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二十四——我的哲學本體論之十二:創造與愛的福音
    毛峰
    2016年09月12日

    圍繞“上帝創世”與“愛的福音”,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神秘主義思想體系,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1922年,艾略特發表現代主義里程碑作品《荒原》,詩以《奧義書》的首章《平安禱誦》作結,暗示著本世紀的人文思想向古老的東方神秘主義回流,以重獲久經失落的生命智慧。而詩名《荒原》則源于另一個東方神秘主義思想體系:猶太教的《圣經》。

    《圣經》有言:“須知前方并非應許之地,而是一片荒原!”這部將改寫西方歷史的東方圣典,顯示出對人類存在狀況和文明狀況的深刻洞察和高度的預言能力,其中的許多語句簡直象是對現代文明的神秘讖語:致力于物質擴張的現代文明,付出的卻是自然和人心的雙重荒蕪這樣慘重的代價。

    《圣經》以大氣磅礴的語言和詩的想象力描繪了宇宙的創造過程,其神秘性和完美性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藝術家米開郎基羅的同題繪畫《創世紀》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太初之時,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于水面上。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边@是繼埃及神秘主義之后的又一個語言創世說。
    神創造世界的動機似乎是為了欣賞他所創造的萬物的美麗,他說:“這是好的(美的)”,并讓它們各得其所。

    在米開郎基羅的不朽之作《上帝創造亞當》中,上帝在眾天使的簇擁下,挾風承云降臨地球,以神奇的手指點觸那正從大地上掙扎起身的強壯少年亞當,將生命賦予他,將生命賦予人類。上帝還用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讓他們永遠住在美麗幸福的伊甸園中。

    然而,人類幸福的日子并不久長。由于偷食知識之樹上的知善惡之果,上帝將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遠離永遠果實豐盛的生命之樹,終日操勞,辛苦度日。

    這里,猶太神秘主義表達了對人類知識能力的基本看法:辨別事物的終極善惡是超越人類能力的,人獲得了知識,就喪失了對生命和創造生命的上帝的單純信仰,脫離了天真無邪的童稚狀態,從此,人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人的作為的第一個故事就是“該隱殺弟”?!妒ソ洝芬詫θ诵缘母叨榷床炝γ枥L了人性的自私和殘忍,最后上帝對人徹底失望,放洪水將罪孽深重、惡貫滿盈的人類盡皆淹沒。

    只有虔誠敬奉上帝的挪亞一家被保存下來,從此開始了生命的又一輪循環。在猶太教神秘主義中,神的形象經常是威嚴的、憤怒的,他是急公好義者,隨時準備將懲罰和毀滅降于不義之人的身上。

    他的神秘的威懾力和嚴厲的道德操守賦予猶太教徒以嚴格的虔信主義宗教態度。

    猶太神秘主義在發展中形成了口傳律法集《塔木德》。其中的“舍金納”(神的顯現)觀念,宣稱上帝以榮耀之光降臨大地,只要有十個信徒集中在一起學習《塔木德》,上帝就會顯現于他們中間,這些圣徒可以重返樂園,升入不可見的世界,與神發生密切的交流。

    巴尼特.約瑟夫在《猶太教神秘主義諸方向》一文中指出:“《圣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神秘主義經典”,其中種種神跡的記載,是“尋求或達到在高昂的宗教感情或出神狀態中與上帝直接交往”。

    在中世紀,猶太教中發展出一個新的神秘主義教派——喀巴拉教派。它的經典著作是《光輝之書》(又稱“佐哈爾”)。該書宣稱,上帝與世界的統一本來是完整的,由于邪惡和混亂,舍金納(神的顯現,神光)流離失所,只能顯現在孤立的個人身上。人生存的目的就是通過道德的完善恢復與上帝的原始統一。

    當彌賽亞出現,神廟重建之時,舍金納與上帝重新合一,萬物恢復了原始的和諧?!豆廨x之書》認為人神結合的途徑是愛,耶和華擁抱著每一個神圣的靈魂。它宣稱,存在著一個愛的宮殿,每個人都可進入其中接受神的親吻。這種神秘主義思想緩解了上帝形象的威嚴性,代之以精神之愛的感性形式,因此獲得了廣泛的傳播。

    18世紀,“哈西德”(虔信者)運動在波蘭猶太教徒中興起,創始人巴爾.謝姆.托夫(一說為本.以利撒)以泛神論神秘主義來解釋猶太教義,他宣稱神就在萬物之中,人與上帝的結合不一定靠禁欲和修練,世俗事物也是領悟上帝的手段,只要能“消除自我”,就能通過冥思升入上帝之中。

    1,馬丁·布伯:“我和你”的愛情關系

    哈西德教派的神秘主義思想在現代宗教哲學家馬?。疾慕茏鳌段液湍恪返挠绊懴?,在現代世界中獲得了極廣泛的傳播。

    “垮掉派”詩人金斯堡曾專程前往以色列,拜見布伯這位猶太神秘主義的“圣人”,求教尋找真理的道路。在《我和你》這部簡潔而詩一樣親切的天才之作中,布伯寫道:“上帝是能夠顯現和伸展的巨大奧秘;但他也是不言自明的奧秘,比我的我離我更近?!?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為衣食所絆的自我,一個是無時無刻不在企圖超越這種羈絆的自我。馬?。疾J為那個超越的自我就是上帝,換言之,上帝內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上帝就是人的超越本能,是與人更親近、同時也更神秘的自我。

    《我和你》將人與世界的基本關系分為我-你關系和我-它關系。前者是人與世界的親密的、詩意的、神秘的、超然的關系,“你”就是世界的無限而神秘的本質,“我”是這個超然本質的向往者、愛慕者;后者是人與物的冷冰冰的關系。布伯將人天然的宗教感情詩意化和體驗化,使猶太神秘主義升華到一個詩的境界,他的最終目標是促使人在詩意的生命體驗中,感覺到那種全部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原初統一。

    文明發展到近現代,宇宙、人生的神性與詩性同時枯竭,人們陷入虛無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泥潭難以自拔。見面不問學問道,卻只問賺錢幾許、升官幾何、是否擁有寶馬名車,恰如同只關心車速、不關心道路者,車速猶死亡之速也。人心陷于利令智昏,人生困于行尸走肉,淺薄無聊成為“時代的痛苦”??鬃釉唬骸拔ㄉ现桥c下愚不移?!薄熬由线_,小人下達?!爆F代文化重實用知識輕內心修養,更使這種時代的精神狀況日形突出。

    布伯的神秘主義哲學以親切的詩意性和內在的超越性,建立起一種動人的精神信仰,在此信仰中,萬物統一于上帝,實際上是萬物統一于兄弟般的、戀人般的親密關系中,統一于美、善、和諧終將把世界聯接為一個不可分的緊密整體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無需自然科學和歷史事實來加以證明,它的牢不可破的基礎建立在縈繞于每個人心頭的不死的渴望:建立一個沒有戰爭、沒有恐怖、沒有欺詐、沒有壓迫的美好家園……

    法蘭克福學派思想家赫伯特·馬爾庫塞曾在柏林自由大學作過一次演講:《烏托邦的終結》,他號召青年放棄種種意識形態對種種烏托邦的欺騙性宣傳,動手為改變身邊的現實而奮斗。然而種種烏托邦依然存在。剔除其虛幻的成份,保持對人性的清醒認識,同時將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高懸為值得奮斗的價值目標,讓人從中汲取批判現實、超越現實、改造現實的生命激情,這難道不也是生命的“愛欲”化和詩意化嗎?

    恰如一位殉道的哲人和詩人,以東方神秘主義的萬有合一思想和詩意方式渴望神:

    “象水注入酒中那樣,溶聚一起,合二而一,我和你;

    觸及你的,也完全觸及我——不分彼此,我和你?!?

    神秘主義創設一個愛欲的對象——“神”,讓人敬神,讓人愛人,讓人自愛,讓人建設一個愛的世界、美的世界。神是世界的可愛性,是生命的可愛性,是萬千男女為之奮斗和哭泣的理由。因為那是值得的:當我們凝望嬰兒純潔嬌嫩的臉,我們每個人都暗自給他應許了比我們現在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前景。這嬰兒就是引起崇拜和愛戀的圣嬰,就是神,他雖嬌弱無力,懵懂無知,但卻值得我們以生命來加以衛護,因為他象征著希望。

    神是常常烏云翻滾的世界的一抹亮色,縈繞于每個人心頭的美好詩篇。

    2,“我就是最高的真實!”

    伊斯蘭神秘主義是東方神秘主義較為晚出的類型。先知穆罕默德由于神秘的天啟而悟道,他在苦修的山洞中被“真主”一次次緊緊地摟抱,然后真主命令他:“你念誦!”他不知不覺就念出了《古蘭經》的第96章。當他穿過荒野,他聽到石頭和樹木歡呼他是“真主的使者”?!盁o論根據其宗教體驗還是根據其教義,穆罕默德都有資格被稱為神秘主義者。”他個人的經歷和宗教體驗,時常具有引人共鳴的精神力量:“難道他(真主)沒有發現你孤苦伶仃,而使你有所歸宿?難道他沒有發現你徘徊歧途,而把你引入正路?難道他沒有發現你家境貧寒,而使你衣食豐足?”他教誨人們,真主無處不在:“我確已創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我比他的命脈還近于他?!眰髡f他從麥地那夜游到耶路撒冷并從那里升天,種種奇跡使他的行止更加神秘。

    伊斯蘭教是入世的宗教,它肯定真主賜予世人的各種物質福利,允許人們盡情享受現世生活。它同時強調享樂的局限性和欺騙性(18),指出萬物最終將歸于真主,來世生活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然而,公元7、8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政治化和對印度、波斯、中亞、北非、西班牙等廣大地區的征服,人們對物質財富的聚斂和享樂的追求日益沖淡了對真主的信仰,宗教僅僅成為外在的儀式。于是,一場對抗今世主義的來世主義精神運動就悄然興起了。它的名字叫蘇非主義。

    蘇非主義最早出現在伊拉克庫法地區的苦修者中?!疤K非”是披羊毛粗衣的意思。蘇非主義的生活方式受到從敘利亞遷入阿拉伯沙漠腹地過隱居生活的基督教修士的影響,它主張否定人的一切物質欲望,以苦行禁欲和精神修練的方式完成神秘主義的“否定道”——凈化、受啟、完人的得道過程。它的精神修練通常包括:(1)“齊克爾”,是“懷念”、“喝名”之義,修道者在禮拜儀式中不分晝夜地念誦真主的99個美名,直到自身進入恍惚迷離的沉醉狀態;(2)“塔瓦庫勒”,是“依賴”的意思,修道者把對于神的皈依和順從推到極端,對個人利益完全漠然,全面節制一切人性方面的沖動,既不回顧昨天,也不考慮明天,既不從事任何職業,也不向人乞討,即使生病也不吃藥,一切聽憑真主的安排。

    公元750-1258年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政策十分開明,大量希臘著作被譯成阿拉伯文,新柏拉圖主義思潮滔滔涌入伊斯蘭思想界,受其影響,蘇非主義開始形成自己的神秘主義哲學。普羅提諾關于人的靈魂在神的圣光流溢中消融、達到失魄忘我、神人合一之妙境的思想,與敘利亞基督教神秘主義的苦行思想相調合,形成了極富美學色彩和審美情調的早期蘇非神秘主義哲學。這一時期的蘇非主義以強調“安拉之愛”、“安拉之美”為特色,修道者胸中燃燒著對真主戀人一樣的情愛,在深邃莫測、令人暈眩的神光中,豁然展現出不可名狀的永恒之美,人的靈魂剎那間消融,人與神徹底結合為一體。

    在這種“神秘之愛”的官能性氣氛中,形成了蘇非主義的早期教派和學派——巴士拉派,其中尤以圣女拉比阿最為著名。她不分晝夜地熱忱祈禱,稱安拉為“我的喜歡”、“我的戀人”,在直觀真主的至高之美的幸福中,人的靈魂與神進行了神秘的結婚,人的自我在神圣的東西里面毫無遺漏地回歸并消失。埃及人左農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愛”的神秘道,將超脫自我、人神冥合的法悅之境比喻為修道者胸中愛的激流,他把神秘道分為三個階段:(1)凈化,人勤奮磨礪自己,擺脫自我束縛,使自己的靈魂清徹明亮;(2)照明,人的靈魂此時直面光輝燦爛的“安拉之顏”,體味著無上的喜悅和幸福;(3)安定,人獲得了最深邃的知識,返身回歸到不可名狀的真實存在的最深處,窮極其底。

    公元762年,薩拉森帝國建新都巴格達,迎來了“伊斯蘭文化的黃金時代”,巴格達成為當時東方世界最大的學術和藝術中心。蘇非主義也因此形成了巴格達派,克爾欣、沙卡提、穆哈希比、朱奈德是這一派蘇非的思想巨匠。他們強調提出“討黑德”觀念,即“統而一之”,人的靈魂擺脫了生死羈絆,在“安拉之愛”的沉醉和“靜觀知”的境界上,直面真主神圣之美并能夠說“我就是你”,從而實現徹底的神人合一。穆哈希比將神秘主義的修練法稱為“統約法”,在第一階段上,人自我審查自己的靈魂,擺脫現象界的種種虛妄,使人從心底深處獲得滾滾而出的泉水般清徹而溫馨的生命;第二階段是經由沉思默想進入渾然忘我、自我消融的法悅之境;第三階段靈魂懷著至高的憧憬返回與肉體結合前的太初之境,與神完全合一。

    早期蘇非主義的另一重要派別是呼羅珊派,代表人物是阿札姆、沙吉克、巴士塔米、哈拉智。波斯人巴士塔米,祖先是瑣羅亞亞斯德教徒,性格放蕩不羈,常常在酩酊大醉中宣稱體驗到了真主,他把神秘道的最高境界稱為“消失境”,即自我在與安拉合一的體驗中徹底消失。這種消失是為了在更高的真實中獲得永恒,因此又稱“永存境”。他將伊斯蘭箴言“光榮歸于安拉”改為“光榮歸于我自己!”他在“醉語”中宣稱:“我在他(安拉)的光中看到了我的光……除我之外沒有神……”他的詩更深邃地傳達出神秘主義的哲理和感情:“我變成了一個具有統一肉體的小鳥”;“主啊,用你的統一來裝飾我吧!”;“我看見了統一之樹……”

    哈拉智是波斯最著名的神秘主義者。他認為,非但人具有神性,神也具有人性,人神密不可分:“當我以心靈的眼睛看著主時,我問道:‘你是誰?’他回答:‘你自己?!彼谠娭姓f:“我即我所愛,所愛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軀殼;見我便見他,見他便見我?!彼拿允牵骸拔揖褪钦鎸嵲?!”這種觀點在主張神的超絕性的伊斯蘭教義傳統中被視為異端邪說。公元922年,他被綁在十字架上處死,成為經常遭受迫害的蘇非主義的圣徒。

    波斯神秘主義是瑰麗的古代波斯詩歌的哲學基礎。杰出詩人魯米、哈菲茲、歐瑪爾.卡亞姆等都是著名的神秘主義者,他們的詩篇將蘇非主義特有的官能性與超越性、審美感和神秘感相混合的東方神秘主義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大樹下,帶著一片面包、一瓶酒、一本詩集,你和我并肩在荒野里歌唱,荒野完全變成了天堂?!?

    公元832年,哈里發馬蒙在巴格達設立“智慧館”,大批希臘哲學著作被系統地翻譯成阿拉伯文,受其影響,伊斯蘭思想界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傳統,蘇非主義也因此進入了思辯階段。伊本.西那(阿維森納)吸收諾斯替神秘主義的“光照哲學”,構筑自己神秘的“東方哲學”,他的論著《鳥的故事》、《論愛》、《論祈禱》和詩作《靈魂之歌》等,表明這位枯燥的理性主義者尚有神秘主義的晶瑩剔透之思。

    1091年,波斯哲學家安薩里就任巴格達尼采姆大學哲學教授,蘇非主義開始匯入伊斯蘭思想的主流。1095年,德高望眾的安薩里對自己所說教的堂而皇之的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他發現,哲學所給予的只是詮釋和真理的形骸,而不是他所渴求的生機勃勃的真理本身。他意識到必須重建伊斯蘭。于是他顯示了自己作為一個真正哲人的精神力量和勇氣:他從巴格達悄然出走,開始了十余年的流浪生活。在敘利亞,他加入了蘇非的隊伍,并在神秘主義的修練中獲得了真主直接啟示的“照明”體驗。在《迷途得救》這一自傳體著作中,他宣稱,治愈時代疾病的唯一途徑就是把業已形式化的枯燥教義引入個人內心情感的溫床,由滾滾的生命泉水使人類的精神信仰獲得復蘇:“我知道正是神秘主義者走在通向真主的道路上;他們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他們的方法是最正確的方法,他們的品質是最純潔的品質……”他的名言是:“完美的(神人)合一意味著,除了真主,萬物皆不存在?!彼凇墩軐W家的毀滅》中,對枯燥的經院哲學進行了毀滅性的攻擊,他的大作《宗教學科的復蘇》維護了宗教信仰的內在性、情感性和神秘性。

    針對安薩里的攻擊,出生在西班牙的伊本.魯世德(阿維羅伊)寫出《毀滅之毀滅》予以回擊,并逐漸形成了影響很大的伊斯蘭“西方哲學”體系。他提出哲學真理和宗教真理的“雙重真理說”,認為前者高于后者,這一哲學主張作為“阿維羅伊主義”在中世紀的西方思想界引起了極大的動蕩,成為當時西方思想家反抗教會思想禁錮的精神武器,它在客觀上造成的思想松動局面,為中世紀的異端神學、神秘主義、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思潮的興起,提供了時機和條件。

    伊本.阿拉比是伊斯蘭神秘主義哲學的最高峰。他1165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穆爾西亞(Murcia),37歲時夢中領受安拉“去東方旅行”的告諭,出游東方,1223年定居大馬士革,直至1240年去世,沒有重返西班牙。他的著作《麥加的啟示》和《智慧的珠寶》以及數百篇論文,形成了雄渾瑰麗的神秘哲學體系。

    阿拉比把存在分成三個層次:(1)“絕對存在”,是語言無法敘述、思維無法捕捉的永恒實在。它是無制約的絕對者,不依賴任何東西而存在,是萬物的淵源。它不以任何一物為表現,超一切分解,人憑任何手段都不能把握它。對于人類的認識能力來說,它是渾沌未開的永恒黑暗,是玄中之玄,是圣霧迷漫的幽邃而神秘的奇異世界。它甚至也不是安拉。它是絕對的“一”,是“絕對的單一性”。(2)“相對存在”,是被分解、被限定、有條件的現象界,即錯綜復雜、色彩斑斕、變幻無窮的宇宙森羅萬象。這是相對的“多”,是相對的“雜多性”。(3)“意識存在”,它既感覺到萬象相對之“多”,又認識到這些林林總總、紛紛綸綸終將歸于絕對的“一”,它具有矛盾的品格,能將一與多、有和無、真與偽、是與非……全都統一起來,它是觀念、意識形態的“矛盾的單一性”。

    阿拉比指出,人們之所以認為各種事物判然有別,是因為他們不能把整體作為整體來認識。而能認識這一整體性的宇宙之道的人就是“完人”。完人是與神性相稱的人,是安拉恩寵的中介者,他能從相對看出絕對,從有限看出無限,是胸懷宇宙原則的“小宇宙”。

    這位博大精深的哲人寫道:“當奧秘——即認識神秘主義者與神合一的奧秘——顯示在你面前時,你會覺得你不是別人就是真主……你會看到你的一切行動都是他的行動,你的一切屬性都是他的屬性,你的本質就是他的本質?!?

    他把一位叫做尼扎姆的美麗姑娘比作引導他靈魂認識真主的仙女:

    “她的目光令人銷魂,她的話語充滿活力,她象耶穌一樣安然獻身。

    她的大腿光滑細嫩,象《律法書》一樣光亮晶瑩。我要在她身后緊隨

    一步步踏著她的芳蹤,就好象我自己就是摩西?!保ㄍ希?

    很明顯,在阿拉比的神秘主義思想中,安拉的人格神形象淡化為宇宙不可思議的背景,而真正值得迷戀的,則是活色生香的現象世界,盡管這個世界的來歷和歸宿仍然是神秘莫測和耐人尋味的。由此,穿越許多個世紀,我們可以感覺到人類永恒的精神困擾:為什么現象世界如此美麗又如此短暫呢?什么是現象世界分享永恒、獲得永生的途徑呢?

    《爾雅》(毛峰詩選)

    一赤裸少年,翩翩而立。

    手握劍鞘,斜倚一棵蒼老之樹

    漫不經心。

    森林里的仙女,編成

    大朵芍藥之環,火中顛蕩雙乳

    頻頻側目。

    你的面頰如圓圓的蘋果

    山野里采來,夢里

    含羞

    無言而少男。無言而少女。

    無言而雅。

    無言而青春。

    妙。妙似一枝雪中櫻桃

    顫動于晴光閃爍

    的腳步中,渾圓光潔

    沉溺春風,無言。

    爾,妙。妙不可言。

    兩股清流  源自枕下

    交匯于我手掌

    遍灑你以甘霖、以時間之羽

    以短促的呻吟

    你周流四野,悠游八荒

    環抱我如島嶼

    我如一朵紅蓮

    靜憩于你眉心

    (1993年5月28日)

    歡迎關注毛峰微信公眾號“清風廬”:houseofwind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