(尖銳批評者居大多數),全改成“先儒”、“后儒”等模糊、隱晦之詞,可見程朱理學被元明清奉為一尊以后,極大壓抑了學術探討,更顯示了滿清的思想僵化。
胡煦認為,易經不僅是六經根柢,更是一切思想知識的源頭,舉凡六經、四書、子史百家、農工醫卜,無不是易經哲理的分用:“六經為圣人傳道之書,而《周易》則圣道之大本所系?!保ā遁徼碧梦募肪砣?
易經“開六經之始,而六經胥不能違;探六經之原,而六經止分其用?!保ā吨芤缀瘯颉罚?
胡煦論易,最重易象,認為魏晉王弼“掃象說理”之說,誤導后人易學甚巨。宋儒因之,易象、易理失傳甚久:
然六經皆載道之書,而《周易》實具天人性命之理?!吨芤住分关载持O,而圖象實括始終本末之全?!瓐D象猶日月也,理猶光明也,光明即日月而具,無日月而光明何生?乃自王弼掃象,一歸諸理,宋儒因之,象失其傳,由來久矣。
胡煦在《周易函書約存》載于卷首之“總義”,深刻概括了河圖易經之偉大緣起、根本地位:
《周易》傳道之書也。道理顯于文字,文字肇于圖書。圖也者,數之聚,象之設,而理寓之也。河圖洛書,天以圖示也。先天八卦,圣人以圖教也。無數不行,無象不定,無理不靈。行之定之靈之,是無辭之《周易》,有言之伏羲也。
道原于天,開于圣,創之于伏羲,繼之者文周孔子,始之者河圖洛書也。蓋圖書為天地自然之易,歷圣相傳之心法,遂無不悉具其中矣。圣人之道,盡在《易象》、《春秋》。易象,其大本也;春秋,其大用也。易象所闡,乃天人合一之旨;春秋所著,乃天人感應之機。
孔子撰述《易傳》,與撰述《春秋》,同一崇高旨趣,即為后世萬代,揭示出宇宙存在、歷史存在的根本法則?!兑住方^非“占卜之書”,董仲舒所謂“達《易》者不占”,最為符合《河圖易經》的根本、儒家六經之博大內涵也。
自夫以《周易》為占卜之書,學者宗之,各各向卦爻中究心人事,遂使圖自圖、卦自卦,四圣之易不復相通。于是乎先天四圖不能比合圖書,則圖之義渺然,拆圖之說紛然矣?!訜o圖,洛無書,伏羲奚所憑而畫卦?先天之必則乎圖書審矣?!视鳌吨芤住氛?,斷自圖書始。
河圖洛書、八卦之圖,乃伏羲所創;卦爻之設,則源于文王、周公(文周),孔子以哲理之辭詮釋之,如此,一部開天辟地、建樹天地人大一統宇宙生命秩序、貫通天人合一之宏旨、中國文明與中國智慧之根底、涵括中華哲學-科學-人文大一統文明框架、根本秩序與根本智慧的寶典巨冊,至此,脈絡清晰地浮現出來了!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