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孫成昊  >>  正文
    孫成昊:蓬佩奧“接棒”蒂勒森,美國對外決策將有何變化
    孫成昊
    2018年03月30日

    3月13日,特朗普再次通過推特引爆輿論,宣布將辭掉國務卿蒂勒森,提名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接替國務卿一職。

    這一宣布實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于,蒂勒森離職的“謠言”早就被美國媒體多次披露,蒂勒森批評特朗普是“白癡”、在會上對特朗普發言“翻白眼”等也表明兩人意見不合。意料之外在于,美國對外政策當前正處于“四處出擊”、“焦頭爛額”的關鍵時期,特朗普突然換將對于政策穩定性、連貫性必然有一定沖擊。

    蒂勒森遭到解雇,歸根結底還是與特朗普“道不同,不相為謀”。而蓬佩奧雖然外交經歷幾乎為零,但其身份背景更符合特朗普的口味。55歲的蓬佩奧出身于美國的傳統中產階級家庭,擁有軍、商、政等多方面經歷,是典型的“復合型人才”。他1986年在西點軍校以優異成績畢業,隨后參軍5年,曾派駐東德及海灣戰爭的前線。退役后,他又在哈佛法學院獲了博士學位,并在堪薩斯州創辦了“塞耶航空”公司,主要生產支線飛機零件。此后,他又出任“哨兵國際公司”總裁,主營油氣田服務裝備。蓬佩奧對政治情有獨鐘,憑借“茶黨運動”之勢在2012、2014、2016年三度當選堪薩斯州第4選區國會眾議員。

    相比蒂勒森,蓬佩奧的政策主張與特朗普更相近,這也是特朗普啟用他的最重要原因。蓬佩奧多數對外政策主張屬傳統“鷹派”。在朝核問題上,他態度強硬,曾暗示應顛覆朝鮮政權,即使在近期美朝關系出現“解凍”后,他仍強調美國不會對朝鮮做出妥協。在伊核問題上,他堅定反對伊核協議,稱其為“災難”,并沒有讓世界更太平。他還指責伊朗是“全球支持恐怖主義的頭號國家”,敦促美國“撕毀協議”。

    因此,從政策層面看,蓬佩奧走馬上任后,國務院的立場將進一步向白宮“對外強硬派”靠攏。由于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美國已經出臺包括《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等重磅官方報告,對外戰略思想和路線已經基本明確。蒂勒森任內的國務院在其中原本參與度就很低,蓬佩奧接手后,國務院下一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忠實”執行、落實白宮制定的外交戰略以及推動、配合當前的首要任務——美朝外交接觸、經貿談判、伊朗核協議談判,這恐怕也是特朗普目前對國務院的定位所在。

    在外界高度關注的美國對朝政策上,蒂勒森的離去和彭佩奧的走馬上任不會導致美國政策的巨大轉變。一是因為蒂勒森本身沒有深度參與美國對朝決策,特朗普做出會晤金正恩的決定前蒂勒森并不知情;二是因為蓬佩奧并無處理外交事務的經驗,因此在對朝問題上有態度卻沒有太多戰略性思考。特朗普啟用蓬佩奧更多看重他的出身背景、管理經驗以及政策取向。在這三點上,特朗普認為蓬佩奧更能忠實地執行白宮制定的對朝政策,能夠代表特朗普去與朝鮮外交官員對接。實際上,特朗普對蒂勒森能否處理對外事務已經失去信心。

    對國務院自身而言,蓬佩奧頂替蒂勒森的消息未必不是件好事。一方面,國務院在特朗普執政后的“疲軟”大多得歸咎于蒂勒森管理不善,導致國務院預算被削、職位空缺、人才流失、士氣低落。同時,蒂勒森在國務院“精英傾向”嚴重,只聽取一小部分幕僚的意見,與下級官員意見脫節,不重視維護媒體關系,引發國務院部分官員強烈不滿。管理經驗豐富的彭佩奧上任后,人事狀況或許能夠得到改善,國務院可能重振士氣。

    另一方面,由于蓬佩奧與特朗普關系密切,國務院在美國決策體系中的地位相比過去反而可能有所提升。蓬佩奧在向特朗普做每日情報匯報時給總統留下深刻印象。蓬佩奧每周親自向特朗普匯報三到四次,每次匯報完后,特朗普還喜歡與他單獨私聊,如詢問蓬佩奧在西點軍校讀書時的情況等。與特朗普的密切關系將確保蓬佩奧以及國務院的意見未來在美國決策體系中的聲音能被特朗普聽見,改變蒂勒森時代國務院遭到“邊緣化”的窘境,但也將進一步推動美國對外決策體系中的“強硬派”勢力。

    (原文發表于“國際在線”網站)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主要研究美國外交及中美關系。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