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三十三篇——眼淚與湖泊都干涸了(時尚帝國系列隨筆之八)
    毛峰
    2016年10月19日

    金斯堡,《嚎叫》作者。

    西美爾寄希望于一戰對西方社會結構的巨大震蕩,會引起人們反思和變革當代文明及其啟蒙獨斷思維的巨大潮流,但作為一名清醒的社會觀察家和歷史哲學家,他為“高度發展的文化”下了一個極其深刻的定義:“文化的命運就是一場不斷延遲的危機……文化的發展趨勢是讓生活解體、變得沒有意義、充滿矛盾和悖論……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浪潮超過了警戒水位?!?

    物質文明的迅猛擴張,淹沒了人類道德上和精神上作為一個有意義整體的存在意義:從批量生產的人口、應試考績制度下的精神廢物,人一再墮落,盡管衣著光鮮。

    “……面對這場以一己之力無法衡量的浩大危機,我們被深深震撼了。但與此同時,這場危機對我們而言并不陌生,也并非不可理喻。因為不論是否意識到,這是每一個人靈魂的危機?!?

    每個人的靈魂,由于物質欲望的撕扯,深深陷入危機中;很多人掙扎不出,只能靠酗酒、吸毒、自殺或精神失常來解脫。

    西美爾作為偉大哲學家,精辟指出:文化的價值即“在生活過程的深處尋找不同現象的統一”,而在惡俗官僚和碎片化的大學、傳媒和整個知識界,這種“偉大而深刻的統一”不僅毫無蹤跡,而且被嘲笑為“迂腐無用”。

    在人類文明的絕大部分時間里,賦予生活過程以深刻統一與崇高價值的,是各文明苦心經營的偉大文明體系,這些偉大的道德精神與人文價值體系(儒家、道家、佛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賦予短暫塵世以偉大意義和深刻統一,使困于感官印象和情欲沖動的人類心靈獲得解脫、安寧、升華,使人類文明在數千年的歲月中保持秩序、均衡、穩定與和諧。

    然而,高度發展的文明體系,年深日久必流弊叢生。

    恰在此時,西方近代啟蒙獨斷文化,荒謬地偽造出一套世俗主義的所謂知識體系,這一體系對各種正處于虛弱、衰微狀態的傳統信仰、宗教解構,粗暴地宣布這些體系是錯誤的。

    技藝導向的世俗知識體系取而代之,獨霸話語權力。

    無奈西方近代啟蒙獨斷主義-科學理性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的知識譜系,并不能完滿解釋宇宙人生的終極意義與價值問題,近代文化體系之核心,出現一個巨大空白,只能以實用主義、享樂主義的“時尚宗教”聊為充數。

    西方物質文化以“弱肉強食”為發展邏輯,在自身內部以及外部造成巨大的不公、污染和破壞,引起激烈反抗,遂使這一文明數度近乎傾覆(一戰、二戰以及最近殃及全球的恐怖主義和生態滅絕)。

    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儒家這一偉大論斷,揭示了一切社會與文明的衰敗原因——國內無遵循禮法的賢哲之士,國外無敵國外患與之抗衡,西方1800-1900年間的獨霸世界、美國1990年代以來的獨霸世界,適足以促使其內在紊亂與衰??;與此相反,中國長期面臨內外巨大壓力,在1840-1949年間掙扎求生,反而不僅贏得獨立,更贏得巨大進步!

    以西方啟蒙獨斷主義為錯誤引導的全球“文化的危機”,不僅不會再度“延遲”,相反,它的衰朽、錯亂,將伴隨其技術和軍事霸權的擴散而一再加速到來。

    全球人的靈魂被接連不斷的震撼和打擊弄得困惑不已。

    為什么西方文化在滿足情欲的同時卻挑起了外在社會與內在靈魂的騷動與不安呢?

    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操者,養也。人類靈魂得不到恰當的培養,日益瑣碎紛亂、淺薄卑鄙、麻木不仁,庸俗的傳媒“時尚”的旋渦,激起一波波虛榮的巨浪,“無止境的爭斗和憂郁”日益深入,這不就是近代人類迷信啟蒙獨斷主義、商業和技術至上的自食其果嗎?!

    靈魂的暗夜,以霧霾和污染的方式擴散著。

    人們欲哭無淚,因為眼淚與湖泊,都干涸了。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