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系列隨筆之八十一——世上本無愛,庸人自擾之,最美的電影之二
    毛峰
    2016年07月26日

    如果說《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催人淚下的英雄史詩(我在《清風廬》和《中國日報中文網》“天下專欄”系列文章“世上的一切”中,推其為“最美的電影之一”),那么,拍攝、公映于1978年、獲得1979年美國金球獎和多項國際大獎的英國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英國著名導演John Guillermin執導、獲封英女王爵士的彼德·烏斯蒂諾夫、大衛·尼文等大批影視明星主演),就是一部揭示人性和社會殘酷的電影杰作。

    影片改編自偵探推理小說的“女王級”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暢銷全球10億冊的同名小說,具有1970-1980年代即卡爾·波普《20世紀的教訓》所謂“電視腐化人心”的危險剛剛暴露、尚未完全覆蓋和主宰全球學術思想、話語形態與藝術感受的“白銀時代”(“黃金時代”,依據我的劃分,則是電影敘事尚未興起的文字閱讀時代,惠特曼、梭羅、愛倫·坡與夏爾·波德萊爾的時代)的藝術風格,電影飽含嚴峻的社會觀察與道德鞭撻,不愧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查理·卓別林所開創的、寄寓著深廣歷史文化內涵與社會批判色彩的偉大電影流派(從《摩登時代》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精神傳人。

    伴隨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斯皮爾伯格《外星人》等“科幻電影”大行其道,電影的“白銀時代”也迅即凋零,西德尼·呂麥特執導的《廣播電視網》道出了全球現實:“我不是什么可尊敬的媒體,我是每天必須關注收視率的妓院!”

    全球電影院線、電影工業、電視傳媒,以13-16歲寒暑假中學生街頭無所事事、泡妞之余帶著馬子逛影院或廣場舞后回家的大媽們的低俗口味為取舍標準,電影還有什么值得觀賞的呢?

    《尼羅河上的慘案》(Death on the Nile)堪稱經典電影的“白銀之花”,其杰出藝術成就有三:

    1,影片的深刻主題——在“一切向前看”的普世價值,橫掃全球市場、經濟社會的時代氛圍里,所謂愛情、友情、信義、真實等虛幻之物,均不堪一擊;

    2,影片對白之精彩雋永,情節進展與場面調度之緊湊流暢,給人以目不暇接之感,第一次觀影會莫名產生恐懼感,似乎身邊就可能發生謀殺案,與當今歐美大都會街頭不時發生的恐怖襲擊,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想起戈達爾《筋疲力盡》里,貝爾蒙多一邊讀詩、一邊殺人的“浪漫”——當金錢與權勢蕩盡一切廉恥與道義,揮舞拳頭和武器,難道不是比逆來順受更“浪漫”嗎?至少,在街頭小妞的眼里,滿身刺青的混混,遠比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大叔要“帥”;

    3,影片一大批“天王級”明星主演,把故事和人物完全“演活了”:憑睿智的眼睛、幽默的談吐、不拘小節的風格,彼德·烏斯蒂諾夫塑造出不費吹灰之力一舉偵破三起命案的比利時著名偵探赫克爾·波洛形象,這一人物從此成為全球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銀幕-文學形象;貝蒂·戴維斯塑造的垂涎并偷竊名貴珠寶的華盛頓貴婦范·斯凱勒太太,令人想起華盛頓另一個“名女人”埃莉諾·羅斯福,因丈夫富蘭克林·羅斯??偨y長期與秘書私通款曲,遂每每雇傭華盛頓健壯牛郎來解除饑渴;安杰拉·蘭斯伯瑞更出色塑造了酗酒的色情小說家奧特伯恩太太,在影片中瘋癲打鬧,亦莊亦諧地揭露了“文學界”的低俗無聊;名伶瑪吉·史密斯,扮演華盛頓貴婦范·斯凱勒太太的貼身陪伴與護理員保爾斯,成功塑造了這位外型、裝束、談吐都透著一股男子氣甚至“殺氣”、實則心腸很好的“貴婦陪伴”,影片暗示她與范·斯凱勒太太之間曖昧的女同性戀關系;至于后來大紅大紫的簡·伯金、奧莉維亞·赫西,在影片中,僅僅為配角。

    影片主演米亞·法羅,成功塑造了杰基這一出身寒微、渴望財富、工于心計、巧設毒局、歇斯底里、神經兮兮、最終殉財而死的“現代女性”形象——現代女性由于一戰二戰將青年男性損傷大半,被“現代化大生產”予以“解放”以填充“勞動力不足”,但在啟蒙獨斷主義瞞天過海的宣傳伎倆下,卻被打扮成“婦女平權運動”,逼令身體孱弱的女性承受現代化大生產的非人折磨,唯一補償是“投票權”,許多女性聽信宣傳而貿然離開家庭,最終被迫單獨撫養兒女,故而,簡·奧斯丁作為小說家的唯一大志,就是把她筆下的女主角“嫁出去”而再不予過問(維吉尼亞·伍爾芙如此評價),卻不思考,倘若不嫁,女又何歸?除非如范·斯凱勒太太與保爾斯一樣孤守一生。

    美國演員洛伊絲·奇利斯,則出色扮演了美貌而冷酷的富二代琳內特·多爾這一悲劇形象——透過她,人們才知道,巨額的財富,并不能滿足富人,而只能使這些富人更殘忍、更冷酷、更貪婪!從豪華轎車里翩翩而下的琳內特,根本不顧莊園門口整齊列隊恭候、渴望一睹尊容的全部仆從,徑直讓管家帶路去看新裝修的花園設施;杰基試探性地對老同學琳內特說“我和男友塞蒙,剛畢業,我們太窮了……”琳內特連聽都不聽,轉移話題道:“唉呀!我的鞋夾腳——”順手將一雙名牌新鞋扔到一邊,這雙被丟棄的新鞋所值,可能是杰基與塞蒙的半月薪酬!

    影片開場,當琳內特初次見到高大英俊的塞蒙,她的淺藍色眼睛,立即迸射出一股冷酷而兇猛的貪婪之光,這是雌獸遇到雄獸而發出的求情信號!剛剛牛津大學財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塞蒙·多爾,當然明白這一求情示愛背后的經濟價值——名校的教育總是成功的——他當然不肯僅僅作霸道富婆琳內特的面首,而要攫取整個莊園等遍布英美的巨額財產!琳內特奪人之愛,實則置自己于死地;而杰基,懷抱現代女性不能泯滅的“母性”,精心幫助塞蒙策劃了這場謀殺,直至兩人殉財而死!

    假如二人沒有碰上大偵探波洛而謀殺成功,杰基就將是下一場謀殺的對象,《尼羅河上的慘案》就要推出“續集”了。

    影片揭示了一個令人顫栗的真實:世上本無愛,庸人自擾之;待垃圾箱內的“可口飲食”(財富、權勢之類)被啄食一空,那些打扮入時的美麗鳥兒們,自然就散盡了,猶如雪琴翁的名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記得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初次襲來,美國財長保爾斯訪華,電視新聞一播出,我和正讀高中的兒子相視大笑:

    “該死的保爾斯!”

    內子不解,問:“有何可笑?”

    兒子立即拿出珍藏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多種影碟:“這是范·斯凱勒太太的臺詞呀!”

    全家隨即又從頭觀賞起影片來:

    當琳內特與塞蒙這一對妙人兒,在開羅豪華酒店的舞池中,翩翩起舞時,其他人都在不遠處凝視著、窺伺著這灼人的美色與華服所散發的珠光寶氣,眼里噴出渴望的欲火;波洛打趣老朋友、英國律師瑞斯(大衛·尼文扮演):“連你這英國人的眼睛,都在含蓄地、悄悄地盯著她——”

    大衛·尼文輕嘆一聲:“她太美了……”

    波洛翹起法國式小胡子道:“啊,不,她太有錢了!”

    這才是一切問題的實質。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