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由于國運衰頹、百業凋敝,中國人的內在豐富、強大與充盈,被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完全摧毀,尤其是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炫目于西方列強的工商科技成就,急功近利地鼓吹“全盤西化”,使中國人完全喪失對自身古老文明的起碼自信,始作俑者魯迅、錢玄同、陳獨秀、胡適等人,妄肆鼓吹“禮教吃人”、“捉妖打鬼”等謬說,將中國固有文明污損歪曲為“野蠻、蒙昧、僵死”的“破爛貨”或“速就博物館之位”的“古董”,而把西方近代文明奉為“人道、開明、進步”等一切美好品質的代名詞,在這種“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虛無主義的誤導下,中國近代知識主流,將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篡改得面目全非,錢穆賓四師在1974年撰寫《孔子傳·序言》時,以年近八旬的衰殘之軀、舉世共尊之“貫通四部之學”的偉大賢哲之人望,以“莽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的千鈞筆力,痛斥“全盤西化”之“學術錯誤”:“遺禍直迄于民國創興以來之六十年。今者痛定思痛,果欲復興中國文化,不得不重振孔子儒家傳統”,實乃諄諄告誡海內外賢哲雅士,無孔子儒家思想之重振,即無中國文化復興之希望。
余在文化部、教育部、遼寧省圖書館等精英機構舉辦各種公開講座時,秉承錢穆夫子遺訓,將孔子儒家傳統奉為“中國之正宗”;更以習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一系列銳利批判“歷史文化虛無主義”、主張“重振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戰略思想,尤其是在北師大旗幟鮮明地提出“去中國化的做法,我是不贊成的”這一答記者問,為時下中國文化復興的根本宗旨,深贊此舉、此言,為“黎明之號角”,如此,則此前統治中國知識界長達百年的“全盤西化”的黑暗逆流,在中華民族掙扎奮斗進程中的誤導、蒙蔽與無恥讕言,亦可不攻自破矣。
近居海南,攜內子游??谒锟谝粠е尿T樓建筑,見其“歷史文化圖片展”中,竟仍然無知地尊奉瓊籍“全盤西化人士”陳序經為“文化大師”,余啞然失笑:陳序經不過是胡適學生,因長期奉行其師愚昧荒謬的“全盤西化”主張,被一貫“黨同伐異”的胡適、傅斯年、顧頡剛之流援引為同道,一度竊據中山大學校長之職,其人其學均不足觀,“歷史文化圖片展”尊奉如儀,非但卑俗可笑,更啟人憂思:中國上至大學教授、政府官員,下至某個旅游景區圖片展的策展人員,仍在“全盤西化”等歷史文化虛無主義的嚴重誤導、扭曲、蒙蔽與長期熏染之下,中國之復興,何其難也!
中國之重振,當以“再造中國之士”為急務。
《孔子家語·五儀解》載孔子答魯哀公“何謂士人”之問,乃曰:
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
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
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
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
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
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
此則士人也。
原著被以散文體印之,余特為分行,以彰顯其逐字逐行之偉岸瑰麗,誠圣人之至論也哉!
試細讀之:
心有所定,計有所守。君請舉目四望,有此等人否?無也!中國之士,何其少耶!
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道術之本,在仁愛,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保ā墩撜Z·學而第一》)士未必能“盡”仁愛之淵海,但必能有所“率”(遵循);備百善之美者,睹今日世界,古希臘羅馬之富麗、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壯美、文藝復興以來西方人文主義之精湛,儼如天津李叔同故居之弘一法言“百善莊嚴”者,中國之士皆當萃取之,不能盡備,然內心必能有所堅守。
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
大哉孔子之言也:知識雜多紊亂,適足以妨害智慧;言論話語喧嘩噪雜,適足以妨害正論;行動盲從,適足以一無所成!今日大學所講、傳媒所談、官商所務,豈非妨害智慧、正論、成就耶?悲夫!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
性命者,內在之善與外在可遇不可求之天命,儼若形骸之不可改易,人生在此淵深兩級之間生長、發揮——褒揚內在之善,順承外在之際遇、天命,一生富貴不足以勸,貧賤不足以移,此即孟子所謂大丈夫、中國之士之磊落俊偉之品格也。
斯所謂士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