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的光臨!
天地之間,有一亙古常新的文明事業,謂之“中國”。中國古稱華夏??鬃印蹲髠鳌吩唬骸坝卸Y樂文章之美,謂之華。有禮義之大,謂之夏?!倍Y者,養也,養護眾生以幸福美滿的生活秩序,謂之禮,謂之禮樂文章,謂之文明。
中國乃10000年綿延的大一統文明的全球治理典范:自伏羲炎黃、堯舜禹、文武周公、孔子孟子、漢皇文景、漢武帝、唐太宗,一直貫穿到改革開放,一萬年里,奮進不息。
中國人從天地宇宙生命大秩序中萃取精華、以高超的智慧(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道佛智慧為補充、諸子百家為表率)引導著全民族、全世界,建樹、構造、傳播一種文明價值。
文明是人類建構合理美好生活的全部事業。
《尚書》曰:“經緯天地謂之文,照臨四方謂之明”。傳播就是傳承以往、播撒當今這些“經緯”(秩序)、這些光明(智慧)的一番事業。宇宙一息不停,人生每時每刻都在翻新,謂之“創意”。從文明到創意,貫通天地人大一統,融會古今中外,稱“文明傳播學”,由我2005年提出。
習近平主席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圍繞“中國夢”重新建構民族精神,把中國傳統文化納入內政外交的根本戰略與“現代治理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
習主席在北師大,嚴詞批判“去中國化”錯誤,吹響了中華文明全面復興的黎明號角。他概括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文明大傳播的三個層次:1,輿論引導與公共教化。中華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透過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話語、天地君親師的傳播秩序,點點滴滴進入人心,哺育社會。2,教育、學術的經典傳播。3,全媒介融合的創意手段。
當代中國的崛起,不僅是21世紀全球文明的頭等大事,也逐一打破了西方現代學術喧囂一時的“西方定律”?!把员胤Q希臘”的西學統治時代已一去不返!
中國的崛起改寫了人類文明進步史與文明傳播史?!白x懂中國”成為全球思想界的首要課題:1,為什么中國一旦統一并穩定下來,就會逐步形成繁榮盛世?2,為什么中華文明在經歷數百年動蕩、分裂后能重新統一并逐步擴大?3,為什么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都虛心向被征服的中華文明學習并采納其政教?4,中華文明的根本智慧何在?懂得了我所謂的“中國密碼”,才能具有全球戰略眼光,進而合理規劃國家進步事業、個人成功事業的大戰略,把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推向長久繁榮。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在其驚世之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2010)中,振聾發聵地指出:“中國不是一個普通的民族國家,而是文明(以天下為己任的)國家?!袊嬖诘奈ㄒ荒J?,就是從歷史中重生……”
當代中國是古典中國文明事業的合法繼承,其重要根基有三:1,統一(于中華文明);2,穩定(于中央集權政治的合理政策);3,繁榮(于士農工商“四民社會”的經濟文化開放與自由)。錢穆《國史大綱》謂之“文治政府”。
正是在古典文明的合理秩序下,中國人如滿天星斗,遍布全球,展現出不斷接納、融貫復雜地域、種族文化為一體的驚人包容力。細分約有三大文明區系:
1,小九州,中原文明區系,以太行山系為脊梁,包括河北、遼東、內蒙、甘肅、寧夏、山西、陜西、山東、河南;2,中九州,從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穿越中原區系,直達新疆、青海、西藏,云貴川,江淮廣大腹地、兩廣、海南、臺灣等,涵括中國全境;3,大九州,遍布全球的華裔聚居區,凡有人者,必有華人!
晚周哲人鄒衍“大九州”之說,預言今日全球華裔之盛!
大九州文明區系,以中華禮教為核心,文尊孔子,武尊關圣,如華文“天”字所示:蒼天之下,一視同仁!
孔子曰:“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其《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孔子圣哲之言,概括了中華文明也是全球文明的最高尚最美好的理想,是全球長期穩定繁榮的精神基石。
深奧的“中國歷史之謎”,由中國正史作者——堯舜三代史官所著《尚書》、周公《周禮》、孔子《春秋》、司馬遷《史記》等“二十四史”作者、吳兢《貞觀政要》、司馬光《資治通鑒》、邵雍《皇極驚世》等人所記載、所詮釋,由諸子百家文獻予以補充、完善,3000余年綿延不絕——為基準,以近代早期來華傳教的利瑪竇、啟蒙思想大師伏爾泰、萊布尼茨、約翰遜、哥德斯密、卡萊爾等西方“知華人士”的對華回憶錄、對華論述為旁證,以辜鴻銘、陳寅恪、柳詒征、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錢穆等“民國七賢”的學術論斷、歷史著作為“現代新基準”,古今中西融貫參酌,已獲根本突破:中國歷史并非黑暗的“封建專制”的歷史,而是“古典憲政”有序展開的、光明燦爛的偉大歷史!
傲視群倫的英國歷史哲學大師阿諾德·湯因比,是這一“光榮譜系”中的一大杰出作者。早在中國“文革”后期,亦即1972、1973年,與池田大作的對話集《展望21世紀》中發出了精準預言:“未來統一世界的,既不是西歐,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瓰閷崿F全球政治統一與和平做好最充分準備的,是數千年來形成獨特思維方式的中華民族?!边@一博大而獨特的思維方式,是以“世俗人文主義”、理性主義、有機生命主義為根本特質,創自伏羲時代,綿延9000-10000年之久,是中國人奉獻于全世界的天地人大一統智慧體系,即包含全球古典時代最先進的哲學智慧-科學觀測-人文治理經驗的《河圖易經》體系,晚周儒道諸子,都從中發源,哺育中華民族為天地貫通、包容并進的偉大文明體系,也是以儒家“仁愛和平”為精神主軸的國內一切社會關系、東亞乃至全球各國之間國際關系的偉大基石。
湯因比以現代“孤見之明”,超越乎啟蒙獨斷論和全盤西化史學的錯誤偏狹之見,極其精準而獨到地概括了決定“中國必將崛起”的文明核心要素:1,在以往2100年間,中國始終保持了邁向全世界的帝國并成為地區性國家的榜樣;2,中華民族的世界主義精神;3,儒教的人道主義;4,儒教和佛教的理性主義;5,道教對宇宙神秘性的直感;6,中國哲學所有流派都強調人類與大自然必須協調才能生存的信念;7,中國人可以在工商科技領域趕超西方;8,中國人也能在軍事上抗衡西方,但更希望和平。
這里需要修正的是“帝國”、“儒教”這兩個西方歷史觀的特有概念:中華文明的“大一統王朝體系”不是希臘羅馬或近代西方殖民意義上的“帝國”;儒家是世俗人文主義的智慧體系,稱之為“宗教”,是極不恰當的。
湯因比精辟論述道:“帝政中國的歷史,是政治上富于成功經驗的歷史,今天仍以‘人民共和國’的形式繼續存在?!彼容^了人類歷史的兩大模式——希臘模式,文化統一但卻無法政治統一,眾城邦林立內訌而滅亡;中國文明的大一統模式,是文化、政治的高度統一,因此取得人類史上獨一無二的巨大成功:“由始皇帝開創而為劉邦成功挽救的中國統一,是人類史上獨一無二的成就?!?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距今約5000年,黃帝戰勝蚩尤之亂,創建了大一統國家制度,乃中國大一統的聯邦制國家的創始,堯舜三代繼承之;秦朝改聯邦諸侯制國家為單一郡縣制國家,漢高祖、惠、文、景、武、光武、隋文、唐太宗等天子;蕭何曹參陳平魏征諸丞相;陸賈賈誼董仲舒司馬遷孔安國吳兢諸大儒,共同開創了中華大一統的長治久安之道。
三皇五帝是中華文明的創始時代、黃金時代。
中華文明的創立者、“三皇第一皇”、“人祖”伏羲的部族文明崛起于東方,縱橫于全黃河流域,因為極善于學習,從新石器時代各部族“九皇六十四民”中脫穎而出,從伏羲至今,中華文明至少延續了9000-1萬年之久。
伏羲傳承了“燧人氏”的采火技術和“有巢氏”的穴居技術等生活技術,促使中華民族的腦力、體力獲得極大增進,中華文明從此如日東升、普惠四方,被尊稱為“神州”,即大自然鐘愛的土地。
自10000-9000年的歷史深處,中華始祖走來;中華信史,可以被正式確立為“萬年綿延的偉大文明”(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首倡此說,橫掃“疑古派”史觀之誤)。
考古年代及文獻出處: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出土了新石器時代,距今9000-7800年間的陶片、人骨、紅燒土、石質、骨質等各種質料的原始文明考古遺物近5000件,歷經18年的7次發掘,在總面積為5·5萬平方米的原始遺址和目前已發掘的2700平米的遺址范圍之內,發現53座房址、12座陶窯、425座窖穴、445座墓葬、32座瓷棺葬、灶坑、小坑、壕溝、獸坑等,是同時期文化遺存最豐富、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遺址。
河南舞陽位于北緯33-36度中原,是伏羲早中晚三期文化的重要活躍區,有學者認為,伏羲原始文化歷時2400年之久,77帝王傳承中,48帝定都賈湖。
伏羲時代的文明創造,最重要的制度與觀念是:1,熟食烹飪制度,中華美食至今全球第一;2,結網捕魚制度,魚類蛋白質促進人腦發育;3,婚姻制度,伏羲創立“儷皮之禮”規約性愛關系;4,中華哲學與中華文字:《河圖》(易經)思想體系燦爛博大,而八卦符號,取象于大自然生命力量,亦成為華文(漢語)的字源之一。
傳說伏羲正率領部族在黃河之濱漁獵,突然,黃河波濤中若隱若現一匹神獸——龍馬,伏羲立即躍身黃河,與之載浮載沉,奮力將龍馬牽引上岸。
伏羲驚喜地發現,龍馬身上有一幅神秘圖案《河圖》,伏羲將它臨摹下來,仔細研究,恍然大悟:這《河圖》分明是宇宙元氣流行交織成的偉大圖景!
龍(龍馬)象征春神?!逗訄D易經》是中國人對宇宙萬物秩序的生命哲學概括,是上古《星象圖》、天地節律圖,是“陰陽”兩大宇宙元氣和諧互動的壯麗圖景。中華文明的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特質,由此奠定:中國人把宇宙生命進程(太極)作為最高本體(道、自然法則),人生進程呼應它、效法它,就可以內和外順、幸福美滿?!洞笠住氛軐W確立了中國人和平樂觀、積極進取的品格。
古典中國人的文明生活,充滿了內在的滿足、充實、寧靜與幸福之感。原因在于,其博大深邃的天地信仰、生命哲學:宇宙總在運行,四季總在輪回,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伴隨自然而舞蹈,配合宇宙而運行,春來而奮發,秋來而收斂,不焦躁、不短視,更不患得患失。物來順應、廓然大公,不斤斤計較于一時的渺小得失,不斷奮進而不浮躁、不頹廢,構成中華人生觀的美麗而高貴的品質與廣大自由的境界。
傳統戲曲、評書、相聲等曲藝、中華文藝經典中,常有這一句:“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這八個字飽含“中國智慧”:饑時餐,粒??煽?;渴時飲,滴滴甘甜。大自然決定了人生:饑不擇食、渴不擇飲,平凡的滿足最幸福。
人吃飽喝足,有點兒“撐著”了,就開始喜歡窮講究、瞎折騰。傳統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和《怯講究》就說此理。中國智慧,就是順應大自然,防止瞎折騰。禪門公案有一則名言:吃飯、睡覺、擔水、劈柴,皆妙道??鬃又鲝垺罢保憾苏愕纳顟B度、履行你的公共責任(名),你人間的福分就不斷增加,你就順從、呼應、融會到大自然的美麗懷抱(道德要求,名教)之中了。
我每天早午晚間,常悠然散步,許多困居斗室而不得其解的深奧哲學問題的謎底,一旦進入大自然的懷抱中,立刻清晰浮現,身心頓覺氣爽神清、豁然開朗:這蘊涵于大氣、萬物生命中的呼吸,就是潤澤心靈的最好甘霖!
我曾指著北京后海的閃爍波光,告訴學生:這就是道,也就是大自然運行的秩序、法則,順之、愛之、仿效之,必有收獲(德)。德者,得也,人生懂得自然社會的規矩(明道),就能有所依據、有所收獲(立德,美德)。
人類的美德薈萃天地、深廣無邊;文明之道貫穿古今,滋養萬物。道與德薈萃一身,配以不失時機的奮斗,偉大事業必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中國人的“三不朽”信仰)!
《大易》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所撰),就充分凸現出全體中國人那奮進不息的生命意志與廣大自由的青春精神、生命精神。
《易經·系辭》(經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⒌轮畼I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峰釋:宇宙元氣一陰一陽地變化無窮,就是道;天地養育萬物,盛德的事業極其廣大!豐富地擁有物質精神財富是偉大的事業,每天更新自我的品格是盛大的美德,生生不息就是變化之道。乾德成就一番大氣象,坤德效法它,深究易理易數就可以預測未來,通達世局變化就能成就事業,陰陽元氣不可測度、成就一切,這偉大奇妙的生命進程,就是神。
峰批:這是何其壯麗的宇宙詩篇!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