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龍馬飛騰: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復興——在國家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的公開演講(下)
    毛峰
    2016年05月18日

    繼伏羲而起的神農炎帝,將高度可持續的綠色農耕文明制度、技術傳遍華夏大地,深耕細作、生態養殖的農業制度,確保了中華民族的人口繁衍、萬年文明不衰。

    神農炎帝還是中華醫藥的創始人,偉大國醫,養護華夏民族興盛。華夏部族的興旺,觸發政治-軍事沖突,黃河南部的蚩尤部族叛亂,數度“侵暴諸侯”,神農無力轄制,求助于黃河中游的黃帝部族,黃帝統率諸侯大軍,興兵平叛。

    軒轅黃帝修德愛民、廣納賢良,振兵平叛,率領諸侯聯軍剪滅蚩尤,神農炎帝退居諸侯,黃帝受諸侯民意擁戴,就天子位,中華聯邦民主制基礎上的古典憲政秩序,大一統國家創建:天子、中央政府主要官員,均根據諸侯、民意公開推舉產生,天子代表國家統一,全國實行中央(朝廷)和地方(諸侯)兩級政府的依法治理,對全體人民負責。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清晰記載了黃帝時代中華古典憲政治理的大一統體系:“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金木水火土天文山川物理之正氣,古典天文地理物候人倫大節律)、藝五種(菽粟等農耕制度),撫萬民,度四方……黃帝乃征師諸侯…遂禽殺蚩尤。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北逐葷粥,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米笥掖蟊O,監于萬國……迎日推策,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概括起來,黃帝時代的文明傳播,有:1,驅逐匈奴(葷粥)等蠻夷部族;2,與諸侯建立憲政約束(合符);3,建都涿鹿;4,設置諸侯監理、民意代表的憲政制度(左右大監);5,公開推舉賢德組成政府,治理百姓;6,天子、百官,作為全國統一穩定的大一統國家的象征與道德表率,由諸侯、民意公開推舉而產生,即民選、民任、民舉。

    黃帝率諸侯、百官,祭祀天地,舉行封禪大典、朝覲諸侯、教化萬民、獎勵農耕、鑄九鼎以表率天下,文明生活的基本技術(桑蠶、紡織、衣裳、房屋、道路、舟船、弓箭、冶煉、文字、音樂等)均發達繁榮,黃帝因此繼伏羲之后,被尊為“人文始祖”,中華民族從此自稱“炎黃子孫”。

    經伏羲、神農、黃帝創建的中國大一統國家制度與文明制度(古典憲政體系),在堯舜禹時代,創造出第一個全球文明巔峰,中華九州體系就此巍然確立,不可傾搖。

    中華文獻的第一經典,即最古老和最崇高的,是《尚書》,簡稱“書經”;中華第一典籍,是尚書第一篇,名《尚書·堯典》,堯舜史官所記載。在其中,堯帝揭示了人類生活的七大法則與基本規矩:欽、明、文、思、安、恭、讓。

    今分別詮釋之:

    1,欽德,欽即敬,即恭敬地對待天地人神、萬物和人間一切事情,牢記“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2,明德,明即察,就是要分辨善惡是非、輕重緩急,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練達人情即文章”;

    3,文德,即精通古今一切典章文獻、修習禮樂制度;

    4,思德,即從典章文獻中萃取文明生活的智慧;

    5,安德,安于所安,讓內心的安靜恬淡,締造外在一切社會關系、人生百態的祥和、寧謐,不浮不躁;

    6,恭德,恭敬謙和地對待萬事萬物,不暴躁;

    7,讓德,遜讓而有禮,謙讓而有操守、品節。

    人生能躬行此七德、七義,則宇宙人生無比富麗,道德光明發自內心,照亮宇宙,故“光披四表,格于上下”。

    中國人的美德,洋溢乎四方,貫通乎天地!

    堯帝進一步提出了全球第一個人道主義、和平主義、憲政主義的偉大憲章——《尚書·堯典》,文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峰詮釋之:“全社會彰顯美好的道德,各族群就和睦;依法嚴格治理百官(百姓),百官懂得治理天下的規矩,天下萬邦和諧太平!”以美德而致太平,協和萬民、萬邦,中國人的這一偉大文明理想,孔子稱之為“大同”。

    峰按:這是距今4500年、全球最悠久也最博大的人道主義、和諧主義的憲政秩序的原則,建構合理有序的文明生活的綱領,全人類大同的瑰麗理想!

    據此而結論:《尚書》以及后繼的《周禮》,乃華夏偉大憲法,全球文明生活根基——古典憲政制度的不朽法則!

    堯帝不私權位,接受四岳、諸侯、萬民的推舉,經過嚴密的政治考察與歷練,禪讓天子之位于大舜。

    《尚書·舜典》忠實記載了舜帝,繼任天子,對中央政府體系及其得以運作的古典憲政機制的建構、重整:

    1,天子,由諸侯民意公推產生;

    2,四岳、群牧,協調天子與諸侯關系;

    3,百揆,即宰相,統率全國治理;

    4,司空,負責全國水土平治;

    5,司農,負責全國農耕民生;

    6,司徒,負責全國道德教化;

    7,司寇,負責全國法制督察;

    8,共工,負責全國工商制造;

    9,虞官,負責全國山林養護;

    10,秩宗,負責全國祭祀禮儀;

    11,典樂,負責全國學術教育;

    12,納言,負責全國輿論政情。

    完備的古典憲政制度體系,是中華繁盛的根本所在!伴隨華夏古典民主憲政制度、體系和文明機制的建構、完善,中央政府權威極大提高,中華大一統國家格局穩固樹立,各民族凝成和諧統一體,萬國來朝,史稱“大同”。

    堯舜、大禹、伯益、后稷等動員全國各地諸侯、百姓共27萬勞役,徹底戰勝洪水,完整平治了全國水土、田地、山川,建立起華夏大一統國家制度的治理模式:

    1,九州貢賦財稅體系,國家統一稅收;

    2,水陸交通、通訊體系,國家權力統領各地;

    3,“五服”軍事拱衛-民事治理體系,全國一體;

    4,萬邦朝貢體系,中華民族與萬邦交往的模式建立。

    這一整套偉大的憲政治理體系,謂之“九州”。

    大一統的國家制度、憲政治理體系,必須有大一統的精神秩序、道德教化為支撐,這一支撐就是仁義禮智信之“五常信仰”的建立、完善、宣教、傳播。

    舜帝命司徒契、秩宗伯夷、典樂夔、納言龍等中央、地方各級官府,推行“五倫之教”:父子有親稱“仁”;君臣互敬稱“義”;夫婦內外有別、互敬互愛,稱“禮”;長幼有序,幼小之輩,從長輩處傳承其生命經驗、文明經驗,稱“智”;朋友有愛,稱“信”。仁義禮智信之“五常教化”建立全國上下之倫理,和諧天下于正義,文明生活的準則深入人心;官府廣納民意、廣育賢德,憲政與禮教相互匹配,天下大治。

    由于中華教化得宜,百業繁盛無比,天下萬國“梯山航?!倍鴣?,朝貢者、留學者、貿易者、交流學問技藝者,紛紛前來,中華大地文教之昌明,所謂人杰地靈,詩云“六億神州盡舜堯”也。每個中國人、華人,都是中華萬年文明的燦爛傳人,被大自然(天地神明)所鐘愛、所護佑、所成就。

    中華黃金時代——炎黃堯舜時代,養育了中華民族積極豁達、奮進不息的偉大精神??鬃釉偌犹釤?,在《禮記·禮運》中予以偉大概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

    選用賢能,即古典憲政;講信修睦,即古典禮教;古典憲政與古典禮教,協調匹配,措中國于磐石之堅,廣大而堅固,光明而燦爛,使中國“龍騰鳳舞”,10000年的優美文明因此繁榮昌盛,百姓因此安居樂業,人生因此無比幸福。

    中華文明自黃河流域,向長江、珠江、兩湖、西南、青藏等廣大地區不斷拓展,突現了中華文明“可大可久”的文明傳播品質與傳播奧秘,此即“中國密碼”之所在:

    1,夏商周三代文明,猶如“白銀時代”,具有驚人的包容與創造能力,尤其是周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統主義、“一視同仁”的仁愛大同主義,以周初“封疆土、建諸侯“的偉大封建制度為古典憲政方式、恩威并施的文明包容方式,凝聚了天下眾多土地和民族,綿延八百載之久。

    2,夏商周文明燦爛的禮樂封建體系,薈萃為《尚書》《周禮》的古典憲政制度體系,華夏大一統聯邦制的憲政觀念與憲政秩序,深入人心,中華民族更趨堅固。

    3,孔子創立儒家學派,進一步完善了華夏大一統的國家信念與人生信念(儒家六經、《春秋》三辨等歷史哲學、憲政哲學體系),在經歷了晚周、秦末的混亂之后,在漢代、隋唐、兩宋、明、清中期以前的各代大一統政治秩序下,不斷凝結為儒家“士大夫憲政”、“文治政府”體系與四民社會治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全國人口繁衍與文明繁盛。

    4,當代中國,是偉大文明遺產的傳承人,其迅速的崛起與復興,是中華文明內在活力與不斷復興的歷史明證。

    5,全球華裔,應當深入培育對中華傳承的“文明自覺”。

    總之,從三皇五帝、周秦漢唐,一直到改革開放,中華文明萬年綿延之道、自治治人之道、治世穩妥之道,即儒家的“敬天保民”憲政哲學;以儒家五常信仰為核心、以諸子百家、佛老智慧為補充、為陪襯的古典智慧,是中國長治久安之道,也是全球各國改進治理、自安安人的文明法寶。

    清末民初,內憂外患頻仍,學術界、輿論界,因焦慮于國破家亡,憤然提出“全盤西化”等過激主義主張,誤導了人心,教訓深刻。如今塵埃落定、國家復興,中華文明油然而復興,證明了“中國夢”的偉大戰略,必以中華文明的固有傳統、儒家思想的偉大人文精神為支撐,融匯西方文明的合理經驗、現實政治的合理要素,整合為全球大一統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協調互動、廣大自由的太平盛景。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