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一十三——我的哲學本體論之一:神人以和
    毛峰
    2016年08月30日

    所有偉大的人文言說都是為了回答一個終極問題:對人來說,宇宙意味著什么?換言之,人在宇宙中處于何等地位?近代科學主義者把宇宙描繪成一個偶然的、廣漠的空間,人在宇宙中如一簇浮萍,在黑暗的波濤上隨波逐流,直到漂向死亡和空虛的盡頭。

    任何意義上的永恒根本就不存在。真是這樣嗎?

    瑪格麗特.尤瑟納(1903-1982)將自己的絕筆之作命名為:《什么,永恒?》。僅此命名就蘊含無窮深義:什么,永恒?永恒是什么?永恒還存在嗎?

    19世紀中葉,惠特曼(1819-1892)在《草葉集》(1855)的《自我之歌》中吟道:

    “時鐘指示著瞬息間。──又有什么能指示永恒呢?”

    在這令人震撼的詩句中,詩人同時強調了二者:無比珍貴的現在和無比神秘的永恒。

    而25個世紀前的哲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每臨大川必觀之,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ā墩撜Z》)20世紀的中國哲人熊十力(1885-1968)將此精深地概括為“睹逝水而識真?!保ā扼w用論》)——

    除此滔滔之流,何處還有永恒!

    然而,并非所有時代、所有文化都能體會瞬間-永恒間的微妙關系。同處25個世紀前的柏拉圖,面對不斷生成變化的“現象世界”,不解地問道:“什么東西永遠生成但不存在?什么東西永遠存在但不生成?”從此,西方思想在柏拉圖指引的道路上一去不返、迷惑叢生。

    中世紀回答說:上帝永遠存在但不生成,塵世永遠生成但不存在?,F代人回答說:物質永遠存在, 精神永遠生成,前者決定后者,永恒并不存在!

    現代西方哲學也致力于“反本質主義”的邏輯證明——沒有本體、沒有意義、沒有永恒,只有現象、只有功能、結構、符號或金錢、權勢!

    “是誰改變了你天真的眼神?是誰奪去了你潔白的靈魂?我明知故問!我明知故問!”

    一首歌這樣唱道。是誰?是生活本身!

    是每日每夜,我們為它操勞,然而它最終將我們拋棄的東西。

    誰的靈魂殘存一絲活氣,誰就會在這種無邊的暗夜中哭泣!

    拜倫曾說:“未哭長夜者,不足以語人生!”然而,哭過之后,又當如何呢?

    “此身飲罷歸何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杜甫)中國的偉大詩人為我們指出了終極解脫之道。然而,獨立蒼茫,面對空虛,我們所詠出的詩歌不能不帶有一絲凄涼,如許的疑問仍會不可遏止地涌向心頭:什么是生命的終極意義?什么是人生的真實根基?如果在流逝、虛無之外,永恒根本就不存在,那麼你(神)為什么創造這個世界?你為什么讓我們受盡折磨然后又將我們拋棄?你為什么布置生與死、愛和恨、得與失、短暫和永久……這些殘忍的游戲?神啊,如果你真存在,就請回答我!

    神默然無語。宇宙浩大,卻靜得出奇?!斑@無邊的寂靜使我顫栗!”在此寂靜中,宇宙的終極真實──神秘,第一次浮現出來。人感到了自己的局限。深埋于每個人心底的宗教、詩歌、音樂、舞蹈、愛情──詩意神秘主義的種籽萌芽了。

    在有限者(人)的舞蹈中,無限者(宇宙)第一次以神秘的詩意方式將自身與人類融為一體。在對神(宇宙生命)的無限敬畏與熱愛中,人開始建造自己的家園。

    1,人當以神(宇宙自然)為榜樣:坦蕩、自由、廣大

    《尚書·舜典》曰:“神人以和”。

    人從神(自然)這棵繁茂的大樹上摘取生命的果實,并且以神為榜樣,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園。神吹起他的牧笛,賜予人世永久的和平;高山大海奏起頌歌,將神之子(人)簇擁在自己寬廣而溫暖的懷抱之中。

    然而,這僅僅是詩人筆下的伊甸園。盡管它藏在每個人的夢中,但無法在人世中實現。原因是人類始終在濫用神所賦予的智慧和自由。人一點一滴地將自己天性中的赤子之心、詩人之心斬盡殺絕,只留下機巧之心、貪婪的物欲之心。

    權欲和野心唆使人類企圖殺死神以自代。首先遭到破壞的是神所保護的宇宙自然生態;其次遭到破壞的是神所賦予的人類天良;再次,則是自然與良知基礎上的文明史的真相。

    現代文明在公平和秩序的名義下肆行不義和殘忍,工商制度將人造就成精神蒼白的商品的附庸,“政治暴力”使人成為偏執的“意識形態”的奴隸,甘愿充當政治野心家的犧牲品,在愈演愈烈的意識形態分裂、戰爭、動亂、歧視、殘酷迫害乃至反人道的種族滅絕、恐怖襲擊中充當打手;

    這種文明品質和人類品質的沉淪、墮落和異化,在極端情形下會演變為宗教迷狂、思想迫害、迷信作祟乃至種族沖突、恐怖主義、毀滅人類的無謂的局部或世界戰爭。

    更根本的,它使人類的生活喪失精神根基、喪失了對完美、幸福、偉大、創造性境界的追求和夢想,生活變成了“必須忍受的東西”。人們在得過且過、得樂且樂、有機會就撈一把的心理狀態下度過荒蕪的一生?,F時代的科學沙文主義、消費主義文化杜撰的有關人的“動物本能”的神話,更使人忘記其自身“創造者”的天命,陷入名枷利鎖中難以自拔。

    人從神(自然)之子墮落為“豺狼的后裔”。只有少數人痛苦地意識到:必須為人的生存尋找到新的文化根基。必須結束人的“蜉蝣狀態”,這種狀態從人類知道自己只是朝生暮死的一群生物那一天開始,就彌漫在文化中,成為每個人心底的噩夢。

    必須在工商科技異化和墮落的文明逆境中,為真正文明命脈的保存、發揚和推進,尋找到源頭活水。必須敢于并且能夠對每個生命說:“活下去。這是值得為之奮斗的。你我只差一步,就可以并肩匯入那蔚藍一片的、名叫‘永恒’的汪洋大海?!?

    根本的根本,在于為人類的生存重建一種偉大的詩歌宗教。這種詩意神秘主義的宗教將不再是以往建立在神話傳說和教條主義基礎上的“制度性”宗教,而是更本源地建立在以人的宇宙詩意直觀為基礎、將宇宙生命詩意化、人文化的生命教、詩歌宗教。這種宗教能恰當地指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與神(宇宙)的生命關系、生與死的終極涵義。

    斯蒂芬·瑪拉美將死亡描述為“被誣稱為‘死’的一條小而深的溪流”。

    在種種關于“死”的所思所言中,總是詩人說得最恰切、最明澈:一條小而深的溪流……在塵世的沸騰和喧囂之外,不總是有一條深沉的小溪(死亡)在靜靜地、“神秘地”(?。┝魈蕟??然而它僅僅是“小溪”。它不是萬物的終結。

    它總在流淌。流向何處?流向生命、宇宙大生命的海洋。流向生與死渾沌未分、彼此糾纏、相互歸屬的“道”之境界。流向永恒。

    詩人以超乎常人的神秘(?。┒床炝Πl現了生命流程的玄妙(?。┮饬x。

    “死”徒擔惡名,它被“誣稱”為“死”(消極、虛無、湮滅、喪失),它只是真實的一面。真實的另一面是“生”?!兑住分珮O圖,將“陰”、“陽”合構于一幅“宇宙圖景”中,算是參透了生死玄機。生死永遠在互動:互相生發、互相轉化、互相依戀、互為歸宿……二者缺一,則活躍生動、自我更新的“宇宙圖景”就會由“活象”變成“死象”。

    而常識以 “死象”為宇宙的“終極真實”,以為“人世只有一個終點:墳”(魯迅),人生的意義因此頓然迷失。

    詩為我們提供出一種“超越的想象力”,使我們看到生死兩條河流同匯入“永恒”的大海,生命由此獲得意義和依托。詩讓我們深思一切生命背后的那浩瀚無垠的東西。

    海子說:“生命是一種大于我的存在?!薄安灰獝埏L景中的自己,要愛風景中的生命呼吸?!?2) 這生命、這死亡、這風景、這呼吸,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神秘。

    由此,我們獲得啟示:到詩中、尤其是到文明的源頭處、到古典世界觀的精華中,去尋找文明更新的精神力量。

    在古典世界觀的看似平靜的外表下面,我們發現了古代文化“活的靈魂”。

    這靈魂是在恰當理解人和宇宙關系的基礎上,賦予生命以真實、偉大的人文意義。

    這是不同于近代啟蒙獨斷主義、科學沙文主義、工商實用主義、消費-虛無主義的生命-生態世界觀:詩意神秘主義。

    這種世界觀不是要放棄現代文明的物質成就,而是要在現代文明的物質成就的雄厚基礎上,重建被摧毀的人類廣大自由的精神世界。

    2,我的哲學本體論:歸宗大《易》,神是宇宙生命自然,是宇宙生命之美、萬物存在的自足之妙

    詩意神秘主義的最高境界是以現代生命精神和現代人文精神重新解釋了的中國神秘主義。中國神秘主義是詩意神秘主義的思想核心和精神源泉。詩意神秘主義的核心內容──生命主義、人文主義、詩性主義、反西方教條主義和反啟蒙獨斷主義等等,都能從中國思想的最源初的智慧、中國詩意神秘主義寶典《河圖易經》中找到最簡潔、最恰當的說明。

    以《易經》為源泉和根基,以孔子儒家學說尤其是子思《中庸》、《孟子》為擴展和深化、以儒家思想為主干、以道釋思想為旁支的中國詩意神秘主義,發揚其“生生”、“變易”、“相似天地”、“知周乎萬物”、“道濟天下”、“顯仁藏用”、“鼓動萬物”、“日新”等生命主義、人文主義精神,既反對空虛僵化的宗教主義,又反對沉淪物欲的世俗主義,而以“中庸之德”行肯定宇宙人生、完善宇宙人生的“中道”,將宇宙生命奉為“神”,將生命進程之奇妙莫測稱為“秘”,宇宙以生命和智慧賦予人,讓人完善宇宙的事業,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易經.系辭》),天、地、人兩兩相依,合成為宇宙間“大生”、“廣生”的無盡巨流,生生不息、創進不止、眾流澎湃、萬善莊嚴,成就一個真實彌滿、至誠無息、仁德普照的世界,成就廣大深微、神妙無匹、光輝燦爛的生命詩篇。

    3,中國詩意神秘主義的哲學特質,與西方獨斷論的重大區別

    中國詩意神秘主義造就一個廣大自由的“大寫的人”。

    西方啟蒙獨斷主義只能造就一個斤斤于虛妄法權和物權的“小寫的人”。

    柏拉圖的“理想國”、基督教的“原罪”與“末日審判”等所有宗教神學獨斷論、近代西方啟蒙獨斷主義和科學沙文主義,是當代文明困境的根源,都是荒謬的。

    中國最古老的經典《河圖易經》哲理“廣大周備、無所不包”。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思想家用《文言》、《彖》、《象》、《系辭》、《說卦》、《序卦》、《雜卦》(稱“易傳”、“十翼”)的形式,解釋《易經》的卦象、爻辭,形成了一整套以中國詩意神秘主義為精神核心的世界觀體系。它一方面肯定萬物內涵的生命運動本身,非人的理智所能把握,因此它是神秘的;另一方面,它又斷然排除一個凌駕于萬物之上的上帝操縱人世,而主張人命順應天命(宇宙大生命),以獲得詩意完美的人間生活。

    中國神秘主義與西方宗教神秘主義不同,認為“神”不是超絕萬物的神秘本體,而是蘊含在萬物之中奇妙莫測的發展變化過程?!兑捉洝分耙住笔恰白円住钡囊馑?,易經哲學告訴人們:萬物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與其徒勞地尋找萬物流動之外不變的本體(上帝),不如置身于萬物變化的洪流中,體會萬物生生不斷、新新不止、化化不息的生命律動和詩意情調,將一己生命融入大化流行的宇宙大生命之中,從而使一己生命獲得詩意的安頓。

    孔子《易傳.系辭》一段話可謂中國詩意神秘主義的總綱: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陰陽不測之謂神?!?

    中國神秘主義是對生命的全面肯定、褒揚和贊美?!瓣帯?、“陽”被中國人用來形容萬物交融統一、相反相成的變化過程。而這一變化過程,其紛紜豐富,可謂偉大的事業;其日日更新的品性,更是宇宙的盛德;萬物不斷的新生是變易的本質,也是生命的本質;其變化的奇妙莫測,就是神。

    與印度、希臘神秘主義對變化的悲傷態度截然不同,中國神秘主義對萬物不停的遷化消逝過程持樂觀態度。中國人認為,對于事物由無到有再歸之于無的變化過程,非但不應悲哀,而應加以欣賞、贊美和感激。因為變化是事物的本性,事物存在的本來方式,沒有死亡、衰敗、消逝,哪有新生、成長、活躍?

    中國人相信,神不在萬物之外,更不在萬物之上,而在萬物之中,是蘊含在萬物中的生機和精髓,是那生生不息、日新不滯、奇妙莫測的生命本身。

    中國神秘主義的獨特智慧是:雖然人的感官和理智難于捕捉到萬物變化的速度和規律,但這正是自然超出人力控制之外的神奇奧妙之所在。人不應當凌駕于自然之上,而應虛心向自然學習、與自然融會無間。

    神就是自然,就是宇宙,就是萬物存在的大一統整體。

    中國神秘主義博大精深,由易學神秘主義之萬物皆神,延伸出儒家道德良知的神秘主義之天命在人,道家神秘主義之超然物外,溶以佛教神秘主義之萬法無私,合成一種以“天人合一”為精神核心的詩意神秘主義傳統,它所標舉的生命境界與人文理想是:

    珍惜生命的神圣、美麗、純真,

    搏取生命的自由、偉大、輝煌!

    孔子《易傳》對“神”的定義最能反映中國神秘主義的生命性、人文性和詩意性,是中國神秘主義最簡潔最恰當最深刻的概括:“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

    也就是說:所謂神,是就萬物存在的不可言傳之妙而言的。因此,神是萬物的別名,是用來比擬萬物存在之奇妙的形容詞,神就是萬物,萬物皆神。

    在中國神秘主義中,始終貫穿著一種非宗教的生命主義、人文主義和詩性主義、青春主義精神,它以詩意的態度看待神秘莫測的宇宙萬物,因此筆者稱之為生命神秘主義和“詩意神秘主義”。

    在中國神秘主義的詩意世界觀里,神并非虛無飄渺的超絕本體,而是回蕩于天地之間、周流不息、創進不已、奇妙莫測的生命本身。

    神是萬物之妙,生命之美,宇宙之詩。

    中國詩意神秘主義對萬物的命運和結局葆有堅定的信心,但同時正視人間的痛苦與不幸。儒家良知神秘主義主張人奮發向上以創造價值,用人文生命接續自然生命的終結,道家神秘主義主張超然物外以擺脫有限的痛苦,而佛教主張以寂滅自我的方式達到世俗煩惱的根除。儒家正面肯定人生的生命精神與道家、佛家從反面滌除人生私欲的超然態度,恰是《易》之太極圖式中的陰陽合德模式的體現,它與西方科學-宗教兩極的獨斷-區隔-分裂模式大相徑庭。中國詩性智慧以《大易》為源頭,以儒道兩家為陰陽互動的文化主流,中途匯納印度佛教并予以徹底改造,使之融入中國思想的洋洋巨川。

    儒之無私廣大、道之冥契自然、佛之妙法天真,融鑄出中華文明的詩意品質和高超境界,成為維系中華民族一萬年以上綿延、更生的偉大精神力量,也是全球文明的發展方向。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