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學源流之一百四十五篇——圣學血脈之十七:奉天承運,自強不息
    毛峰
    2017年01月03日

    古典中國的天子詔書起首總有“奉天承運”四字,乃中華文明上至天子、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學問精湛之表征也:奉宇宙自然之大道,承接人文美德之轉移習氣、提升精神,故而,中華文明才有綿延萬年之機運、至今不衰之生命活力也;未若蠻夷之教(啟蒙主義、實用主義、機械唯物主義)所謂“物質決定意識”之漫天胡扯:物質作為死板板的物件,如何能“決定”其用途、功能、價值與意義?若非人的精神、才智、意識,“決定”、調遣、使用這些“物質”,人類文明如何能建立起來?維系下去?由此可知當代知識讀物、通行教材之荒謬絕倫、不堪一擊者也。

    盈盈宇宙間,唯一氣耳。這充塞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又名“太陽真氣”,而以太陰(月亮)之氣輔助之。月圓之夜,身體莫名騷動,注目宇宙,何其神奇、奧秘、美妙耶?稍長乃知,太陽與太陰之氣,灌注在萬物的血液、精液乃至一切生命體液、氣息之流動中,大至山脈河流,小至走獸飛蟲,不過盈盈一氣之流布、之泛濫、之充溢無垠者也。

    宇宙正氣之鋪展,遵循太空星體之運轉節律。中國人把南中天的星宿分為二十八組,按照它們沿黃道分布一圈的方位,分成東西南北四組群星,稱二十八宿,分別為北方玄武七宿、東方蒼龍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和西方白虎七宿。二十八宿照耀著全宇宙。

    二十八宿伴隨季節運行而分別出現與地球上人體、生靈進行真氣傳輸、交流的頻繁激劇現象,三個月轉換一次,謂之大旺相;二十八宿伴隨一天十二時辰的運行而真氣灌注人體的不同藏腑,謂之小旺相:冬天三個月是北方七宿之真氣灌注人的腎藏,春天三個月是東方七宿之真氣灌注人的肝藏,夏天三個月是南方七宿的真氣灌注心藏,秋天三個月則是西方七宿之真氣灌注人的肺藏,脾藏則寄旺于每一季的最后十八天,因脾藏屬土,故而旺相于四時。人體每天十二正經,以每個時辰(兩小時)一支經絡氣交的節奏,完整旺相一遍。

    真是神奇的大小宇宙之同呼吸、共命運,萬千星群,閃爍照耀,將光芒、真氣,灌注于人體,如慈母一般照拂著、看顧著蕓蕓眾生,中國賢哲所謂“天無私照、地無私載、人無私愛”之偉大教誨,實乃宇宙之終極真理、人生之恒久奧義也!

    孟子形容君子善養浩然之氣,此浩然之氣充塞天地之間,君子以正直養之,存德于天壤之間,可以“上下與天地同流”,“所過者化,所存者神”,君子不能自甘于“小補”之功。這種傲然自任之剛健精神,完整代表了自孔子直至董仲舒、司馬遷等原始儒家的根本精神與博大氣象,《中庸》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庶幾焉。

    儒道兩家學問之精粹,在伏羲炎黃之古學中濫觴:傳自伏羲時代河圖象數的易經之學,可謂大宇宙尺度的天文星歷之學,而傳自炎黃時代的神農百草經、黃帝內經等中醫之學,可謂小宇宙尺度的人體生命科學,二者匯合擴展、灌溉人心,在堯舜時代,日出噴薄而為華夏古典憲政體系的一系列重大建樹:

    首先,羲氏、和氏等歷代傳承之天文官,將河圖、洛書之學予以進一步細密、完善,發展出“璇璣玉衡”等實測儀器,忠實觀測、記錄、推演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將一年四季之星宿分布、農耕次序、民生措置、百工布局等文明制度一一確定,一年365天又四分之一的宇宙周天公度也確立起來;

    其次,舜帝所設虞官系統,即神農嘗百草、掌醫藥、護山林之官署系統,在堯舜時代發達繁盛,遂有《神農百草經》和《黃帝內經》等上古“三墳之學”的寫成、保管、研究、傳播、擴展;

    再次,堯舜設立的史官系統,具體負責官府這些檔案文件的整理、統合,其中,側重憲政治理的天子、百揆、四岳、十二州牧之憲政治理之學,即為晚周儒家學派之濫觴;而托名岐伯與黃帝師徒之間,側重研討醫學、天象與人體關系的“岐黃之學”(中醫學、天文星歷之學),漸次擴展為“黃老之學”而盛行于三代、晚周、秦漢,遂為道家學派之鼻祖。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