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學源流之一百二十三篇——大一統王道:法天向明而治,伏羲研究(7),中國歷史特質之七
    毛峰
    2016年10月08日

    大一統王道,法天(道)、向明(日月星辰之明),公正治理天下:每當紅日東升、丹鶴翱翔之際,賈湖骨笛-伏羲古髀組合制成的遠古測日圭表,就以科學實測指導中國人的農耕文明實踐與文明生活的各項制度。

    伏羲時代,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科技-人文-哲學水平的高超,奠定了遠古憲政治理下的天下部族大聯盟的穩固親密,奠定了中華文明得以多次戰勝洪水、雷電、風暴等災害而巍然屹立的文明根基,奠定了伏羲定都宛丘、建成全球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統治基礎。伏羲文化遺存遍布全國,清晰表明:伏羲文化越出地域范圍,成為中國大一統第一個穩固繁盛的文明形態!

    中國歷史特質之七:中國人篤信萬物有靈、宇宙萬物生命彼此感通(即孔子所謂“仁”),遂把天文-地文-人文等所有科學-生產-生活-文明治理活動,予以融貫合一,將天地紛紜萬象納入一個萬物彼此珍惜的文明制度之中,即“禮”(涵括“樂”)中;更進而以建木-表木(圭表、華表、誹謗木、敢諫鼓等)等民意表達、控訴、議論、建言制度的設立,確立起中國人的偉大政治信仰:通天地人三大公正之道而為一(王的涵義),也就是孔子《禮記·禮運》所謂中華憲政之光輝歷史記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云云,絕非近代淺俗之人康有為所言“托古改制的儒家政治幻想”,而是上古憲政治理制度的忠實記錄。

    孔子謂之“大一統”,董仲舒承之,近代學者林毓生謂之“普遍王權”,余謂之“古典憲政”或“大一統王道”者,乃特指貫通天地人之正義之大一統中華秩序與宇宙秩序也。

    一,禮樂通天安神:伏羲-賈湖骨笛,標志著遠古音樂文化與偉大禮樂通天制度的精美萌芽。

    賈湖遺址震驚世界的出土發現,是30余支精美骨笛,英國權威的《自然》雜志在1999年第9期報道了這一改寫世界音樂考古史的重大發現,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音樂史家鑒定后認為,賈湖骨笛是中國最早的吹管樂器,管身精美完整,制作工藝高超,其相鄰音程的最大誤差僅為5音分,比小提琴家對音準的辨別力之7音分還要精準、敏感,表明距今9000-10000年之久的賈湖人,已經創造出獨步世界的音樂文化(峰按:這一音樂文化所依托的賈湖-伏羲氏原始文明之整體科技-藝術-人文水準之高超,自不待言),被收藏的河南省博物院,從500多件國家一級文物中甄選出來,名列“九大鎮院國寶”之首,標志著中國禮樂文明制度的偉大萌芽與創制。

    伏羲-賈湖骨笛的兩大功能——圭表測日、律管候氣,表明在遠古的伏羲文明時代,中國天文歷法-地文農耕-人文百業的技藝水平、文明制度之日益高超與精美。

    據史家肖興華、吳釗、天文考古學家馮時等許多學者考證研究,賈湖骨笛是上古中華文明“律管候氣”之圭表測日法的天文歷法制度的一部分,更是伏羲太極陰陽哲學在音律學上的表征——六陽律、六陰呂之“雄律陰呂”觀念與十二音律制度的重要體現,是中華文明在伏羲時代,在距今9000-10000年前,即以精美的骨笛、農具、陶具、狩獵工具開始的偉大文明起步,寄寓著音律候氣、妙通天人的伏羲太極哲學,是中華民族的燦爛序曲!

    二,遠古“建木”、表木等禮樂通天制度、測天的賈湖骨笛圭表的創制、設立,顯示了伏羲時代的中國人,第一次努力從整體上宏偉建構與精準把握宇宙本質的形而上哲學沖動。

    伏羲-賈湖人意識到,為了生存與壯大,必須觀天、測天、通天,以掌握宇宙天道、天命,這是伏羲-賈湖人的偉大哲學沖動的最深淵源,與遠古其他文明渴望“天堂”、長生有所不同。

    中國人伸出了測天的第一支觸角——表木。

    遠古所傳“建木”,伴隨測天技術的進步,逐漸演進為“表木”(遠古科學儀器——圭表測天之木),太陽部落的子孫后代(中華民族),憑借“測日通天”的原始哲學思維與科學技術成就,尋覓到了“通天”(掌握宇宙奧秘、自然規律以措置漁獵農耕文明事業)的“天梯”,而《河圖易經》作為哲學-科學-人文之大一統人類文明框架的根基與源泉,就此埋下伏筆。

    伏羲時代的中國人,在落日紫霞、星天月色里,沉潛復涵詠,品味沉思人生意義(河圖哲學偉大圖式的醞釀)。

    三,中國人由觀天、測天、通天,逐漸形成了融貫合一天地人三大宇宙要素的“大一統王道”的古典憲政法治觀念。

    自伏羲直至堯舜,逐漸設立并完善的建木-表木(圭表、華表、誹謗木、敢諫鼓等)民意表達、控訴、議論、建言制度,歷經兩個大的歷史段落:

    第一階段,遠古建木、表木、華表制度,最先用以測天、尋祖,用來昭告天、地、神、明、父、師、祖、宗(宇宙本源),人間正大光明之道(宇宙之道),在中華大地之上,已然創始、奠基、建成,王者測日以觀天意,所謂“王者法天向明而治”。

    黃帝舉行封禪大典的制度淵源,在此萌芽。

    《山海經·海內經》曰:“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太昊爰過,黃帝所為?!?

    《淮南子·墜形訓》曰:“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庇^此可知,伏羲-賈湖人憑借“建木”測天制度以尋覓、通達宇宙萬物的終極本源。

    第二階段,遠古建木、表木、華表制度,逐漸進化為“立木以表大一統王道之公正而誠信”的政治治理制度,即余所謂“古典憲政制度體系”之一,亦即民意表達、控訴、政府采集議論與建言制度之一,中國自古為“憲政法治國家”(予在《大一統文明》中率先提出)的偉大制度,由此確立;遲至宋明兩朝,百姓攔截官府要員訴冤、議論朝政、上書建言等制度,仍為合法;這一整套古典憲政法治制度,被元、清軍事占領集團廢止。

    中華正統史觀的重大結論之十(續前):

    (十),中國人普遍信仰是,通天地人三大公正之道而為一(王),即孔子《禮記·禮運》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者,絕非儒家“托古改制的政治幻想”,而是上古憲政治理的忠實記錄。

    孔子謂之“大一統”,董仲舒承之,近代學者林毓生謂之“普遍王權”,余謂之“古典憲政”或“大一統王道”者,乃特指貫通天地人之正義之大一統中華秩序與宇宙秩序也。

    表者,正也;孔子受尊為“天下唯一師表”(伏爾泰語),以其思想之正大光明,足為人道之表(正);堯舜設立“誹謗木”、旁設“敢諫鼓”,即公開、公平地治理天下,讓天下百姓,在誹謗木、敢諫鼓上,控訴權貴、表達心意、訴諸“正義”。

    予所謂“中華古典憲政制度體系”,此其一也。

    迄今,巍峨表木,仍屹立天安門廣場,稱“華表”。

    伏羲時代的中國人,在落日紫霞、星天月色里,沉潛復涵詠,品味沉思人生意義(河圖哲學偉大圖式的醞釀);更從遠古建木、表木、華表等憲政制度的設立,堅信“立木以表大一統王道之公正而誠信”的政治文明治理制度,作為“古典憲政制度體系”之一的民意表達、控訴、政府采集議論與建言制度,建制起來,中國自古要建成“憲政法治國家”的偉大觀念,深遠恒久地奠立起大一統王道“法天、向明、公正治理”的憲政信仰。

    從疑古學派妄造堆砌的學術垃圾中洞悉真偽,從宋元以來“經學積弊時代”(繆鳳林《中國通史要略》精準評價)中,從滿清政治高壓下的學術萎靡與近代思想錯亂中,不斷披荊斬棘,遠古考古文物、遺存與經典文史資料,至此嚴密吻合矣!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