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孫成昊  >>  正文
    孫成昊:澳大利亞總理訪美,美澳能否“一條心”?
    孫成昊
    2018年02月26日

    2月23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率領政界和商界豪華團隊開始了對美國的正式訪問。特朗普在白宮與特恩布爾舉行會晤并共同出席了會后的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美澳領導人進入“互夸模式”,在移民、稅改等問題上展現出兩位領導人彼此的互相賞識。

    毫無疑問,特恩布爾此行的首要目標自然是適應“特朗普時代”與美國接觸的新特點,繼續強化美澳雙邊關系。美澳關系在特朗普執政之初曾遭遇起步“熄火”危機,特朗普“怒摔電話”事件一度在網上成為廣為流傳的段子。但澳大利亞逐漸適應了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等一系列舉動,不氣餒不放棄,派遣高官多次訪美,有力地穩住了雙邊關系。

    實際上,無論在外交上有任何波動跡象,都不應認為美澳關系出現根本性惡化。在安全領域,美澳的盟友關系并不會因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而出現退化甚至崩盤?!懊绹鴥炏取备嗟伢w現在經濟層面,在安全層面,盟友對美國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視。特朗普執政后,美國的亞太戰略已升級為“2.0版”的“印太戰略”。在此過程中,澳大利亞無疑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因此,看到這種契機的澳大利亞非常積極地推動美、日、澳、印四邊互動。

    在經濟領域,美澳之間的紐帶極為強勁,在同為商人出身的特恩布爾與特朗普治理下將繼續成為兩國關系的穩定器。澳大利亞當前將美國稱之為“最重要的經濟伙伴”,此次特恩布爾帶去的豪華總裁團即為明證。美國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海外投資來源國,這對澳大利亞繼續維持、推動其科技、工業和金融發展極為關鍵。同樣,美國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海外投資國。

    中國議題則在美澳關系中扮演“一言難盡”的因素。一方面,美澳在對華部分強硬施策上出現同步。如在官方文件層面,澳大利亞去年推出《外交政策白皮書》,呼應美國提出的“印太”概念,希望加強與美國聯盟,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美國也在之后陸續推出《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兩份官方報告,將中國列為“戰略對手”,與中國一爭高下的姿態躍然紙上。

    在經濟和文化領域,兩國同樣患上莫名的“恐華癥”。經濟上,美澳兩國都加強了所謂的外資安全審查,一些涉華項目因此受到不利影響。近期,又有媒體報道稱澳大利亞正在“團結”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商討聯合推出地區基礎設施倡議來“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體現出澳大利亞急于配合美國“印太戰略”的心態。

    在教育文化領域,有關“銳實力”的無端指責在美、澳、德等國家出現“共振”,誣稱中國正利用自身影響力“干涉他國輿論、學界”,讓人不得不懷疑西方世界內部是否在這一問題上協調一致、集體發聲。

    另一方面,美澳在戰略層面應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并不完全一致。美國的兩份戰略報告表達的意思已經清楚無誤,美國對華戰略已迎來“拐點”。在特朗普政府眼里,中美關系將進入“競爭”的新時代,美國已將中國視為不可小覷的“戰略對手”。但澳大利亞的對華戰略卻沒有這么“簡單”。澳大利亞去年的《外交政策白皮書》并不像美國的戰略報告那樣只強調對華競爭,而是花費一定筆墨表明澳大利亞與中國合作的必要性。正如特恩布爾訪美前所言,澳大利亞認為中國“有能力但無惡意”,因此中國不是威脅。一個跳出了冷戰思維,而另一個卻深陷其中,或許這就是澳大利亞和美國最大的區別。

    (原文發表于中國網“觀點中國”欄目,僅代表作者觀點。)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主要研究美國外交及中美關系。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