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學源流之——道是什么?論中國大一統(二)
    毛峰
    2016年07月12日

    天是廣大無垠的宇宙生命。

    道是順天而生的偉大法則。

    天道信仰,構成中國世界觀的生命-自然哲學的深厚根基與框架,也是中國大一統文明,在科學-人文-哲學思維等所有人類活動的領域中,率先獲得全球性突破的歷史關鍵:中國人在伏羲-神農-黃帝時代,即擺脫了宗教崇拜和巫術神話思維,認識到:天、地、道、神、宇、宙、時、空……舉凡困擾中國以外東西方文明數千年、至今仍以宗教蒙昧主義、原教旨主義、恐怖主義嚴重威脅全球正常生活的毒素,在《河圖易經》的天文歷法-科學人文體系中,一一獲得安頓、澄清:天地萬物皆為自然生命之一體,主宰這些自然生命進程的真實力量,是日月五星(七政)和二十八宿星辰體系,是日-地-月的大一統周期運動,根本無所謂上帝、神仙,更不需要什么神父祭司、巫婆神漢,萬象順天而生、順天而治、順天而美,萬物皆是神!

    予讀孔子《易傳》至“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一句,心臟因狂喜而略感窒息:天道神靈,不過是奇妙發揮了的萬物生命而已!
    立即援筆批注了三個驚嘆號!

    孔子讓我挺身站立,極目遠眺:天地之間,一切廣大自由的生命,一切有幸獲得充分而自由的生長、盡情發揮了其愛欲和意志的生命體,一切美的、詩意的、奇妙的東西,都是神!神就是萬物之妙!神就是——生命本身!

    予據此寫出《神秘主義詩學》,由三聯書店出版。

    同期前后(1990年代),有某作者訪學歐洲多年,出版《拯救與逍遙》一書,大意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志在“拯救眾生”,而中國以道家為主的哲學僅僅志在“自我逍遙”,故不足取。

    予閱后擲之垃圾桶:

    該作者原本很有才氣,不幸被全盤西化所俘獲,對中西文明做出完全錯誤的判斷,足資殷鑒。

    由此,予深知西化之害和中國知識界的卑俗不足觀,乃浩然有歸志,沉潛涵詠于四庫典籍,創獲良多也。

    閱讀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第六章第六節“關聯式的思考及其意義,董仲舒”,他獨具慧眼,給予陰陽五行學說以特別重要的關注。

    李約瑟援引西方學者Misch的論述說:“中國的思想家,在內心里認為,萬物的演變,不是受法則(Law)控制,而是在共同的生活中相互適應。和諧乃是‘自然而有機’的世界之基本原理?!?/p>

    有機自然主義是李約瑟對中國哲學的基本概括,這一強調萬物和諧共生的偉大智慧,與西方有神論和機械唯物論判然分別,極有益于今日全球恢復綠色生態的緊迫需求。

    中國人拒絕西方近代物理學-機械唯物哲學對宇宙自然的錯誤預設:天地之間,充斥著的萬物,不是有待利用、解剖、分析的物資、物質,而是天地呼應、天人應答的生命靈氣,《河圖易經》所謂“元氣”者也。

    中國哲學是“萬物有靈論”(滌蕩了巫術色彩)基礎上的“詩意神秘主義”,它把生命之詩、生活之詩,嵌入宇宙大一統生命的浩然運行之中,為之鼓舞奮發、自強不息。

    自幼在學校,聽老師講“世界是物質的……”,我大惑不解:誰來搬動這死板板的物質呢?若沒有生命的活氣、靈氣,若沒有生命的愛欲和滋味,人活在死板板的物質-機械世界中,又有什么意義呢?去死算了!

    中國哲學讓人美好地生活下去;西方近代哲學的主流——啟蒙獨斷主義,讓人拆卸萬物以自用,終滅物而自斃。

    要想好好活著,就須腦中清洗有害的啟蒙物質觀。

    在河圖易經的純熟體系和儒道兩家精妙的天道哲學的哺育下,中國人樂天知命、生生不息,取得堯舜、三代、漢唐文明的燦爛輝煌。宋元明清以降,尤其是元明清三朝,把偏執僵滯的程朱理學變成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嚴重束縛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嚴重扭曲了中國儒家正宗“經世致用、不事考據”的偉大宗旨,外迫蠻夷、內噬根本,終被全盤西化派乘虛而入、占據偽“正統”,顧炎武謂之“亡天下”。

    明朝是最后一個保有中國古典文明精神的王朝。

    譬如傳統京劇音配像作品《陳三兩》(1981年錄音,1999年音配像錄制,李世濟、閔兆華、張威等主演),情節樞紐,就是以陰陽五行說的變體《麻衣相書》為轉折點:明代山東五定州富春院妓女陳三兩(原名李淑萍),自幼遭家難,其父李九經考中舉人,遭貪贓弄權的太監劉瑾貪贓索賄,拒賣文憑而氣絕身亡于北京報恩寺。峰按:明初廢除中國古典憲政制度最關鍵的一環——宰相制,天子獨攬政權,因全國事務極其繁雜,必須委托他人代理,閹宦之禍遂熾烈。

    陳三兩(李淑萍)賣身以葬埋親人,與弟李鳳鳴失散后,流落到富春妓院,因精通詩文,賣字為生,酬金三兩,人稱“陳三兩”。妓院老鴇將她騙賣給一個年逾六旬的珠寶商人張子春,她不愿順從,商人將官司控訴至直隸滄州府衙門,而審案的知州,恰是失落多年的弟弟李鳳鳴。

    李鳳鳴當堂并未認出自己的同胞姐姐陳三兩(李淑萍),反而事先收受了珠寶商的大筆賄賂,動用非刑拷打陳三兩,陳三兩拼死抵抗、受盡苦楚。恰好當朝狀元公、與陳三兩曾結為義姐弟的河南八府按察使陳奎,巡視滄州府,陳三兩派人攔轎訴冤,案情大白,將李鳳鳴發配充軍。

    此劇殊堪注意之處有三:

    一是妓院老鴇私賣妓女陳三兩的契約,未經本人同意、保人(紅筆畫押者)、官府印鑒,屬非法契約,官衙依法不予保護,可見明代保護商業契約的法治精神;陳三兩雖賣身于妓院,但依然保有人身自由,不得強迫其意志,將其轉賣于他人,因此,這種“賣身契約”不同于希臘羅馬和近代殖民時期視奴隸為牲畜、隨意買賣、處死的西方奴隸制下的奴隸契約;

    二是官府公職人員貪贓枉法受到《大明律》嚴厲制裁;八州府按察使巡視全國各地、受理民怨、督察百官,是漢唐以來御史臺作為“副丞相”糾察百官、維護行政、司法、社會公義的重要制度,是古典憲政制度之一;

    三是貧賤妓女亦可訴冤、告狀,各級政府不得拒絕受理。

    滄州五品官、知州李鳳鳴貪贓枉法,在堂上猛然辨認出妓女陳三兩,原來就是失落多年的姐姐李淑萍,其劇情出現的重大轉折,就是李鳳鳴取出家學收藏之《麻衣相書》。李鳳鳴考問陳三兩,陳三兩對答如流:

    李:何謂“內五行”?

    陳:心肝脾肺腎。

    李:何謂“外五行”?

    陳:金木水火土。

    李:人有三庭五官,何關天與地?

    陳:人為萬物之靈,焉不能比天。

    李:天有滿天星斗;

    陳:人有周身汗毛。

    李:天有日月,普照四方;

    陳:人有雙目,明辨是非!

    李:天有天河周流;

    陳:人有血脈貫通。

    李:天有雷霆,震動宇宙;

    陳:人有咽喉,談論古今。

    李:天有雨,雨潤萬物;

    陳:人有淚,淚不空流!

    李:天有不測風云,風云難定;

    陳:人有旦夕禍福,禍福無常!

    壯哉國粹名劇《陳三兩》!程派名伶李世濟,將大義凜然的妓女演得深沉超邁,與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同宗。

    真不啻《尚書·泰誓》名言:“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之明證,以世俗文藝宣教于世道人心者也!

    其間戲文對白,傲然傳遞著人間正道之消息——

    悠悠宇宙之中,天地萬物與人生百體之間,往復溝通著生命的道義精神,煙花女子陳三兩,奮不顧身、拼死抵抗、大義凜然、揭露弟弟貪贓枉法、終將貪官污吏充軍發配的忠信節義精神,更為伏爾泰名劇《中國孤兒》之瑰偉本源也。

    公道自在人心,從天地自然,下貫人生百態也。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s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