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符號每卦六爻,每爻或陰或陽,有內外、上下之別:初九、九二、九三為內、為下;九四、九五、上九為外、為上。胡煦《周易函書》論之曰:
人事之吉兇得失,皆從動作有為處分別見之,故卦中之吉兇得失,亦即于往來動用處隱隱微露其機緘?!f物之機緘相觸,其勢自然如此。此即日往月來、寒往暑來之義。
循環相生是《周易》根本奧義所在。
這在乾卦《彖辭》、《文言》所謂“元亨利貞”諸語中揭示無遺:“元,天也。亨,命也。利,性也。貞,則天命之既成,而各正其位者也?!?,一貫之一也,即無窮盡、無方體,虛靈不昧、肆應不窮者也?!?
胡煦將“元亨利貞”四字分成兩組:元者,本體;亨利貞,現象(用);元是乾元之簡稱,指宇宙大道,時間上無窮盡、無始終,空間上無方所、無形象,萬物從中源源不斷地誕生出來;亨、利、貞則是萬物具備外形之后的亨通、美利、貞正之生命之廣大、豐富、瑰麗的狀態。
胡煦深論斯旨曰:
乾道流行不息,故止考之以時。坤道一定不移,故可正之以位。六爻之位皆坤有也。乾陽以時進退其間,乃始有爻位之可指,故利貞在既亨之后,而遂以為六位時成,各正性命也。六十二卦乾陽所到,雖分位多寡不同,莫非九之用于坤者,故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乾之所有,唯元而已,亨利貞非元也。而非元不亨,非元不利,非元不貞,故獨以大哉贊乾元也。其在(伏羲)圓圖,則中之所虛者,元也。兩儀之初來者,亨也。亨而能周乎六爻者,利也。能成六十四卦而各正其位者,貞也。以元配春,以貞配冬,非也。元為無極,在未亨未復之前,冬十月之象也。亨則春,而利則夏也。貞,正也成也,萬物秋成之象也。
大哉胡煦夫子所見:元乃宇宙乾陽無形之氣,恰如冬天萬物之潛藏,恰如宇宙大爆炸前之初始狀態,歷代以元配春,不僅難以發明孔子《文言》獨贊“大哉乾元”之思想,更無從合理解釋中國古典建筑學思想中“尊北”所含宇宙學、天文學、人文學之深邃涵義也。
北天極(北斗極星、天鵝座、織女座等)統御著日月五星等主要天體與地球的運行,隆冬時節,在中國歷法中被尊為“元旦”(民國草率追步西方,將西歷1月1日稱元旦,將中華歷法正月初一的原本稱呼“元旦”改稱春節,紊亂古歷法,故而國運多舛、民生窘迫)之義蘊,亦在此。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