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國家文化戰略、公共道德教化與創意傳播
(在文化部2017年3月第十七期文藝工作者培訓班上的講座,整理修改稿)
感謝各位的光臨!
天地之間,有一亙古常新的文明事業,謂之“中國”。中國古稱華夏??鬃印洞呵铩吩唬骸坝卸Y樂文章之美,謂之華。有禮義之大,謂之夏?!彼抉R遷《史記》曰:“禮者養也”,以禮義文章養護眾生以幸福美滿的生活,謂之文明。
中國乃大一統文明的全球政治、社會、文化典范:自伏羲炎黃、堯舜文武、周公孔子、漢皇文景、武帝、太宗,一直貫穿到當代改革開放,一萬年里,奮進不息。
中國人從天地宇宙生命大秩序中萃取精華、以高超的智慧(儒道佛、諸子百家為表率)引導著全民族、全世界,建樹、構造、傳播一種偉大的人道價值。
如何讓作為21世紀主流的時尚一代、青春一代深入理解、運用自己的祖先遺產呢?
靠系統的文化工程、鮮活的時尚創意。
《尚書》曰:“經緯天地謂之文,照臨四方謂之明”。宇宙一息不停,人生每時每刻都在時尚翻新,不斷創新式的激活古典與當代,謂之“創意”。
從文明傳統傳承,到國家文化戰略的設計規劃實施,再到時尚創意的建構,這一貫通天地人的古今中西大一統,融會古今中外的生命經驗、文明經驗,稱為“中國創意”。
中國是10000年以上文明傳統、優秀燦爛遺產的偉大傳承人,是中國創意的根基;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創意實踐,謂之襄助。全球華裔人士,應當迅速培育起對中華文明傳承、更新與復興的“中國自覺”、“文明自覺”與“創意直覺”。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突出優勢、精神支撐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以習主席的“四個講清楚”為政治指針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痉灏矗簱钚驴脊虐l現與文獻研究,中國是10000年以上燦爛文明傳統、優秀文化遺產的偉大傳承人,全球罕匹?!?
二,培育全民族的“中國自覺”:深深植根于獨特中國傳統的21世紀治國興邦戰略與文化戰略
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四個講清楚”,可歸結為樹立“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等一系列“中國自信”,認清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著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與光明未來。
從國家發展戰略、城市鄉村規劃,到學術、教育、文化布局、文化產業政策等,中國目前尚缺乏對本民族文明傳統及其創意開發的精準把我、定位與戰略規劃與切實貫徹。
最近百年的歷史-文化虛無主義是積弊所在!
我認為,全民族應當大力培育對自身文明的民族自覺,其根本措施有五個:
1,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足以治國、興邦”的偉大戰略意識與文化自覺,凝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習近平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圍繞“中國夢”重新建構民族精神,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內政外交治理的根本戰略與“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教育-學術-傳媒-社會教化體系”的核心內容與切實環節之中。
2,反思最近100年歷史-文化虛無主義的深重流弊,清末民初“去中國化”的、全盤西化的思想、學術錯誤,規劃、部署、落實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內生動力、時尚創意為傳播手段的“文化興國”系統工程。
習主席精辟概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可謂振聾發聵、鼓舞人心!
3,融貫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仁義禮智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24個字)高度一致,融貫二者為統一的價值目標、倫理規范、公共宣傳與教化話語,讓中華傳統美德的點點滴滴深入人心,哺育全社會懂禮遵法的道德環境:
仁是父子之親,父母子女之愛是一切社會關系、道德規范的最深厚基礎,中國俗語“養兒才知父母恩”道出孔子“仁愛”思想的偉大——誰長大懂事足以養育后代、哺育幼兒,誰就懂了父母之深恩、祖國母親之厚愛、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誰就是孔子儒家的繼承人;
義者相宜,即合乎道義,不過亦無不及,把握住道德、倫理、事物的恰當分寸;
禮是外在的規范和內在的溫存;
智是如其本然地看待事物的深慧、德操、修養,印度詩圣泰戈爾1920年訪華演講說“你們中國人是既不夸大事物的意義(譬如宗教信徒)也不縮小事物意義(譬如金錢至上論者)的民族,你們是如其本然看待事物的人!”唯泰翁此語能說清我們這個民族的內在神髓;
信是從古至今一切社會交往、商業關系、民族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最大基石,無誠信、無信用,人類文明根本不能存在下去,更何況發展繁榮了!
仁義禮智信五常信仰,作為核心價值的古典形態,可以作為當代“文化興國”戰略實施的大環境,也是貫徹“四個全面”尤其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的道德氛圍。
4,由黨中央、國務院各職能部門,尤其是教育部、文化部等重要文化部門,組織實施“領導干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系統工程,使中國各級管理部門增強“文化自信與自覺”[峰按:文化部最近舉辦的培訓班,堪稱表率]。
5,由文化部規劃實施“中國文化的創意工程”,運用全媒介的創意手段,以全新的自信與巔峰高度,重新系統講述“偉大中國故事”,從伏羲炎黃,到改革開放,偉大中國故事弘揚偉大中國夢、偉大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使全民族的正能量,迅速轉化為可視聽、可傳誦、可回味的創意產品。
三,戰略眼光:中華文明的偉大地位和燦爛未來
當代中國的崛起,不僅是21世紀全球文明的頭等大事,也逐一打破了西方現代學術喧囂一時的“西方定律”?!把员胤Q希臘”的西學統治時代已一去不返!
中國崛起,改寫了人類文明史與傳播史,也粉碎了“全盤西化”對中華文明的百年污損、懷疑、自我否定。
“讀懂中國”成為全球思想界的首要課題:1,為什么中國一旦統一并穩定下來,就會逐步形成繁榮盛世?2,為什么中華文明在經歷數百年動蕩、分裂后能重新統一并逐步擴大?3,為什么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都虛心向被征服的中華文明學習并采納其政教?4,中華文明的根本智慧何在?
這就是我所謂之“中國密碼”。懂得了中國密碼,才能具有戰略眼光,進而合理規劃國家事業、個人事業的大戰略,把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推向大繁榮。
傲視群倫的英國歷史哲學大師阿諾德·湯因比,早在中國“文革”后期,亦即1972、1973年,與池田大作的對話集《展望21世紀》中發出了精準預言:
“未來統一世界的,既不是西歐,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瓰閷崿F全球政治統一與和平做好最充分準備的,是數千年來形成獨特思維方式的中華民族?!边@獨特思維方式,深深植根于天地人大一統的哲學-科學-人文寶典《易經》體系與儒釋道包容并進的偉大文明智慧之中。
湯因比精準預言中國崛起的文明要素:1,在以往2100年間,中國始終保持了邁向全世界的帝國并成為地區性國家的榜樣;2,中華民族的世界主義精神;3,儒教(家)的人道主義;4,儒教和佛教的理性主義;5,道教對宇宙神秘性的直感;6,中國哲學所有流派都強調人類與大自然必須協調才能生存的信念;7,中國人可以在工商科技領域趕超西方;8,中國人也能在軍事上抗衡西方,但更希望和平。
這里需要修正的是“帝國”這一西方概念,中華文明的概念則是“大一統國家制度”,更恰當。
湯因比精辟論述道:“帝政中國的歷史,是政治上富于成功經驗的歷史,今天仍以‘人民共和國’的形式繼續存在?!彼容^了人類歷史的兩大模式——希臘模式,文化統一但因無法政治統一而失??;中國模式則是文化、政治的高度統一,取得巨大成功:“由始皇帝開創而為劉邦成功挽救的中國統一,是人類史上獨一無二的成就?!睗h高祖、惠、文、景、武諸帝;蕭何曹參陳平公孫弘諸丞相;陸賈賈誼董仲舒司馬遷孔安國諸大儒,共同開創了中華文明的長治久安之道。
大中華文明體系,以中華傳統美德、禮教精神為核心,文尊孔子仁愛包容,武尊關圣忠誠不二,蒼天之下,一視同仁,交流互鑒??鬃釉唬骸笆ト四鸵蕴煜聻橐患?,中國為一人!”《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中國將成為全球文明的主導力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