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學源流之一百三十八篇——圣學血脈之十:八音克諧,神人以和
    毛峰
    2016年12月21日

    孔子儒家所撰《禮記·樂記》曰:“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狈颂坏壑谱魑迨?,黃帝樂官伶倫,分別雄鳳之聲為六律,雌鳳之聲為六呂,合稱十二律(呂)。顓頊樂官飛龍,效八風而作八音,舜帝《尚書·舜典》遂有“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的深妙之論。

    中國古人認為天樂得自神明,和宇宙星歷度數妙合無垠。宋代學者朱震在《六十律相生圖》引《太玄》曰:“聲生于日,律生于辰?!编嵖党稍唬骸凹滓?,角也;丙丁,徵也;戊己,宮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六律益六呂十二辰四七二十八而周天?!?

    律有十二,一律合五聲,五聲演成六十律,正配合消息卦陰陽升降之六十卦。陽氣發聲,陰氣成律,陰陽互生,卦、爻、律、歷、度、數渾然一體,一一圍繞北辰極星而運轉奔騰不息,演奏出天文-地文-人文協調之大一統完美樂章!

    莊子言“聽之以氣”誠然不虛也;莊生列子“天籟之和”真美盛神妙哉!

    中國音樂、中國藝術人文之妙,根基在《易經》。易經象數系統的太極大一統智慧、陰陽互動的生命哲學法則、周天公度模式、萬物互補原理等,對現代天文學、地理學、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具有重大啟迪意義,萊布尼茨、施恩伯格、普里高津、玻爾、愛因斯坦、卡普拉、李約瑟等偉大科學家、學者無不予以高度評價。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談到全人類唯一寶典,首推《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四千年以上,依然具有價值,且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之處?!?

    依稀記得1993-1996年,在北師大攻讀文學博士學位期間,深深厭倦于北師大文藝學等一系列中國知識界“食洋不化”的卑鄙學風,但對三聯書店列為“現代西方學術文庫”之一的榮格《心理學與文學》的深遂學養、品味十分欣賞,遂深入研讀,發現一個根本的問題:

    榮格為什么對《易經》這種古老的占卜書、其中參雜了許多巫術迷信內容的書感興趣呢?

    各種易經的注譯本、哲學詮釋、研究著作,也把《易經》定位為“遠古占卜之書”而“孔子及其后學著《易傳》才予以哲學化”云云,如此一部偉大的天道、地德、人文大一統的智慧之書,被如此錯誤定位、詮釋、應用之后,那些誤導學術智慧的、“差以毫厘、謬以千里”之“權威胡說”,被懵懂無知的我紛紛“照單全收”,進而把“五經之首”的《易經》束之高閣,長達15年之久。

    直至最近,有幸捧讀民國鴻儒尚秉和、當代耆宿常秉義等先生的巨著《周易尚氏學》和《易經圖典精華》,大易之學問,才算摸到門徑,而那些追步西學、妄判國寶、誤人子弟之所謂“全盤西化運動”之歪理胡說,亦妖霧散盡了。

    觀常秉義所列乾卦0數位,不斷以陽爻0(白色)、陰爻1(黑色)有序推進,至坤卦63之111111數位,真是陽德創生、陰德廣生,成就宇宙萬物之二進制序列之偉大發明也。

    萊布尼茨正是據此創立了微積分學說。

    常秉義所圖示《自然碼光學碼盤碼位輻長展開及其結構圖》等,宇宙陽氣自太極核心萌芽壯大、呈順時針旋轉,陰氣則自地表正午之原點(午時)逆時針反向旋轉,最終與陽氣交錯匯合,真乃萬物生命之莊嚴秩序、神圣圖景、偉大畫面也!

    常秉義解釋說:以伏羲二進位制進行光學碼盤編碼,透光狀態為1,不透光狀態為0,恰編制成太陽普照宇宙萬物的自然碼光學碼盤(南京光學儀器廠提供),陰陽交錯恰如太陽輝麗萬物生命之美麗光芒,且呈規則運轉,真乃生生不息、錯落有致之天地大一統圖畫也!

    在對未加說明文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和《六十四卦生自兩儀圖》的解釋中,常秉義依次排列——內核圓心之生氣周流,初爻之陰陽合德,二爻之陰陽互動,三爻之天風水澤山火地雷之八卦物象、四爻之陰陽交錯十六分、再錯綜為五爻之三十二分,最終呈現為南乾北坤之六十四分卦之萬象紛紜富麗,八卦如八個懸臂周流旋轉、推動萬物組合演化,分而復合,錯綜繁復,再由八凝結匯聚為四、為二,復歸大一統之乾坤和合之道,宇宙秩序紛然不亂也。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