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系列隨筆之八十七——煥然新生之路:有關中國哲學與文化的十個論斷
    毛峰
    2016年07月29日

    民國七賢之一、曠世奇哲熊十力先生(1885-1968),是中國現當代最具原創性、同時又能深入汲取中國固有文明傳統的偉大哲學家,他建基于《易經》、旁參道家哲學、佛教法相唯識哲學、歸宗于孔子儒家思想、以“體用不二”(本體與現象合一)為特征的哲學體系,規模壯闊、神解卓特、氣象恢弘、瑰麗華美,一舉解決西方近代哲學諸多虛妄分別,堪稱現當代中國獨一無二、不可逾越的偉大智慧體系。

    今涵括其巨著《新唯識論》、《讀經示要》、《十力語要》、《體用論》、《原儒》、《乾坤衍》等基本哲學-人文觀點,粗略概括出中西哲學及其文化的10個基本論點:

    一,中西哲學,得以產生、發展、成熟的人文環境、價值趨向,頗為不同,故其智慧造詣,亦各不同:西方哲學堅執主客對立,以主觀征服、宰制客觀為職志,富有獨斷性,是我所謂“啟蒙獨斷主義”的根本原因;中國哲學主張主客(天人)交融、統一,較少流弊,賦予宇宙萬物以廣大自由。

    西方人之“法執”(有關物質萬象的客觀獨斷與固執)、“我執”(主觀概念、方法、體系、預設的獨斷)等固執心頗重,“西方大概富于高度的堅執之情……在宗教上追求全知全能的大神之超越感,特別強盛。稍易其向,便由自我之發現而放棄神的觀念,即可以堅持自己知識即權力,而有征服自然,建立天國于人間之企圖?!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3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峰按:這就是西方人自希臘羅馬時代即奴役、屠殺外邦人、大批蓄養、買賣奴隸(美國南北戰爭之前一直如此)、中世紀迫害異教徒、屢屢發動十字軍東征和近代啟蒙獨斷主義誤導下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盛行的深層哲學基礎;培根所謂“知識即權力”,即妄圖以一套固執的“知識系統”作為莫大權力,強暴、奴役世界,故而,西方近代文化的主流,無論其“神圣知識”(宗教)還是“世俗知識”(科學),都是以野蠻力量,強加于全球各民族的話語霸權。

    熊子深刻卓絕地揭示了中國人的哲學思維特質、境界、方法,尤其清晰恰切地揭示了“宗教”何以不在中國生根之原因:“中國人非無宗教思想……但因其知(智)力不甚喜向外追逐,而情感又戒其堅執,故天帝之觀念,漸以無形轉化,而成為內在的自本自根之(宇宙)本體或(內心)主宰,無復有客觀之大神……中國人唯反求諸己,而透悟自家生命,與宇宙原來不二……所以不成宗教,而哲學上,會物歸己,此已超越知識境界,而臻實證。遠離一切戲論……中國哲學歸極證會,證會則知(智)不外馳,情無僻執……此與西人用力不必同,而所成就亦各異?!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3-4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好一個“會物歸己”!熊十力精妙刻畫了中國人的哲學睿智:會通萬物之情志(心),使之與吾人一己之心融會無間,則萬物皆備于我(孟子語),物我皆歡會于生命的惺惺相惜、生命的彼此感通與扶助,是為“仁”(孔子)。

    由于中國人從農耕文明的反復實踐中,領悟到了敬天(自然)、順天的宇宙大道,主張“物各自然、物各自由”(此亦中國哲學與西方現代哲學之存在主義、現象學吻合的深層原因,峰按),反對強加一己意志于任何事物(從天神天帝之觀念到萬事萬物的治理),從而在全球各民族中,率先告別了宗教獨斷主義、神學蒙昧主義等“戲論”,進抵人類智慧的崇高宗極——吾人自家生命與宇宙大生命本來不二(體用不二),從而避免了困擾西方民族的殖民戰爭與宗教戰爭,永葆和平繁榮之境界、包容廣大之自由(詳見毛峰所著《神秘主義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文明傳播的秩序:中國人的智慧》,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大一統文明》,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版等相關論著)。

    中國哲學,從人類文明的黎明時分——伏羲《河圖易經》時代,即逐漸擺脫了宗教蒙昧主義而日益步入世俗人文主義和詩意神秘主義的偉大境界,熊子謂之“實證”、“證會”,即不從智力上進行各種虛妄的推究和獨斷,而是從個人生命的深刻體悟中,獲得自家生命與宇宙生命“本來不二”的偉大哲學領悟,因此,中國人也就不會像西方人那樣,特別偏執、迷妄、獨斷,強加一己意志給自然、歷史、人性。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笨鬃哟苏Z,智慧極為明晰:既然人類承認浩天廣大,人類就不能把自己渺小智力和情欲造作出來的各種宗教信仰、神學獨斷,橫加于至高的“天”(自然)之上;堯帝“正己恭南面”、“垂拱無為”而治天下以太平,他最能代表中國人的哲學領悟力之高強、政治-道德自治能力之超邁,儒家、道家的中華本土智慧,遂奉之為人類楷模,儒道兩大智慧體系,亦由此偉大發源焉。

    二,中國自古科學水平發達,奠定了中國哲學自始至終的理性主義、人文主義、世俗主義特質。

    熊十力曰:“科學思想,中國人非貧乏也。天、算、音律與藥物之學,皆遠在五帝之世?!こ虒W在六國(戰國)時,已有秦李冰,其神巧所臻,今人亦莫能階也?!苁乐T子百家之書,必多富于科學思想,秦以后漸失其傳?!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4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峰按,秦漢以下,中國科學及技術傳統,并未如熊夫子所謂“失傳”,此乃智者千慮一失,瑕不掩瑜也;《史記》“八書”等正史典籍,屢屢論載之天文星歷、音律、算學、營造等科學思想,燦爛輝煌,下迄清中期胡煦《周易函書》猶能推算“歲差”,可知當時科學技術水平之高,唯外患內憂劇烈,中國軍事科技與工業制造能力一時落后,不能如民初全盤西化派所謂“從西方引進賽先生(科學)”之妄說而將中國科學傳統(李約瑟博士證之甚明)予以一筆抹殺也。

    三,西方哲學有外逐沉溺之弊,但亦有活潑進取、堅執不舍的優點,足資中國人合理加以吸??;中國哲學智不外馳,情無僻執,慧解微妙,但一般民眾自安于萎靡含混,不事自擴,亦有流弊。中西哲學、學術、文化,合之雙美,離則兩傷。

    熊子曰:“希臘人愛好知識,向外追求,其勇往直前的氣概,與活潑潑的生趣,固為科學思想所由發展之根本條件;而其情感上的堅執不舍,復是其用力追求之所以浴罷不能者……中國……上下與天地同流,神妙萬物……超越知識境界,而何事匆遽外求,侈小智以自喪其渾全哉?!餮笕巳缃K不由中(國)哲(學)反己一路,即終不得實證天地萬物一體之真……則凡名利權力種種皆其所貪得無厭而盲目以追逐之者,甚至為一己之私利與偏見,及為一國家一民族之私利而追求不已,構成滔天大禍,卒以毀人者自毀?!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4-5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時當2016年7月28日,美國由于濫發美元而遭遇2008金融危機,經濟復蘇乏力,遂蓄意在中國南海、東海、東北亞之南北韓、敘利亞、土耳其、非洲、中東、東歐烏克蘭等地,挑撥離間、制造事端與動蕩、軍事威脅以售其蠻橫武力并促使全球貨幣回流美國,歐洲則遭遇每日每時的恐怖襲擊,歐美200年來啟蒙獨斷主義、殖民-帝國主義之禍,正延燒指向自身、防不勝防的境地,熊子所言,民國七賢之所論,豈不乾坤只眼耶!

    孔子《易傳》曰:“保合太和,乃利貞?!庇衷唬骸斑^猶不及”,今日世界之禍亂頻仍,乃西方近代哲學之“啟蒙獨斷主義”有以造成,亟需中國哲學文化為之拯濟糾偏也。

    四,中國哲學、科學、人文體系的最深根基,在《大易》(即《河圖易經》,現行《十三經注疏》之《周易正義》、俗稱《周易》或《易經》者,乃《大易》囊括天地人、融貫哲學-科學-人文為渾然一體之浩瀚寶庫之一細目耳,峰按),其實質乃生機主義(生命主義)、人文主義與詩意神秘主義(詳峰著《神秘主義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之偉大生命現象哲學體系,熊十力謂之“體用不二”,即宇宙本體(體)與宇宙現象(用)原本不二,不可在智力上予以分別對待,更不可以知識加以獨斷式推究,孔子《易傳》所謂“生生之謂易……陰陽不測之謂神”,堪稱中國哲學之總綱。

    陰陽,動靜和合,體物無遺,故稱“太極”,乃中國人對宇宙萬物內蘊生命之詩意把握,因其“不測”而受尊為“神”,因大美而牢籠萬有,其名為“道”,皆指稱宇宙生命之浩瀚無垠、不可究詰,熊子妙稱:“物之所以然者,謂之神”,又援引佛教哲學,稱之為“法爾道理”,即人類思維與言語皆不能加以深究、把握與表達,所謂“不可思議”者也,能深入領悟此意,乃能探究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之何所謂也。

    《河圖易經》的大一統智慧體系,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天文歷法、山川地理、二十七節氣、七十二物候等氣象物候之學、萬物順天而生、王者法天而治、身心與宇宙協調等哲學、科學、人文學熔于一爐,故而,蒙昧獨斷的宗教神學不能在中國滋生,由此。

    五,中國哲學締造出“最美的宇宙觀-人生觀”,即篤信宇宙與人生本來不二,人生是宇宙真理之呈現,人能“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參贊化育”(子思《中庸》)而傲立于天地之間,巍峨而燦爛,與世推移,臻于不朽也。

    熊十力在巨著《十力語要·答馬格里尼書》(1936年)中說:“中國民族之特性,即為無宗教思想,……不絕物以專求之內心,故無枯槁之患;亦不逐物以溺其心,故無追求無饜之累。日常生活皆順其天則,暢其至性,則自一飲一食以及所接之一花一木乃至日星大地,無在非真理之顯現,故不必呵斥人間世而別求天國?!嗜寮覍W說在中國常為中心思想,而莫有能搖奪者,以其根據于中華民族性,有至大至深至遠之基礎。而于吾人真理之要求,確能使自得之而無所誕妄,此孔子所以為大也?!?

    中國世界觀的根本信念,在于相信吾人渺小的生命與宇宙浩大的生命,本來一體,同為終極真理之體現:“……須知真理非他,即是吾人所以生之理,亦即是宇宙所以形成之理。故就真理言,吾人生命與大自然即宇宙,是互相融入而不能分開,同為此真理之顯現故。但真理雖顯現為萬象,而不可執定萬象以為真理即如其所顯現之物事。(此中意義難言。)真理雖非超越萬象之外而別有物,但真理自身并不即是萬象,真理畢竟無方所,無形體,所以不能用知識去推度,不能將真理當作外在的物事看待。哲學家如欲實證真理,只有返諸自家固有的明覺,(亦名為智。)即此明覺之自明自了,渾然內外一如而無能所可分時,方是真理實現在前,方名實證,前所謂體認者即是此意?!?

    人生的最高使命,就在于以體認的方式,明覺領悟此萬物一體的終極真理,以人心證天心,進入“天人合一”的仁者境界:“由儒家之見地,則真理唯可以由體認而實證,非可用知識推求?!寮移渲梁?!……蓋以為哲學者,所以窮萬化而究其原,通眾理而會其極,然必實體之身心踐履之間,密驗之幽獨隱微之地。此理昭著,近則炯然一念,遠則彌綸六合,唯在己有收攝保聚之功故也。(不使心力馳散而下墜,名收攝保聚。)如其役心于述作之事,則恐辨說騰而大道喪,文采多而實德寡。須知,哲學所窮者為真理,而真理必須躬行實踐而始顯,非可以真理為心外之物,而恃吾人之知解以知之也。質言之,吾人必須有內心的修養,直至明覺澄然,即是真理呈顯。如此,方見得明覺與真理非二,中國哲學之所昭示者唯此?!?

    中國世界觀要求人們注重內心修養、塑造道德人生,進而塑造一個公平正義、講信修睦的道德社會和人性升華、人文粹美的道德世界,即東西薈萃之大一統文明世界也。

    六,西方哲學之流弊,在于其整個學術思想(世界觀)之虛妄、迷誤,將渾全的宇宙萬物妄加區隔、劃分,因而,“智慧蔽塞,胸量畢竟不能廣大,物我對峙是其(智慧)生活中之極大缺憾,西洋人不能會(融)萬物為一己,頗欲伸張其自我于宇宙之上,常有宰制萬物之思……以己勝物,終限于有對……以侵略為雄,其學術思想素誤也?!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16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熊十力深刻洞察西學之流弊,予以揭露曰:“西方精神唯在向外追求……其生命完全殉沒于財富與權力之中,國內則剝削貧民,國外則侵略弱小,狼貪虎噬猶不足以喻其殘酷,使人興天地不仁之感。受壓迫者一旦反抗,則其報之亦有加無已?!磉M科學猛進,技術益精。殺人利器供侵略者之用,大有人類自毀之憂?!\用此(西學)智能者,必須有更高之一種學術,此更高之學術似非求之儒家之《大易》不可?!时闶遣灰字5?。盡管物理人事變化多端,日出無窮,而人與人或與物之間,總有自然不容已之愛存在?!蚯笕手畬W,源出《大易》?!蕦W絕則人道滅矣?!餮笞钥茖W發達以來,社會與政治上之組織日益嚴密……至流于機械化……個人失其思想等自由,即個人全被毀壞?!洞笠住分鐣卫硐?,依據其玄學上‘群龍無首’之宇宙觀,總以輔贊個人之自主、自治為主旨,而成立共同生活之結構,如《禮運》之大同規畫……而成天下為公之盛治也?!笨芍^預先揭示了西方、全球今日大工業機械化生產造成人類自由的淪喪和人道、仁愛關系的扭曲、錯亂。

    僅2016年夏法國尼斯某極端分子駕駛大卡車橫沖直撞,就造成80人無辜慘死;而另一恐怖襲擊則使美國某夜總會無辜慘死200余人!

    七,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新生、全球文明之正軌,在以孔子思想為中心,孔子儒家哲學普適于一起時代、一切社群、一切文化之因,一則乃《大易》建生命本體為宇宙本質,人生觀由此體悟流行不息、恒時創新、陽剛健進之道;再則,孔子儒家包容廣大,能涵攝過往與未來各學派、教派,使民族與人類立于常新久安之道;三則儒家不反對知識,與佛老不同,可為科技進步之襄助;四則儒家主張正德、利用、厚生,善于協調經濟社會之均衡與公平;五則儒家堪稱內圣外王之道(莊周言),內圣則涵養仁心,外王則均平忠恕以治天下,故而為全人類文明進步、長治久安、起死回生之大道。

    熊十力先生曾因著名哲學家張申府在中國哲學年會上發言主張,與國內哲學界關系密切之兩事,一為“中國文化本位建設”議論,一為需要新哲學的呼聲,熊子頗有感慨,遂在湯用彤家,與著名學者蒙文通、錢穆、賀麟等談天,熊十力座中一番發揮,歸自家撰成《文化與哲學》,揭露曰:“吾國學人,總好追逐風氣……此等逐臭之習,有兩大?。阂?,各人無牢固與永久不改之業,遇事無從深入,徒養成浮動性;二,大家共趨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其余千途萬轍,一切廢棄,無人過問。此兩大病,都是中國學人死癥……夫新哲學產生,與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則必于(本國)固有思想、于西洋思想,方方面面,均有沉潛深刻的研究……否則,終古淺嘗,終古混亂,一切話都不須說也?!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27-29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峰按:自1990年重返大學攻讀碩士、博士,任教大學,至今25年矣,中國學人之“死癥”非但沒有絲毫改進,卻有擴大深入、病入膏肓之患。熊夫子所謂“終古淺嘗”、“終古混亂”,由于教育部所轄各大學管理當局的績效主義、實用主義而變本加厲,非但“新哲學”無從誕生,“中國本位文化”更無從立地基,就連民國時代學者的基本廉恥,也蕩然無存;在官僚機器和淺薄傳媒的威逼利誘下,很多學者撿拾西洋最新牙慧以炫耀,自我矜持為“公知”而罔顧中國歷史與社會實際,誤導輿論,蛻變成“啟蒙獨斷話語”與“黨棍、學閥”作風,知識界烏煙瘴氣,許多高校的人文社會學科腐敗僵化,貽笑大方,與民國七賢之業,懸如霄壤也。

    八,中國哲學、中國學術、中國文化的近四百年的混亂、僵化、腐敗與蹉跌,其深刻原因,在于滿清1644年軍事占領中國后殘暴推行的“高壓政策”,中國學人在威逼利誘下,完全喪失了儒家思想至大至剛、為民請命的獨立精神,成了“無聊卑鄙的漢學考據學、實證主義”的可悲奴隸。

    熊十力特撰《論漢學》揭露滿清與民國無聊學人推崇“漢學”(實乃“偽漢學”,與陸賈、賈誼、司馬談、司馬遷、董仲舒、孔安國、劉向、劉歆、班固、大小戴、馬融、鄭玄等兩漢巨賢名儒之經世致用之學,毫無關涉與精神傳承,峰按),其實質,乃荼毒中國固有哲學與文化之精神元兇:“向者梁任公(啟超)禱頌清儒董理之功(所謂“整理舊學”,僅這一命名就居心莫測:“舊學”之名,實乃“老古董”之謂也,梁啟超言下之意,他代表“新學”足以總結、評斷、估價“老古董”,后來“新文化運動”等全盤西化分子狂妄叫囂“令其速速就博物館之位”,皆由梁氏首倡之;錢穆專門撰寫《近三百年學術史》以糾正之,峰按),擬諸歐洲文藝復興,余意未足相似。歐人文藝復興時代,向有一種真精神,即接受前哲思想,確能以之激發內在的生活力,而有沛然不能御與欣欣向榮之機?!迦鍨閷W之動機,不過言名言利、樂于豢養而已。江藩《漢學師承記》,首列無恥之徒閻若璩(若璩以康熙元年游燕京,投靠降臣龔鼎孳,為之延譽,后雍正寵之,熊十力原注),一代衣缽之傳,實在乎是?!w士之所學,唯是瑣碎無用之考據,人皆終其生而無玩心高明之境,學則卑瑣,志則卑瑣,人則卑瑣,習于是者,且三百年,其不足以應付現代潮流而措置裕如,固其勢也。此等風會,于今猶烈。國內各大學之學院,及文科研究所,本當為高深思想之發生地,而今則大都以無聊考據為事?!d生人之智慧,陷族類于衰微,三百年漢學之毒,罪浮于呂政(嬴政),而至今猶不悟,豈不痛哉!嗚呼,學絕道喪,人心死,人氣盡,人理亡,國以不振,族類式微,皆清代漢學家之罪也?!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55-57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嗚呼!余執教北師大,與北大、清華諸高校著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文科專家們共事、交往,發現其中雖不乏一二睿智之見,但大抵沿襲滿清漢學家之考據陋習,還祖述胡適,以為無聊考據、了無生機的“實證功夫”為“科學”、“扎實”;大學新生、研究新人,炫目于這些名流之頭銜,久而受其誤導而不知,一副死沉沉的堆砌數據以冒充真知灼見,頂著著名高校畢業生之名,外出招搖撞騙,頗收獲“廣受贊譽”之傳媒功效也。

    九,凡有高深文化之民族,莫不以固有哲學為宗極;中國哲學,固當以孔門之學,為吾國之中心思想,旁參以道家哲學,為中國學術思想之正宗、中國哲學之大本。彰顯哲學、學術、文化之國民性、獨立性,適足以審慎鑒別、合理吸納西方外來哲學、西方學術與文化的有益成分,取長補短、交流互動,乃能領導全人類進步,共臻全球人道盛景。

    熊十力先生鮮明主張“中國哲學之國民性、獨立性”,援引事例以證:“道家無出世主張,自老莊迄宋明道家,多攻獨裁、倡自由;吾國僧徒,從來遇夷狄盜賊為帝,則依附以弘法,真正治道家學術者,卻無此事。哲學不宜失國民性,由此可見?!瓏L言,一個人必有自立之精神,而后可采納他人之長;若自甘暴棄,未有能學人者也?!保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233-235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十,遠思滿清三百年軍事占領、奴化統治與加深奴化之“漢學考據”無聊卑瑣之毒,近察全盤西化派之歷史文化虛無主義之邯鄲學步、毀棄故常,明辨其造成中國哲學、中國學術、中國政治-社會-風俗之紊亂,并不足以代表中國三皇五帝、三代漢唐、迄宋明民國而不滅之儒家正統,返本開新、獨立不倚、自立自強,終能振弊起衰、再創輝煌,否則,繼續匍匐在啟蒙獨斷主義和全盤西化派誤導之下,自卑自亂,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將終萬世而為奴,不堪造就也。

    熊子以磅礴萬有的氣魄,對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予以摧陷廓清并預言無窮曰:“浮淺混亂,無如哲學界,盲以導盲,醉以扶醉,中心思想從何而有?……今人之智不及園夫,妄欲完全毀棄其所固有,唯學東施之效西子之顰,自清末廢科舉設學校以來,于今五十余年(如今已近百年,峰按),步步趨入全盤西化之路,實則西洋人之精神與學術思想與行動,皆非今日擁上庠稱名流者所得有其分毫,而固有之積累,則不分好壞而一切唾棄,乃至掃蕩以盡矣……”(《境由心生:熊十力精選集》第234-235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余自1990年從記者編輯崗位,回南開、北師大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深深鄙夷中國知識界之卑瑣無恥,哲學上,上下求索,幸得《熊十力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而開悟;歷史文化上,幸得柳詒征、錢穆等“民國七賢”巨著而錨定一生志業,反復研讀而深心服膺之,煥然有新生之感,私淑于民國七賢,以為生有父母、師有七賢,則獨學無友、孤陋寡聞之患,庶幾得免;任憑中國知識界如何卑俗墮落,余浩然自守;對1644年以來中國士子之大多數,宜乎橫眉冷對之,對其所有名家、權威、“定論”,嗤之以鼻可也!

    熊十力先生,與民國七賢一道,堅決反對全盤西化派的哲學-人文主張,他在講學授徒時,諄諄告誡青年:

    不通西學,難發揮吾先圣哲之學,此意不待詳說。然治西學者,如無特別慧解、無超出的眼光,則又驚炫于西哲理論之精嚴、條理之茂密,
    而不得穆然遐思、卓然曠觀,以察其根底、詳其條貫、識其言外之意,而辨其得失、衡其短長,如牧豎入五都之市,目眩于五光十色,其神遂亂,如此,則將陷于西哲之網羅,無可反求諸己,終不識固有家珍。自清末以來,吾國學子,甘為洋奴,無獨立研究之精神,此吾所痛?!釃巳缬l揚獨立精神,必賴哲學家首先發揚吾國固有之哲學精神,若如今日國內哲學界之東涂西抹,浮淺混亂,長此不變,中國人將萬世為奴,深堪危懼?。ā毒秤尚纳盒苁x集》第240頁,陜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可惜,熊十力先生所言,竟為今日中國知識界之深弊,啟蒙獨斷之西學泛濫成災,淺薄無恥之人欲橫流全球,中國廣大自由、深邃華美的“世界觀”晦暗不章,片面獨任工商科技發展與物質進步的近現代西方啟蒙世界觀,將全世界引向歧途:“故哲學不是知識的學問而是自明自覺的一種學問,但此種意義極深廣微奧而難為不知者言。須知,哲學與科學其所窮究之對象不同,領域不同,即其為學之精神與方法等等,亦不能不異。但自西洋科學思想輸入中國以后,中國人皆傾向科學,一切信賴客觀的方法,只知向外求理而不知吾生與天地萬物所本具之理元來無外?!保ā妒φZ要》卷二,140-145頁,中華書局,1996,北京)

    偉哉熊子!得儒門圣學血脈者,千古幾人哉!

    熊十力先生,處于西方世界觀橫決世界之20世紀、全盤西化論主宰大眾思想之現代中國,獨持異論,卓爾不群,傲岸不屈,誠偉大人物也!熊先生所示“體認自證”之思想方法,更是樹立中國世界觀、體認儒學真理之不二法門。而熊先生的思想,更啟迪了一個妙相莊嚴的真理世界:人間萬物,一一都是宇宙真理之顯現,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生,更是宇宙真理的自覺體現者,人生不是虛無的,人生是體現宇宙真理、展開宇宙真理的自覺過程,這宇宙真理不在人心之外,而就在人心之內,只要我們去發現它,體會它,實踐它。換言之,吾人的生命與廣大的宇宙生命本來不二,人生的真理與宇宙的真理本來不二,這就是中國世界觀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那曾經盛開過的一切,即使凋零于物外,必將復活于人心,正如同循環往復的一切生死、明暗、春秋、時空,此之謂:永恒。

    兩千年深秋,我靜坐于韓國大田市某大學教師公寓后面一排燦爛的梧桐樹下,細細研讀熊十力先生的巨著《十力語要》,被書中至深至美的哲理和詩意盎然的境界深深感染,我用全身心體會這廣袤深遠的宇宙,燦若流蘇的梧桐樹葉,越過我的頭頂,伸出無數深情的手掌,代替我溫柔地撫摩純凈蔚藍的蒼穹。沐浴在秋之陽光中,沐浴在甘美的秋風中,沐浴在婆娑的樹葉下那漫天揮灑和嬉戲的光影中,我凝視著操場上嬉鬧打逗的韓國少年,怡然會心于熊夫子所揭示的美麗的真理:“萬物皆是真理的體現”,會心于偉大哲人所昭示的、燦爛展示于眼前的、宇宙深根寧極之道,我恍惚看見少年的我也在操場上奔跑,一切存在過的生命瞬間都不會消逝,它們永恒存在、完美無暇、獨立不倚、無懈可擊,那是挺立于形象之中又超越乎形象之外的、廣闊時空海洋所孕育的、生命智慧的完美珍珠。詩曰:

    梧桐樹下好讀書,秋光燦爛葉流蘇。

    少年嬉鬧昨日我,一樣逝水繞明珠。

    (毛峰:《旅韓十六首》之一)

    詩圣泰戈爾曾吟道:“我渴望躍入形象海洋的深處,撈取那無形象的完美珍珠?!保ū淖g《吉檀迦利》)君子之學,自潤其身,而令世人足以觀美。孟子所謂“上下與天地同流”、“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者也。

    我從這圣潔的源泉中,汲取人的心靈的每一絲細微的顫動,汲取一種無堅不摧、無懈可擊的珍貴品質、境界和精神,汲取那賦予宇宙萬物以偉大意義的、獨一無二的完美生命。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