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毛峰  >>  正文
    毛峰:輔仁講稿:中國戲劇研究之七
    毛峰
    2017年03月13日

     [續前]

    3,南戲:作為學術僵化與政治腐敗的對立面

    南宋初年,浙江溫州等地悄然興起一種民間歌舞,稱“南戲”,以針砭時弊、謳歌愛情為主題,曲調委婉靈活,深受喜愛,興盛于南中國各地,尤其臨安(杭州)。形成文人專門編寫南戲劇本的九山書會、古杭書會等劇作團體。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記載,溫州樂清有和尚祖杰,霸占民女,為掩人耳目,強令廟里俞姓和尚的兒子娶其為妻,俞之子攜該女逃亡,被祖杰殺害,官府卻受賄不理。群情激憤,編寫南戲上演,輿論嘩然,官府才將祖杰杖死獄中。

    南戲針砭時弊,屢遭官府禁止。

    朱熹1191年任職福建漳州,明令禁演南戲,暴露程朱理學僵化之弊。南戲名劇有《王煥》、《王魁》、《趙貞女》、《張協狀元》、《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和《琵琶記》,大多描寫兵荒馬亂或遭際變更中的忠貞愛情。中國學術僵化、政治腐敗與國運衰頹直接相關,中國戲劇深受其害。

    七,蒙元、明末、滿清的“韃虜專制”與北方中國雜劇之文化抗爭

    蒙元肆行民族壓迫之暴政。

    將國史(心史)藏入深井的鄭思肖記載:“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蒙元統治者徹底顛覆中國古典憲政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把僵化的程朱理學奉為科舉定本,不得非議,漢民族的生機被閹割殆盡!

    大批儒士憤而隱居寫作劇本,北方雜劇興盛一時。元雜劇一本四折,每折一韻到底,正旦或正末一唱到底,其他行當不唱,有欠靈活;家庭戲班稱“路歧人”,臨時戲班稱“社火”,通常演于寺廟草臺。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王實甫《西廂記》、紀君祥《趙氏孤兒》、明徐渭《四聲猿》、明末清初王夫之《龍舟會》、吳偉業《通天臺》與《臨春閣》等,多借男女愛情,抒寫華夏家國遭韃虜淪陷之恨。

    顧炎武“亡天下”之征有四,一在蒙元之民族壓迫與元科舉制定僵化的程朱理學為一尊;一在明初廢宰相、建內閣、大學士等文官系統,無法與天子、權臣、閹宦相抗衡;一在滿清入關、屠戮漢人、蹂躪衣冠、篡改古典憲政為“韃虜專制”,中國元氣陷于枯竭;一在滿清奴虜式的卑鄙文人,迫于文字獄而從事猥瑣考據,徹底扭曲儒家一貫“經世致用、忠貞報國、為民請命”的憲政宗旨,閻百詩、章太炎、黃侃之流炫耀欺世,尤為古典中國文化瀕臨滅絕之最!

    【責任編輯:管理員】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文化傳播學、中國國學傳播、西方哲學藝術等人文研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