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到訪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時宣布,特朗普總統已向國防部正式簽署命令,成立美國太空軍司令部。彭斯還表示,建立太空軍司令部是為了以更有效的方法保衛美國太空資產,包括美軍用于航海、通信以及監視的大量衛星群。
特朗普太空戰略框架已隱約成型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推動建立太空軍司令部或者組建太空軍絕非心血來潮,而是早有預謀。2017年執政以來,特朗普就在戰略思想和政策準備上步步為營,為太空軍司令部乃至“太空軍”的最終“落地”鋪墊蓄勢。
特朗普執政后推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報告為太空軍提供了思想準備。兩份報告均從戰略高度看待美國在太空領域面臨的挑戰,認為美國必須加強在該領域的投入,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威脅評估方面,特朗普政府認為,其他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可以利用美國在太空領域的脆弱性威脅美國經濟和民眾安全;美國在陸???、太空、網絡等領域的軍事優勢面臨激烈競爭。對此,《國防戰略》報告直截了當地提出,美國應該建立更具威力的太空部隊,加大在太空作戰領域的投入。
為更好落實提升太空競爭能力的戰略精神,特朗普政府在組織和政策上層層推進。2017年6月,特朗普簽署了重啟國家太空委員會的行政令。該委員會主席為副總統彭斯,成員包括國務卿、國防部長、商務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多位高官要員,委員會主要發揮跨部門協調的作用,負責從更為長遠的角度考慮美國太空政策和戰略。
政策層面看,特朗普在2017年12月后陸續發布三份“太空政策指令”,主要聚焦完善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空項目、提升美國在太空商業方面的競爭力、確保美國在太空交通管理方面保持領先等。
從戰略思想到具體政策,從國家太空委員會到太空軍司令部,特朗普任內太空戰略的框架隱約成型、初具特征,在“美國優先”引領下繼續強調大國競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特朗普對國際形勢判斷與里根有相似之處
“美國優先”已成為特朗普推出各項戰略的總目標,太空戰略同樣是為了讓美國更加強大和富有競爭力。新太空戰略要求將國家安全、商業和民用太空項目有機結合,尤其是提出美國企業應當在太空科技中保持世界領導者地位。
此外,特朗普對國際形勢悲觀陰暗的認知導致其決心將大國競爭引向太空。特朗普的太空政策不免讓人想起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從本質而言,特朗普對國際形勢的判斷與里根有相似之處,提出的“以實力求和平”亦與里根提出的如出一轍。
白宮去年陸續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等報告已經表明,特朗普政府對國際形勢的判斷趨于負面,認為大國競爭和地緣博弈全面回歸,世界正面臨愈發激烈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競爭。
因此,美國認為當前最嚴峻的安全挑戰已由恐怖主義轉為大國競爭,這種競爭將是全域性、全面性和全球性的,自然包括太空領域在內。在這一大背景下,美國政府推出各項寒氣逼人的太空政策,也就不足為奇。
遺憾的是,特朗普政府對國際形勢既把錯了脈,也抓錯了藥。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主流絕非大國競爭,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時代的潮流。
(原文發表于《新京報》)